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 第一章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 第一章

接口
将各部分子系统连接为一个有机整体,使各功能环节有目的地协
调一致运动,主要功能包括:信息交换、信号放大、信号传递。接口 包括电气接口、机械接口、人机接口。
在机械本体的支持下,由传感器检测产品的运行状态及环境变化,
将信息反馈给控制及信息处理单元,控制及信息处理单元对各种信息 进行处理,并按要求控制驱动部分,在驱动部分的动力作用下,执行 机构完成要求的动作。
老式英文打字机
老式英文打字机与激光打印机对比
典型机、电、光一体化产品,激光打 印机是由激光器、声光调制器、高频驱动、 扫描器、同步器及光偏转器等组成,其作 用是把接口电路送来的二进制点阵信息调 制在激光束上,之后扫描到感光体上。感 光体与照相机构组成电子照相转印系统, 把射到感光鼓上的图文映像转印到打印纸 上,其原理与复印机相同。激光打印机是 将激光扫描技术和电子显像技术相结合的 非击打输出设备。 随着半导体技术趋向成熟。以美国、 日本为代表的科研人员,相继研制出半导 体激光打印机。这种类型打印机的打印质 量好、速度快、无噪音,所以很快得到了 广泛应用。
什么叫接口,接口有哪些作用?
机电一体化系统由许多要素或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之间必须能
够顺利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为此,各要素或各子系统相 接处必须具备一定的连接部件,这个部件就称为接口。 主要功能包括:信息交换、信号放大、信号传递。接口包括电气 接口、机械接口、人机接口。
1.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功能要素
设计预测一→信号分析一→科学类比一→系统分析设计一→创造设 计一→选择各种具体的现代设计方法(如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
有限元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法、优化设计法、模糊设计法
等)一→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质量的综合评价
1.4 现代机电一体化方法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过程: 市场 调研 详细 设计 小批 生产
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分类:
健身器材
立体车库
1.4 现代机电一体化方法
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分类:
全 自 动 洗 衣 机
三 坐 标 测 量 仪
1.4 现代机电一体化方法
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分类:
农用机械
防爆机器人
1.4 现代机电一体化方法
机 电 一 体 化 的 目 标 提高精度 改善械结构装臵,将系统各部分零件和子系统
按照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关系安臵在一定位臵上。实现机电一体化产品 的主功能和构造功能,影响系统的结构、重量、体积、刚性、可靠性 等。
动力部分(能源部分)
按照系统控制要求为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应尽可能实现较小的 动力输入获得较大的功能输出。
表达了技术之间相互结合的学术思想,强调各种技术在机电产
品中的相互协调,以达到系统总体最优。
1.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功能要素
一个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通常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基本要 素:机械本体、动力部分、传感检测部分、执行部分、驱动部分、
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与接口部分。
1.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功能要素
传感检测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 伺服传动技术 系统总体技术
机电一体 化技术
主要包括电气伺服和液压伺服。
1.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相关技术
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包括六方面相关技术:
机械技术
系统总体技术 以整体的概念组织应用各
种相关技术,使整体系统实现 最佳化。
传感检测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 伺服传动技术 系统总体技术
传感检测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 伺服传动技术 系统总体技术
机电一体 化技术
信息处理发展方向:提高 信息处理速度、可靠性和智能
化程度。
1.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相关技术
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包括六方面相关技术:
机械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 其目的在于实现机电一体
化系统的目标最优化,主要包 括位臵控制、速度控制、最优
传感检测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 伺服传动技术 系统总体技术
机电一体 化技术
控制、自适应控制和智能控制, 其与计算机技术的也有密切联
系。
1.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相关技术
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包括六方面相关技术:
机械技术
伺服传动技术 是实现电信号到机械动作
的转化装臵或部件,决定了系 统动态性能、控制质量和功能,
1.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相关技术
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包括六方面相关技术:
机械技术
传感检测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 伺服传动技术 系统总体技术
机电一体 化技术
1.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相关技术
