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升初面试综合题目含答案

小升初面试综合题目含答案

小升初面试综合题目含答案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2018年小升初面试综合题目一、语言与文学1. 给加点字注音。

A.罄()竹难书B.耳濡()目染C.鞠躬尽瘁()D.脍()炙人口2、根据上下文意思填写诗句(俗语)等。

①大漠孤烟直,。

《使至塞上》②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③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而日本命名钓鱼岛以及附属岛,完全是“”,将其企图从“命名“到“占领“再到“占有“的政治野心暴露无遗。

④我们常常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感慨,请你用诗句来表达3.简要阐述下面这则寓言的寓意.有一张弓做事很毛糙,一清早起来,弓张开臂,刷的就是一箭。

箭刚飞出去,弓立即大叫起来:“唉,等等,回来!我还没想好射向哪儿,你出去干什么呢!”弓拔腿就跑,可箭早就没影了。

寓意:4. 阅读《古人读书法三则》完成练习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忆不能久也。

三道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肯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读书时,须细看古人处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气象?及自己处世接物时,又细心将古人相比,设若古人当此,其措置之法,当是如何?我自己任性为之,又当如何?然后自己过错始见,古人性理始出。

断不可以古人之书,与自己处事接物为两事。

请根据上述小短文,用最简洁的文字将古人总结的读书方法概括成3点,一点不超过7个字(无需标点)。

读书要读书要读书要6. 先给右图选一个最合适的题目,我的孙子哟,这么热还军训,别晒坏了!并简要分析它的妙处,然后口述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细致生动地描述画面情景,提出观点,联系生活实际,阐发感想。

二、分析与推理:1. 填空(1)直角三角形的一个角是45度,最长的边长是14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2)甲乙两数的比是为5:3,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和为720,则甲数是()(3)压路机的前轮半径为0.5米,现在他要从左边的位置滚到右面的墙边,需要转()圈。

(4)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子,分别装满盐水,已知甲瓶中盐与水的比是2:9,一瓶中盐与水的比为3:10,现把甲乙两瓶盐水混合在一起,则混合盐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5)右下图是用杆秤称石头的质量的情景,此时,石头离地时杆秤正好处于平衡状态,已知秤砣的质量为1.5千克,这块石头的质量是()千克,如果换上一个2千克的称砣,这称砣应该向内移动()个单位。

2. 选择(1)下面4个算式中计算结果最小的是(),最大的是()。

A、17/23×(4/3+3/4)B、 17/23÷(4/3+3/4),C、17/23×(4/3-3/4)D、 17/23÷(4/3-3/4),(2)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到b地,12分钟后甲到达b地立即返回,又过了3分钟与乙相遇,则甲与乙的速度比为()A、4:3B、5:3C、 5:4D、3:5(3)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4厘米和8厘米,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厘米。

A、12B、16 C 、20 D、16或20,(4)如右图,4边形ABCD,EFGH,MBPN都是正方形,则正方形EFGH:MBPN:ABCD的面积比为()A、1:1:4 B 、8:9:36 C、3:4:16 D、6:7:28(5)有棱长是一厘米的正方体积木块,长2厘米,宽和高均为一厘米的长方体积木一块,长3厘米宽和高均为一厘米的积木3块,把这些积木搭成一个模型,从上面,正面,右面看到的图形如下,这个模型的这表面积是()平方厘米?A、12 B 、44 C、46 D、583.计算(94735+941925+9.476+0.9476)÷0.1111三、解决问题(1)某市物价局宣布,自2015年1月1日起,调整自来水价格收费标准如下表: 小明发现1月水费中第一阶的水费占全部费用的75%,1月小明家共有水多少立方米,(保留一位小数)(2)一位玩具制作者,有一块长方体木块,其长宽高分别是20厘米,11厘米,和9厘米,他从长方体木块上切取尽可能多的棱长是2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剩下的木块如右图所示(L 形),剩下的L 形木块的总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墙上有一个洞。

如果用下边的砖去补,需要24块,用上边的砖去补,需要12块,现在两种砖都用,共用去19块,每种砖各用几块?(砖下的数字表示砖的长度)一、 语言与文学1. 给加点字注音。

A.罄( q ìng ) 竹难书B.耳濡( r ú )目染C.鞠躬尽瘁( cu ì)D.脍( ku ài )炙人口2、 根据上下文意思填写诗句(俗语)等。

①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

《使至塞上》②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

《行路难》③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而日本命名钓鱼岛以及附属岛,完全是“ 司马懿之心——落人皆知 ”, 将其企图从“命名“到“占领“再到“占有“的政治野心暴露无遗。

