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安全评价(预评价)审查要点(试行)1、安全条件论证审查要点1.1建设单位应当对建设项目设立的安全条件进行论证:1.1.1建设项目内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对建设项目周边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居民生活的影响;1.1.2建设项目周边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居民生活对建设项目的影响;1.1.3当地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的影响。
1.2是否对建设项目内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辨识,是否查明了项目所涉及的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等性质的全部危险化学品;是否搜集、整理、分析了这些物质的理化性质、稳定性、燃烧及爆炸特性、毒性及健康危害等特性;是否明确了危险、有害物质的分布情况和对周边情况的危害评估和分析(重点是安全距离)。
1.3是否对建设项目周边居民、单位24小时的生活及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是否对周边企业的生产性质、规模、相互距离等进行了调查,是否分析、评估了周边居民、单位活动对项目建成后的影响。
1.4是否对项目构成重大危险源进行了分析;是否评估了项目中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的安全距离(八类场所)。
1.5根据建设项目内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重大危险源的分析和周边情况的调查,是否论证了本建设项目在正常状态下和非正常状态下可能对周边区域造成的影响。
1.6是否按照本条文的要求对当地的自然条件搜集齐全。
当地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的影响分析是否准确和充分。
(包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风向、降雨量、雷电及雷暴天气、地震、降雪等自然因素对建设项目的影响)。
1.7是否针对分析、评估的结果有肯定的结论,项目建设地址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
2、设立安全评价(预评价)审查要点2.1评价单位资质是否符合《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第六条要求。
取得甲级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可以根据确定的业务范围在全国范围内从事安全评价活动;取得乙级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可以根据确定的业务范围在其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从事安全评价活动。
下列建设项目或者企业的安全评价,必须由取得甲级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承担:①国务院及其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建设项目;②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设项目;③生产剧毒化学品的建设项目;④生产剧毒化学品的企业和其他大型生产企业。
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或其有关部门对安全评价有特殊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2评价报告的格式、内容是否符合《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要求。
评价报告格式、排版、字体、纸张、封装、附件等应符合《细则》要求,《细则》要求的格式内容不能有缺项。
2.3评价报告是否对项目采用的主要技术、工艺进行了介绍,界定建设项目是否为淘汰落后工艺、装置、能力,是否与国内、国外同类项目进行了对比,是否对项目采用主要技术、工艺水平的先进性进行了分析,是否对项目采用主要技术、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确定项目是否可行;是否对项目建设涉及危险工艺进行了界定;是否对工艺过程中各道工序存在的危险性进行了辨识。
2.4评价报告是否就项目所在的地理位置、用地面积和生产或者储存规模进行了描述,厂址(项目选址)选择、周边环境及安全防护距离、当地自然条件,是否调查分析全面、清楚并符合实际,是否符合国家及省有关行业准入条件的要求,是否符合国家、省和市有关规范或文件规定。
如:鄂政办发[2010]5号文的要求。
2.4.1 厂址的选择通常有三部分组成:选定工程项目的建设地区(大区位);选定工程项目的建设地点(小区位);确定工程项目的具体座落位置(即具体位置)。
具体重点审查内容为:2.4.1.1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当地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是否选址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化工集中区或化工园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专门区域)。
2.4.1.2拟建厂址(项目选址)是否符合规划的要求(主要审查建设项目是否具有规划建设部门的规划许可文件和土地使用证明);2.4.1.3厂址与周边环境的安全距离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包括设立安全评价报告对拟建厂址周边环境情况的调查分析是否详细,是否辅助于地理位置图、准确的周边环境关系位置图和周边环境安全距离一览表,对厂址与周边环境的安全距离进行详细的评价并给出明确的结论等);2.4.1.4新建(或迁建)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行业准入条件的要求,是否符合国家及省有关标准的规定(准入条件是指国家产业政策),涉及危化品建设项目的准入条件主要有:《氯碱(烧碱、聚氯乙烯)行业准入条件》、《电石行业准入条件》、《焦化行业准入条件》等;2.4.1.5审查厂址基本条件的符合性:2.4.1.5.1 建设场地的面积是否满足生产需要、货物运输、安全卫生要求的条件,是否能够合理的布置一切工程设施,且不受铁路干线、山洪沟渠或其他自然屏障的切割;2.4.1.5.2建设场地是否避开了地震断层、软地基、膨胀土、易受洪水、潮水、内涝、滑坡、泥石流、新旧矿产采掘区、采矿塌陷区等不良地质条件。
2.4.1.5.3建设场地是否考虑了当地气象条件如:大风、雷暴、沙暴、风向因素的影响,是否位于城镇、工厂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方向。
2.5评价报告是否对项目选择的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叙述,对各生产环节存在的危险性进行了辨识,并结合这些危险性的要求对选用的主要装置和设施的布局进行了建议,是否就选用的主要设备和设施与上下游生产装置的关系进行了明确表述;是否界定项目设计能力,是否留有设计冗余量。
2.6评价报告是否对项目配套和辅助工程、能力(或负荷)、介质(或物料)来源进行了说明,是否能满足项目建设及建成投产后的需求,是否设计冗余量。
是否对项目的主要装置(设备)和设施名称、型号(或者规格)、材质、数量和主要特种设备列表进行说明。
