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苏东坡传 整本书问题导读阅读

高中语文苏东坡传 整本书问题导读阅读

卷一:童年与青年(1岁到25岁)
1、儿时的苏轼行为和其他儿童没有什么不同,但生活环境却大为不同。

阅读第
2、3章,列出儿童时期对苏轼有重大影响的主要人物、地理环境或风土人情,并分别做简要介绍。

2、阅读第3章,标注年龄,分别概括苏轼少年时期的主要事件。

(年龄+事件)
3、阅读第4章,分别概括苏轼青年时期的婚姻状况和仕进情况。

4、阅读第5章
(1)拟出小标题以概括主要事件。

(2)用箭头串起地名,反映苏家三人前往京都的过程。

(写出地名,用箭头串联)
卷二:壮年(25岁到43岁)
6、阅读第7章,概括苏轼再次回京任职后遇到的重大政治事件,说明苏轼的态度。

7、阅读第8章,概括宋神宗统治期间一次连绵不绝的党争,点明苏轼的所属党派和罢黜情况。

8、阅读第9章,概括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情况和王安石遭遇背叛的结果。

9、第10章通过苏轼和苏辙(子由)的对比,详细总结了对苏轼一生影响至关重大的性格特点。

请把苏轼的性格特点概括出来。

10、第11章记录了苏轼在杭州任职时逍遥自在的生活。

请选取并概括苏轼在杭州的一件趣事或者乐事,并总结其形象特点。

11、阅读第12章,关注苏轼写的抗暴诗,总结其中所反映的性格特点,概括苏轼在各地担任太守等地方官职的基本情况。

12、阅读第13章,概括苏轼在徐州的政绩及其诗歌中提到的重要人物。

13、阅读第14章,概括苏轼在“乌台诗案”过程中的主要遭遇和最后裁决。

卷三:老练(43岁到57岁)
14、阅读第15章,苏轼被贬黄州,不久正式务农,务农期间他都做了哪些事,又交了哪些朋友?通过这些可以看出他怎样的为人?请分别予以概括。

15、阅读第16章,概括黄州生活给苏轼文学创作带来的变化,并列举这一期间他的四篇代表作。

16、第17章讲了苏轼在黄州调养身心的两种方式——练瑜伽和炼丹。

请概括苏轼所受到的思想影响,摘录原文说明作者对这两种宗教内在本质的看法。

17、阅读第18章,概括苏轼离开黄州以后的仕途变化。

18、在第19章中,苏轼受到太后恩宠,官拜吏部尚书,达到仕途顶峰,具体表现有哪些?请逐一概括出来。

19、阅读第21章,概括苏轼的仕途变化,并就“苏东坡是否适合做官”发表看法,申明理由。

20、阅读第22章,总结苏轼在杭州的政绩,把事件概括出来。

21、阅读第23章,思考并概括苏轼被称为“百姓之友”的原因。

卷四:流放岁月(58岁到64岁)
22、阅读第24章,概括苏轼在流放岁月中遭遇的家庭变故和政治打击。

23、阅读第25章,概括苏轼被贬岭南的生活状况。

24、阅读第26章,概括苏轼在惠州“仙居”的事件。

25、阅读第27章,概括苏轼在儋州的主要生活事件和晚年形象特点。

26、一句话概括苏轼与世长辞的基本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