④我们常常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感慨,请你用诗句来表达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简要阐述下面这则寓言的寓意.有一张弓做事很毛糙,一清早起来,弓张开臂,刷的就是一箭。

箭刚飞出去,弓立即大叫起来:“唉,等等,回来!我还没想好射向哪儿,你出去干什么呢!” 弓拔腿就跑,可箭早就没影了。

寓意: 做事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4. 阅读《古人读书法三则》完成练习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忆不能久也。

三道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肯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读书时,须细看古人处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气象?及自己处世接物时,又细心将古人相比,设若古人当此,其措置之法,当是如何?我自己任性为之,又当如何?然后自己过错始见,古人性理始出。

断不可以古人之书,与自己处事接物为两事。

请根据上述小短文,用最简洁的文字将古人总结的读书方法概括成3点,一点不超过7个字(无需标点)。

读书要心到口到眼到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读书要看古人处世接物6. 先给右图选一个最合适的题目,我的孙子哟,这么热还军训,别晒坏了!并简要分析它的妙处,然后口述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细致生动地描述画面情景,提出观点,联系生活实际,阐发感想。

二、分析与推理:1. 填空(1)直角三角形的一个角是45°,最长的边长是14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9厘米2)。

(2)甲乙两数的比是为5:3,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和为720,则甲数是(225)(3)压路机的前轮半径为0.5米,现在他要从左边的位置滚到右面的墙边,需要转(3)圈。

(4)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子,分别装满盐水,已知甲瓶中盐与水的比是2:9,一瓶中盐与水的比为3:10,现把甲乙两瓶盐水混合在一起,则混合盐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59:286)。

(5)右下图是用杆秤称石头的质量的情景,此时,石头离地时杆秤正好处于平衡状态,已知秤砣的质量为1.5千克,这块石头的质量是(15)千克,如果换上一个2千克的称砣,这称砣应该向内移动(2.5)个单位。

2. 选择 :(1)下面4个算式中计算结果最小的是(C),最大的是(A)。

A 、17/23×(4/3+3/4)B 、 17/23÷(4/3+3/4),C 、17/23×(4/3-3/4)D 、 17/23÷(4/3-3/4),(2)甲乙两人同时从a 地到b 地,12分钟后甲到达b 地立即返回,又过了3分钟与乙相遇,则甲与乙的速度比为( B )A 、4:3B 、5:3C 、 5:4D 、3:5(3)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4厘米和8厘米,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C )厘米。

A 、12B 、16C 、20D 、16或20,(4)如右图,4边形ABCD ,EFGH ,MBPN 都是正方形,则正方形EFGH :MBPN :ABCD 的面积比为( B )A 、1:1:4B 、8:9:36C 、3:4:16D 、6:7:28(5)有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积木一块,长2厘米,宽和高均为1厘米的长方体积木一块,长3厘米宽和高均为一厘米的积木3块,把这些积木搭成一个模型,从上面,正面,右面看到的图形如下,这个模型的这表面积是( B )平方厘米?A 、12B 、44C 、46D 、583.计算(94735+941925+9.476+0.9476)÷0.1111=(947.6+94.76+9.476+0.9476) ÷0.1111=0.9476×(1000+100+10+1) ÷0.1111=0.9476×1111÷0.1111=9476三、解决问题(1)某市物价局宣布,自2015年1月1日起,调整自来水价格收费标准如下表: 小明发现1月水费中第一阶的水费占全部费用的75%,1月小明家共有水多少立方米,(保留一位小数)解:18×2.9÷75%=69.6元69.6-18×2.9=17.4元17.4÷3.85=4.5米318+4.5=22.5米3(2)一位玩具制作者,有一块长方体木块,其长宽高分别是20厘米,11厘米,和9厘米,他从长方体木块上切取尽可能多的棱长是2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剩下的木块如右图所示(L 形),剩下的L 形木块的总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解:20×9×2+20×11×2+(1×8+1×11)×2=360+440+38=838厘米2(3)墙上有一个洞。

如果用下边的砖去补,需要24块,用上边的砖去补,需要12块,现在两种砖都用,共用去19块,每种砖各用几块?(砖下的数字表示砖的长度)解:假设左边高为1cm,那么右边砖高为2cm,1×24=24cm24-19=5cm2cm:5(2-1)=5块1cm:19-5=14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