2.7评价报告是否搜集、整理了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或者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能指标,并标明了数据来源;是否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是否搜集整理了项目所涉及的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或者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包装、储存、运输的技术要求,并标明数据来源。
2.8评价报告是否辨识了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爆炸、火灾、中毒、灼烫、触电、机械伤害等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是否分析了建设项目可能造成作业人员伤亡的其它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
2.9评价报告是否根据建设项目实际和安全评价的需要,对建设项目划分了合理的安全评价单元;是否列出了可选择的国际、国内通行的安全评价方法;对国内首次采用新技术、工艺的建设项目的工艺安全性是否进行了分析,是否在选用其它安全评价方法外,还使用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法安全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是否提供中试或工业化试验的鉴定报告。
是否采用定量的评价方法对固有危险程度和风险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测算出危害范围,以及危害范围内可能受到伤害的人数及危害程度。
2.10评价报告是否根据已辨识出的危险、有害因素,运用了合适的评价方法,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具有爆炸性、可燃性、毒性、腐蚀性的化学品泄漏的可能性,具备造成爆炸、火灾事故的条件和需要的时间,泄漏扩散速率和达到人的接触最高限值的时间及爆炸、火灾、中毒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范围;并列举与建设项目采用同类生产技术、工艺、装置(设施)发生事故案例的后果和原因。
2.11评价报告是否对建设项目的安全条件(选址、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等)进行了收集、整理,具体审查内容参考安全条件论证审查要点,是否就建设项目对周边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及居民生活的影响、周边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及周边居民生活对项目投入使用后的影响、自然条件对项目投入使用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给出明确结论。
2.12评价报告是否对项目采用的主要技术、工艺、装置、设备及设施的安全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包括安全可靠性分析、主要装置设备与生产储存过程的匹配性分析、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过程与配套辅助工程能否满足安全生产的分析。
2.13评价报告是否对项目提出了全面、可靠、有效的安全对策与建议。
2.13.1 是否对建设项目的选址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文件要求提出对策措施,总平面布置是否符合《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50489)等标准规定。
涉及到总平面布置设计的标准规范很多,比如:《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石油库设计规范》《氢气站设计规范》、《乙炔站设计规范》、《氧气站设计规范》、《焦化安全规程》等等。
2.13.2 是否就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机构、从业人员条件及人员培训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文件提出对策措施与建议。
2.13.3 是否根据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评价结果,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了预防对策与建议,对危险、有害因素引发事故后提出控制事故措施与建议和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对策与建议。
2.13.4 是否对拟选择的主要技术、工艺或者方式和装置、设备、设备可行性、可靠性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是否根据评价的结果对项目所采用的配套和辅助工程提出了具体对策与要求;是否就项目涉及的危险工艺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提出对策与措施;是否对总平面布置中主要建构筑物、装置、设施等相互间距是否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等标准提出要求;是否根据《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50489)等标准对主要装置、设备、设施布局提出对策与建议。
2.13.5 安全评价报告应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各装置、设施、建构筑物与其相邻装置设施的设计安全间距,表格中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2.13.5.1 装置、设施或建构筑物名称、火灾危险类别;2.13.5.2 相邻装置、设施或建构筑物名称、火灾危险类别;2.13.5.3 检查依据的具体标准规范的名称和具体条文;2.13.5.4 标准条文所规定的距离;2.13.5.5 设计时应达到的安全距离。
2.14评价报告是否就评价情况与建设单位交换了意见,对双方达不成一致意见的问题,是否在评价报告中予以如实说明,并清楚陈述理由。
2.15审查结论要对项目评价报告的符合性进行表述。
对评价报告是否有改进建议,如有改进意见必须具体、明确。
2.16审查结束后,评价报告修改应逐条列表说明,专家组必须出具复查意见,复查意见必须有肯定结论。
安全设施设计审查要点(试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应当由取得相应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单位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负责。
设计单位应当依据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以及建设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进行设计,并组织设计人员编制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1、设计单位是否具备相应的设计资质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主要涉及到二种资质:工程设计资质,压力管道设计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