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政法复试

中国政法复试

2010 我的法大复试经历!刚刚查到成绩,拟录取了,辛苦了这么久终于有了结果,想想这一年从论坛获得不少帮助,现在就把我的复试经历写出来,希望对以后的同学有些用吧!4月6日从家坐火车,7号下午到达北京西站,亲戚送我到法大已经3点了,找到帮我定房间的学姐,入住了培训公寓的DB110,遇到同住的杨同学,她是考新闻的。

晚上收拾了东西,早早休息了,8号上午和战友去教学楼的321室自习了会,下午和晚上都在房间和室友看电视啊,哈哈!9号上午报到,看到了时间安排,有点小郁闷,10号上午考英语听力和专业笔试,中午体检,晚上是英语口语,挺紧张的一天。

11号居然什么考试都没有,让我们休息一天,12号上午专业课面试。

英语的听力难度适中吧,10道填空加10道选择题,因为我是英语专业的所以没有怎么准备听力。

听说是新东方的原题,这就不是很清楚了啊。

但是还是需要提前练习的。

专业笔试今年实在让人大跌眼镜,本来说08年改革后就考逻辑题和判决书的改写,大家估计也都按那个准备的吧,我也是的,做了一本公务员的逻辑专项训练,结果今年考的都是书本上的。

第一题是法条分析,考的是缔约过失的法条。

第二题是简答:1,我国宪法规定的财产权的内容和保障方法。

2,立法机关行使违宪审查的优势和局限性。

第三题是案例分析加法条分析:案例是许霆案,法条是盗窃罪的相关法条1,刑法263条的条文结构、罪名、罪状、法定刑以及刑种2,问案件中经过了几次几级审判,宣告刑和结论分别是什么3,什么是“盗窃金融机构”,此案是否满足4,如何运用法条来定罪量刑,说出逻辑推理过程5,盗窃和侵占的最大区别是什么晚上的英语口语,基本是三个步骤,开始会按报名号三个人一组,让大家先交流下,进去以后,每个人都会自我介绍,一般就1分钟左右吧。

然后是针对话题每个人提个问题,我们的话题是tradition.最后是由一幅图画三个人讨论,我们的图画是关于传统的,话题是should we keep traditi** or not?英语口语主要就是说的清楚就好了,三个人要配合好,不能冷场也不要抢着说,但要保证每个人都说至少两三句话吧!整个过程就15到20分钟吧,比想象的要简单些!专业面试是比较重要的,今年的面试同样也改了,变成了书上的内容,不再是课外的了。

我抽到的是一个案例题,关于共同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不知情的第三人能否获得所有权的问题,我开始答错了一点,后来经过老师的纠正又改过来了,因为是案例老师说没有什么问题可以问的,就很快的结束了,大概也就10分钟的吧。

感觉很多人都抽到的是民法的题目,有的是关于合伙的,不过也有人抽到法理的,比如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区别等等。

反正什么都有涉及,大家都说初试完了就没有看分析和指南了,所以都是凭印象在回答。

从专业面试的考场出来,我就退房走了,感觉不是很好,因为毕竟又改回来了,准备了一个多月的东西都没有考,只能凭着初试的复习在作答。

后来又在北京玩了三四天就回家了,虽然大家都安慰说初试分不低,是很有希望的,不用担心什么的,但是心里还是很紧张的。

就这样胆战心惊的过了一个多星期,终于等到了放榜的日子,结果还是晚上6点多出的,把我们急的啊,对法大的办事效率无语了。

不管怎么说,辛苦了一年多,总算看到了拟录取这三个字,没有预想中的那种兴奋和高兴,可能经历了这么久已经平静了吧!最后,祝福考上的同学们,大家以后就是校友了!!谢谢论坛,以后会常回家看看的啊!2010中国政法大学法硕复试经历看到很多人写复试经历,我觉得我更必要写一下中国政法大学法硕的复试经历,因为确切地说,我们被法大变幻莫测的复试给忽悠了,很多人的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经历了悲喜两重天。

有人看到我的帖子《三个半月备考中国政法大学法硕》,说我是幸运的,运气比较好。

当然我也承认这一点,总的来说是这样的,没有想到初试会通过,复试也是稀里糊涂地过关了。

其实我想说人会一时幸运,但不会总是幸运的,比如说在专业课面试的时候,我抽的题目是法律监督的概念。

考前一天的晚上我熬夜看了一点法理,我觉得第九章法律实施应该很重要,于是我看了执法、司法、守法,就是没碰法律监督,然后把书合上了。

结果抽到题目时,我傻眼了,居然考法律监督的概念,我不记得一个字了,脑子一片空白。

因为从一月份初试结束,就把书扔下了,再也没有看过,早还给老师了。

所以我没那么幸运,对不对?当知道初试分数的时候,我知道一定能过线,那时才开始准备复试的事,打开法大的复试网页,看到复试考查逻辑推理、中文写作、综合能力,我顿时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幸好我认识一个中国政法大学的学长,毕业好几年了。

