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滤和结晶.doc

过滤和结晶.doc

过滤和结晶第四节(1课时)一.知识教学点1.过滤2.结晶重、难、疑点及结晶办法 1.重点:(1)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以及他们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表述能力。

(2)用过滤法和结晶法分离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2.难点:利用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3.疑点:利用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4.解决办法:(1)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并总结实验,培养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表述能力。

(2)通过对实验的观察理解,加之阅读教材,可以使学生理解过滤的原理。

(3)通过对结晶实验的具体分析,可以使学生了解分离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三.教学过程[导入]: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食盐,但为了得到较纯净的食盐,必须经过“海水一粗盐一精盐(食盐)”的过程,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中,每一步都涉及到有关混合物分离的知识。

[板书]:滤1. 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2. 原理:固体颗粒大,不能通过滤纸,而滤液可以通过滤纸。

[教师活动]:边讲解演示,滤纸的折叠,把滤纸放入漏斗,使其紧贴漏斗内壁,以水为例示范过滤过程(操作采用分解动作)。

[学生活动]:边听教师讲解,边注意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

讨论:在这个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目的]: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分析能力。

[总结板书]:3.注意问题: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玻璃棒紧靠滤纸三层 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教师活动]:重新安装装置,进行粗盐溶液的过滤实验。

[板书]:二.结晶[教师活动]:指出晶体、结晶的概念。

[板书]:液中析出的过程。

重、难、疑点及结晶办法1.重点:(1)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以及他们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表述能力。

(2)用过滤法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并总结实验,培养学生对实验过程 的表述能力。

(2)通过对实验的观察理解,加之阅读教材,可以 使学生理解过滤的原理。

(3)通过对结晶实验的具体分析,可以[导入]: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食盐,但为了得到较纯净的食盐,必 须经过“海水一粗盐一精盐(食盐)”的过程,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中,每一步都涉及到有关混合物分离的知识。

[板书]:低三靠”,即 壁;玻璃棒; 的部分;1.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2. 结晶:晶体从溶三靠:烧杯紧靠第四节(1课时)一.知识教学点1.过滤2.结晶二.和结晶法分离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2.难点:利用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3.疑点:利用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4.解决办法:(1)使学生了解分离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三.教学过程1. 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2. 原理:固体颗粒大,不能通过滤纸,而滤液可以通过滤纸。

[教师活动]:边讲解演示,滤纸的折叠,把滤纸放入漏斗,使其紧贴漏斗内壁,以水为例示范过滤过程(操作采用分解动作)。

[学生活动]:边听教师讲解,边注意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

讨论:在这个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目的]: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分析能力。

[总结板书]:3.注意问题:“一贴低三靠”,即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紧靠滤纸三层的部分; 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教师活动]:重新安装装置,进行粗盐溶液的过滤实验。

[板书]:二.结晶[教师活动]:指出晶体、结晶的概念。

[板书]:1.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2. 结晶: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第四节(1课时)一.知识教学点1.过滤2.结晶二.重、难、疑点及结晶办法 1.重点:(1)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以及他们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表述能力。

(2)用过滤法和结晶法分离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2.难点:利用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3.疑点:利用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4.解决办法:(1)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并总结实验,培养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表述能力。

(2)通过对实验的观察理解,加之阅读教材,可以使学生理解过滤的原理。

(3)通过对结晶实验的具体分析,可以使学生了解分离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三.教学过程[导入]: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食盐,但为了得到较纯净的食盐,必须经过“海水一粗盐一精盐(食盐)”的过程,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中,每一步都涉及到有关混合物分离的知识。

[板书]: 滤1. 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2. 原理:固体颗粒大,不能通过滤纸,而滤液可以通过滤纸。

[教师活动]:边讲解演示,滤纸的折叠,把滤纸放入漏斗,使其紧贴漏斗内壁,以水为例示范过滤过程(操作采用分解动作)。

[学生活动]:边听教师讲解,边注意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

讨论:在这个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目的]: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分析能力。

[总结板书]:3.注意问题:“一贴低三靠”,即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紧靠滤纸三层的部分; 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教师活动]:重新安装装置,进行粗盐溶液的过滤实验。

[板书]:二.结晶[教师活动]:指出晶体、结晶的概念。

[板书]:1.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2. 结晶: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重、难、疑点及结晶办法1.重点:(1)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以及他们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表述能力。

