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 第一章教学内容

最新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 第一章教学内容


绪论
1.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功能要素
机械本体(基础) 包括机械传动装置和机械结构装置,将系统各部分零件和子系统按 照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关系安置在一定位置上。实现机电一体化产品的 主功能和构造功能,影响系统的结构、重量、体积、刚性、可靠性等。
动力部分(能源部分) 按照系统控制要求为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应尽可能实现较小的动 力输入获得较大的功能输出。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机电一体化的概念 掌握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及其内容; 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方向
难点: 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及其内容 机电一体化系统开发的工程路线
绪论
老式英文打字机与激光打印机对比
纯机械结构。最早是英国研制出用打字 机代替手书的机器,通过按键可输入各个 字母及各种标点符号等,这在当时实在是 一个巧妙的书写工具。打出的字体规范整 洁,一目了然。键盘字母的排列也是独具 匠心的。当时将常用的字母置于方便位置, 不常用的字母置于偏僻处。这种排列方法 直至今日电脑键盘仍然沿袭下来,可见其 合理性。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 第一 章
绪论
预备知识
(1)具有电路分析、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 (2)具有机械基础、机械加工、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 (3)具有常用机电设备、机电产品结构、工作原理的知识; (4)具有常用机电一体化系统安装、使用、维护的基本知识; (5)具有设计中等复杂程度的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知识;
后期的打字机,只是在体积上缩小,其 原理结构几乎与原始机器无异,只是形成 便携式而已,直到20多年前,才逐渐被电 脑所取代,在书写历史上打字机功不可没。
绪论
老式英文打字机
老式英文打字机与激光打印机对比
典型机、电、光一体化产品,激光打印 机是由激光器、声光调制器、高频驱动、 扫描器、同步器及光偏转器等组成,其作 用是把接口电路送来的二进制点阵信息调 制在激光束上,之后扫描到感光体上。感 光体与照相机构组成电子照相转印系统, 把射到感光鼓上的图文映像转印到打印纸 上,其原理与复印机相同。激光打印机是 将激光扫描技术和电子显像技术相结合的 非击打输出设备。
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包括六方面相关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
实现信息的交换、存取、运 算、判断和决策等处理过程, 与计算机技术密切相关。
信息处理发展方向:提高信 息处理速度、可靠性和智能化 程度。
绪论
1.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相关技术
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包括六方面相关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
其目的在于实现机电一体化 系统的目标最优化,主要包括 位置控制、速度控制、最优控 制、自适应控制和智能控制, 其与计算机技术的也有密切联 系。
随着半导体技术趋向成熟。以美国、日 本为代表的科研人员,相继研制出半导体 激光打印机。这种类型打印机的打印质量 好、速度快、无噪音,所以很快得到了广 泛应用。
绪论
激光打印机
绪论
1.1 机电一体化的定义
机电一体化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产品的统称,它是以机械学、 电子学和信息科学为主的多门技术学科在机电产品发展过程中相 互交叉、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边缘性技术学科。
1.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相关技术
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包括六方面相关技术:
绪论
绪论
1.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相关技术
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包括六方面相关技术: 机械技术
机电一体化的基础,具有结 构简单、功能更强、性能优越 等特点,在刚度、精度和动态 性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绪论
1.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相关技术
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部分,完成对来自各传感器检测信号和外 部命令的集中、存储、分析和处理,并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一般由 计算机、PLC、数控装置、逻辑电路、A/D或D/A转换、I/O接口等组 成。
什么叫接口,接口有要素或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之间必须能够 顺利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为此,各要素或各子系统相接 处必须具备一定的连接部件,这个部件就称为接口。
机电一体化的三重含义: 是机械学、电子学与信息科学等学科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学科 ; 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 ; 表达了技术之间相互结合的学术思想,强调各种技术在机电产
品中的相互协调,以达到系统总体最优。
绪论
1.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功能要素
一个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通常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基本要素: 机械本体、动力部分、传感检测部分、执行部分、驱动部分、控 制及信息处理部分与接口部分。
执行部分 由机械、电磁、电液等机构组成,根据控制信息和指令完成系统需 求的动作,实现输入能量向机械能的转换。
绪论
1.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功能要素
驱动部分 在控制信息的作用下驱动各种执行机构完成各种动作和功能。 研究对象:执行元件及其驱动装置 执行元件种类:电动、液压、气压 驱动装置:各种电动机的驱动电源电路 控制与信息处理部分
绪论
1.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功能要素
传感检测部分 对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系统自身和外界环境各种参数及运行状态进 行检测,并产生相应的反馈控制信息——传感器和专用仪器仪表。 研究对象:传感器及其信号检测装置(即变送器) 作 用:感受器官、反馈环节。 要 求:快速、精确获得信息并在相应的应用环境中具有高可靠性。
主要功能包括:信息交换、信号放大、信号传递。接口包括电气接 口、机械接口、人机接口。
绪论
1.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功能要素
接口 将各部分子系统连接为一个有机整体,使各功能环节有目的地协调 一致运动,主要功能包括:信息交换、信号放大、信号传递。接口包 括电气接口、机械接口、人机接口。
在机械本体的支持下,由传感器检测产品的运行状态及环境变化, 将信息反馈给控制及信息处理单元,控制及信息处理单元对各种信息 进行处理,并按要求控制驱动部分,在驱动部分的动力作用下,执行 机构完成要求的动作。
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包括六方面相关技术: 传感检测技术
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感觉器官,实 现自动控制、自动调节等功能,其功 能强弱表征了系统自动化程度的高低。 研究内容包括: 将被测量按比例转换为电量; 电信号的处理加工。
在快速、准确、可靠性等方面有较 高要求。
绪论
1.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相关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