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代新诗PPT课件
意义: 拓宽了现代新诗的题材范围 以对爱情的大胆咏唱和展示爱情的非理性力量体现了较明显
的现代性。
妹妹你是水
应修人
妹妹你是水—— 你是温泉里的水。 我底心儿他尽是爱游泳, 我想捞回来, 烫得我手心痛。
妹妹你是水—— 你是清溪里的水。 无愁地镇日流, 率真地长是笑, 自然地引我忘了归路了。
妹妹你是水—— 你是荷塘里的水。 借荷叶做船儿, 借荷梗做篙儿, 妹妹我要到荷花深处来!
相隔一层纸 作者:刘半农
屋子里拢着炉火, 老爷分付开窗买水果, 说“天气不冷火太热, 别任它烤坏了我。”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 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 死”! 可怜屋外与屋里, 相隔只有一层薄纸.
人力车夫
作者:胡适
警察法令,十八岁以下,五十岁以上,皆不得为人力车夫。
“车子!车子!”车来如飞。 客看车夫,忽然心中酸悲。 客问车夫:“今年几岁?拉车拉了多少时?” 车夫答客:“今年十六,拉过三年车了,你老别多疑。” 客告车夫:“你年纪太小,我不能坐你车,我坐你车,心中惨 凄。” 车夫告客:“我半日没有生意,又寒又饥, 你老的好心肠,饱不了我的饿肚皮, 年纪小拉车,警察还不管,你老又是谁?”
二、一代诗风的开创
(三)冰心、宗白华、朱自清等的小诗创作
1923年,出版了冰心的《繁星》与《春水》, 以及宗白华的《流云小诗》,引起了人们对“小 诗”的关注与兴趣。小诗是在周作人翻译的日本 短歌、俳句和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飞鸟集》影 响下产生的。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一般以 三五行为一首,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兴,寄寓一 种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
二、一代诗风的开创
(一)郭沫若的《女神》
成仿吾《诗的防御战》:诗本质在抒情,抨击早 期白话诗的理性色彩。
《女神》( 1921年):是创造社理论的标本。 《女神》的贡献:中国现代新诗的诗的抒情本质与诗的个性化得到充分重
视与发挥,奇特大胆的想象让诗的翅膀真正飞 腾起来。 由此,不仅“五四”时代的自由精神得到充分的 体现,诗歌本身的艺术规律也同样得到了重视
茅盾说早期白话诗大都具有“历史文件”的性质, 其历史价值与历史局限都在于此。
一、初期白话诗
(四):早期白话新诗对中国诗歌的重大 变革和贡献:
1、语言——以白话写诗,将中国诗歌从 几千年来的文言语体中解放出来;
2、诗体——创立了自由诗体、无韵诗 体、散文诗体,将中国诗歌从旧诗词的 体式中解放出来,彻底打破了几千年来 传统诗歌的模式。
二十年代新诗
第一节 概 述
一、“初期白话诗”
(一)胡适的历史功绩:新诗实践和理论建构。
1、胡适《谈新诗》:“以文入诗”,“作诗如作文”。
2、胡适的新诗实践:20年胡适的《尝试集》出版,收1916-1920年间创作的诗歌
75首。是新文学第一部白话诗集。 “自古尝试成功无”。《尝试集》的诗带有过渡性特征,还没有彻底摆脱旧诗的
《草儿》集是当时最有影响的新诗集,在大自然中发现了新诗的材料。 5、《雪朝》诗人 :1922年叶绍钧、刘延陵、朱自清等以“中国新诗社”名义
创办的《诗月刊》是第一个新诗刊物。 其作品往往表现五四后觉醒的知识分子的追求和苦恼,也表现下层人民的 痛苦,同时,保持了白话诗自由活泼的特色,在艺术上有了新的进步。在 《雪朝》诗人中,朱自清的诗成就最高。
客人点头上车,说:“拉到内务部西。”
胡适《尝试集》: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鸽子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它们三三两两,
回环来往, 夷犹如意,—— 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鲜明无比。
二、一代诗风的开创
。(二)湖畔诗人
湖畔诗人指的是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等。1922年他们出 版了诗歌合集《湖畔》和汪静之的个人诗集《蕙的风》,1923年又有合集 《春的歌集》出版。
他们的诗是真正意义上的“五四”的产儿,他们的首要贡献是爱情诗。 他们的爱情诗,情感纯真热烈,表现热辣真率,充满生气。
影响,具有半文半白,半新半旧的特点,带有“缠脚时代的气息”。但《尝试》的价 值在于
作为早期新诗,在内容和形式上已经和古典诗歌有了本质的区别, 在格律和内容、语言方式上完成了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革新和超越。
一、初期白话诗
(1)内容新:
反封建——《礼》、《威权》; 反军阀——《你莫忘记》; 倡自由——《鸽子》、《老鸦》; 人道精神——《人力车夫》; 尚进取——《上山》。
胡适《尝试集》: 一念
我笑你绕太阳的地球,一日夜只打得一个回旋; 我笑你绕地球的月亮,总不会永远团圆; 我笑你千千万万大大小小的星球,总跳不出自己的轨道线;
我笑你一秒钟行五十万里的无线电,总比不上我区区的心头
一念! 我心头一念:
才从竹竿巷,忽到竹竿尖; 忽在赫贞江上,忽在凯约河边; 我若真个害刻骨的相思,便一分钟绕遍地球三千万转!
第一节 概 述
(三)早期白话诗的特色:
–明白平实、偏于说理; –在诗的形式上,表现出散文化的倾向; –采用欧化语法,以清晰的语义逻辑联结诗的意象。 –基本不用韵,不顾及平仄,随情感的起伏变换长短句式;
–不足的是:
–诗歌过于平实,情感浓度不够,想象力不足,缺少诗歌的 意味;
–诗歌语言有散文化倾向,只注重新诗语言和旧体诗的区别, 而忽视了诗歌语言和其他文体的区别,诗歌的语言失去了 韵律感和节奏感
2、刘大白(1880---1932)
浙江绍兴人,前清举人。 诗集《旧梦》 最好的诗作是歌谣体的白话诗 《卖布谣》:歌谣形式,浅显通俗。
第一节 概 述
3、俞平伯(1900—1990)
《冬夜》:杂糅着旧文学的意象与新思潮的哲理,旧诗词格律的 影响与欧化的文法最能反映早期新诗的“过渡”性
4、康白情(1896——1945) 新潮社”社员。
(2)语言新: 以白话入诗。
(3)体式新:自由体——句式不限 长短,声调不拘平仄,用韵自由。
第一节 概 述
一、“初期白话诗”
(二)其他诗人
第一批白话诗人:胡适、刘半农、周作人、沈 尹默、俞平伯、康白情等;
1、刘半农,江苏江阴人。 《相隔一层纸》: 揭露了贫富悬殊的现象 《学徒苦》: 反映学徒难言的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