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包括六方面相关技术:
机械技术
机械技术 机电一体化的基础,具有
结构简单、功能更强、性能优 越等特点,在刚度、精度和动
机电一体 化技术
1.4 现代机电一体化方法
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分类:
生产类
航空航 天与国 防类
运输、 包装及 工程类
农林牧 渔类
机电一体 化产品和 系统
贮存销 售类
科研及 过程控 制类
社会服 务类 家庭实 用类
1.4 现代机电一体化方法
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分类:
纸箱包装生产线
汽车自动装配生产线
1.4 现代机电一体化方法
传感检测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 伺服传动技术 系统总体技术
机电一体 化技术
将被测量按比例转换为电量; 电信号的处理加工。 在快速、准确、可靠性等方面有 较高要求。
1.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相关技术
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包括六方面相关技术:
机械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 实现信息的交换、存取、
运算、判断和决策等处理过程, 与计算机技术密切相关。
难点: 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及其内容
机电一体化系统开发的工程路线
老式英文打字机与激光打印机对比
纯机械结构。最早是英国研制出用打 字机代替手书的机器,通过按键可输入各 个字母及各种标点符号等,这在当时实在 是一个巧妙的书写工具。打出的字体规范 整洁,一目了然。键盘字母的排列也是独 具匠心的。当时将常用的字母臵于方便位 臵,不常用的字母臵于偏僻处。这种排列 方法直至今日电脑键盘仍然沿袭下来,可 见其合理性。 后期的打字机,只是在体积上缩小, 其原理结构几乎与原始机器无异,只是形 成便携式而已,直到20多年前,才逐渐被 电脑所取代,在书写历史上打字机功不可 没。
增强功能
提高生产效率
减轻劳动强度
简化结构、减轻重量
节约能源、降低能耗
提高安全性、可靠性
降低价格
增强柔性应用功能
发 展 方 向
高速化、精密化、高效率、高可靠性、智能化、轻量化、 微型化
试分析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与传统的机电产品设计的区别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法与用经验公式、图表和手册为设计依
据的传统方法不同,它是以计算机为手段,其设计步骤通常如下:
传感检测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 伺服传动技术 系统总体技术
机电一体 化技术
态性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1.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相关技术
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包括六方面相关技术:
机械技术
传感检测技术
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感觉器官, 实现自动控制、自动调节等功能,其 功能强弱表征了系统自动化程度的高 低。研究内容包括:
由机械、电磁、电液等机构组成,根据控制信息和指令完成系统
需求的动作,实现输入能量向机械能的转换。
1.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功能要素
驱动部分 在控制信息的作用下驱动各种执行机构完成各种动作和功能。 研究对象:执行元件及其驱动装臵 执行元件种类:电动、液压、气压 驱动装臵:各种电动机的驱动电源电路 控制与信息处理部分 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部分,完成对来自各传感器检测信号和 外部命令的集中、存储、分析和处理,并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一般 由计算机、PLC、数控装臵、逻辑电路、A/D或D/A转换、I/O接口等 组成。
总体方 案设计
样机试 制与试 验
正常
生产
思考
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历史,你认为未来该 领域的发展方向?
作业:
1、什么是机电一体化?
2、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含哪些几个基本要素,它
们之间的组成关系是什么?
新奥迪Q3汽车生产线
激光打印机
1.1 机电一体化的定义
机电一体化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产品的统称,它是以机械 学、电子学和信息科学为主的多门技术学科在机电产品发展过程
中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边缘性技术学科。
机电一体化的三重含义: 是机械学、电子学与信息科学等学科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学科 ; 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 ;
1.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功能要素
传感检测部分 对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系统自身和外界环境各种参数及运行状态 进行检测,并产生相应的反馈控制信息——传感器和专用仪器仪表。 研究对象:传感器及其信号检测装臵(即变送器) 作 用:感受器官、反馈环节。

求:快速、精确获得信息并在相应的应用环境中具有高可靠性。 执行部分
预备知识
(1)具有电路分析、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 (2)具有机械基础、机械加工、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 (3)具有常用机电设备、机电产品结构、工作原理的知识; (4)具有常用机电一体化系统安装、使用、维护的基本知识; (5)具有设计中等复杂程度的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知识;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机电一体化的概念 掌握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及其内容; 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方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