(2)用过滤法和结晶法分离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2.难点:利用结晶法分离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并总结实验,培养学生对实验过程 的表述能力。

(2)通过对实验的观察理解,加之阅读教材,可以 使学生理解过滤的原理。

(3)通过对结晶实验的具体分析,可以[导入]: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食盐,但为了得到较纯净的食盐,必 须经过“海水一粗盐一精盐(食盐)”的过程,在这一系列的变 化中,每一步都涉及到有关混合物分离的知识。

[板书]:滤 1. 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以通过滤纸。

[教师活动]:边讲解演示,滤纸的折叠,把滤纸放 入漏斗,使其紧贴漏斗内壁,以水为例示范过滤过程(操作采用 分解动作)。

[学生活动]:边听教师讲解,边注意观察教师的操 作过程。

讨论:在这个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目的]:培 养学生对实验的分析能力。

[总结板书]:3.注意问题: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第四节(1课时)一.知识教学点1.过滤2.结晶几种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3.疑点:利用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4.解决办法:(1)使学生了解分离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三.教学过程方法。

2. 原理:固体颗粒大,不能通过滤纸,而滤液可低三靠”,即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玻璃棒紧靠滤纸三层 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教师活动]:重新安装装置,进行粗盐溶液的过滤实验。

[板书]:二.结晶[教师活动]:指出晶体、结晶的概念。

[板书]:液中析出的过程。

重、难、疑点及结晶办法1.重点:(1)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以及他们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表述能力。

(2)用过滤法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并总结实验,培养学生对实验过程 的表述能力。

(2)通过对实验的观察理解,加之阅读教材,可以 使学生理解过滤的原理。

(3)通过对结晶实验的具体分析,可以[导入]: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食盐,但为了得到较纯净的食盐,必 须经过“海水一粗盐一精盐(食盐)”的过程,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中,每一步都涉及到有关混合物分离的知识。

[板书]:1. 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壁;玻璃棒; 的部分;1.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2. 结晶:晶体从溶三靠:烧杯紧靠第四节(1课时)一.知识教学点1.过滤2.结晶和结晶法分离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2.难点:利用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3.疑点:利用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4.解决办法:(1)使学生了解分离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三.教学过程方法。

2. 原理:固体颗粒大,不能通过滤纸,而滤液可以通过滤纸。

[教师活动]:边讲解演示,滤纸的折叠,把滤纸放入漏斗,使其紧贴漏斗内壁,以水为例示范过滤过程(操作采用分解动作)。

[学生活动]:边听教师讲解,边注意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

讨论:在这个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目的]: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分析能力。

[总结板书]:3.注意问题:低三靠”,即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紧靠滤纸三层的部分; 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教师活动]:重新安装装置,进行粗盐溶液的过滤实验。

[板书]:二.结晶[教师活动]:指出晶体、结晶的概念。

[板书]:1.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2. 结晶: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第四节(1课时)一.知识教学点1.过滤2.结晶二.重、难、疑点及结晶办法 1.重点:(1)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以及他们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表述能力。

(2)用过滤法和结晶法分离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2.难点:利用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3.疑点:利用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4.解决办法:(1)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并总结实验,培养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表述能力。

(2)通过对实验的观察理解,加之阅读教材,可以使学生理解过滤的原理。

(3)通过对结晶实验的具体分析,可以使学生了解分离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三.教学过程[导入]: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食盐,但为了得到较纯净的食盐,必须经过“海水一粗盐一精盐(食盐)”的过程,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中,每一步都涉及到有关混合物分离的知识。

[板书]: 滤1. 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2. 原理:固体颗粒大,不能通过滤纸,而滤液可以通过滤纸。

[教师活动]:边讲解演示,滤纸的折叠,把滤纸放入漏斗,使其紧贴漏斗内壁,以水为例示范过滤过程(操作采用分解动作)。

[学生活动]:边听教师讲解,边注意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

讨论:在这个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目的]: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分析能力。

[总结板书]:3.注意问题:“一贴低三靠”,即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紧靠滤纸三层的部分; 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教师活动]:重新安装装置,进行粗盐溶液的过滤实验。

[板书]:二.结晶[教师活动]:指出晶体、结晶的概念。

[板书]:1.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