他给我介绍了在读的08届法硕,然后这个08届的帮我找了两个09的学姐。

真的很感谢他们不遗余力地给我复试指导,给我指明了复习方向,也平复了我焦躁的心情,尤其是那个学姐,每次当我沮丧的时候,总是鼓励我,安慰我。

谢谢她的陪伴。

复试准备阶段:听学长学姐的话,准备逻辑推理,一些社会热点及政策措施的评论等等。

当然复试的英语听力和口语也让我很焦急。

这些都不是短时间能提高的,所以我很担心自己过不了关。

我搜集了很多的资料,还买了北师大的逻辑学课程,北大、吉林大学的法理学课程、公务员考试中蔡金龙的逻辑推理课程,MBA的逻辑推理真题、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法律英语等。

其实,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搜集资料,而忘记了好好利用他们。

我想起来论坛上有个人问大家,是不是经常忙着搜集资料,而是不是真正用了资料,我就是这样的。

一开始是很松散的,觉得时间还早,而且印象中有个学长的复试经验贴说后十天才开始准备这些就过关了,我觉得我也可以像他那样。

所以我花了十天听了二十四节逻辑学课程,每天学习一两个个小时,后来证明完全没有用,不需要这些理论性的知识,只要会做题就行了。

后来的逻辑学我听了公务员的课程,三块八毛钱买了全套。

挺有意思的,也很有收获。

学长学姐们、还有一些经验贴告诉我,公务员逻辑、复旦逻辑真题足以应对了,我不放心,还买了三本逻辑题目五百题,虽然没有做下去,但精神可嘉。

呵呵关于英语听力和英语口语,我是最担心这个的。

很久没有听过和说过,之前背英语单词的时候,只是默背,没有读出口过,直到现在我听一个单词,不知道它的意思,看到才能想出来。

建议大家现在准备初试英语的时候能把读音一起兼顾了。

练习英语听力时,我听简单的四级听力都听不懂了,买了四级和六级听力的全套,本来说每天听一点,但是没有坚持下去,最后关头我买了六级听力软件安装在电脑上,至少能让我有点勇气去参加英语听力。

最后的五天我每天使用新东方背单词软件听一千个单词,疯狂哦。

口语的部分就不说了,没有语言环境,没有练。

社会热点及现象:贺卫方老师的博客是经常看的,还有五岳散人等,摘抄了很多的评论。

以为可以在面试的时候有所表现,结果没有机会。

我整理了很多的资料,然后慢慢地精简,效果不好,因为我还是没有记到心里去,只是有个印象,可以写出来,但表达不出来。

复试经历:四月九号上午九点到十二点报到,我因为要照体检的需要的照片,最后一个报到的。

听人说去了234人,我当时太匆忙,没有看这个,也没有看到自己的排名。

(有人说那个次序是排名)。

之后领了几张表,有体检单,调档函、复试安排等等。

然后下午就没有事了。

复试的安排很不合理,第一天要进行四项测试,隔一天再进行专业课面试,复试就结束了,不是网上看到的九号到十五号。

上午八点半至九点,英语听力。

之前有人说英语听力会考托福之类,比较快,还有人说相当于六级难度。

可我觉得怎么觉得挺简单的,也很清楚。

只是我走神了,后面的没有听。

我想象得难了,所以给自己制造了不少压力。

九点半到十一点半,专业课笔试。

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我特别吃惊,不是说考查逻辑推理、中文写作之类的吗?怎么变成了常规题,简答、论述、案例分析。

民法考查缔约过失责任的法条分析,宪法考查如何保障公民的财产权。

刑法居然考查了一个古老的案例:许霆案。

2007年发生的事作为2010年的案例分析,实在很无语。

答得很不好,因为只要考书上的,我们都忘掉了。

考试结束后很多人说自己做了多少逻辑题,抱着公务员的逻辑书来看。

还有个趣事,考场上有个男生拿到试卷以为发错了,问后桌,是不是和他的试卷一样。

呵呵,你可以看出来,我们是真的被忽悠了,说不考书上的,考查初试考不到的内容。

晚上六点半考查英语口语,三人一组进入考场,可能是担心口音不一样,按地区分组,我和两个安徽的男生分到一起。

我没有经历过面试的场面,所以很紧张,甚至有点发抖。

进入考场,我们都做了简短的自我介绍,轮到我的时候,我事先没有精简,所以说到我的性格的时候,老师打断了,呜呜。

老师事先各问一个问题,问第一个男生的时候,我的心情还没有平复下来,没听到。

第二个男生是你通过哪些途径找到结婚的对象。

我觉得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好,因为我一直喜欢看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可以相亲,可以通过电视节目嘛。

但是轮到我时,我的问题是“爱与被爱,你觉得哪个对你更重要?”,天哪,这个题目设置的,我当时想,我难道能说被爱对我很重要吗?不会显得有点自私吧,于是我违心地说了去爱对我来说更重要,结果我想不到理由了,中间还sorry了一次,很尴尬,很郁闷,糟糕透了。

之后给我们发了同一张图,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剩女?我第一次知道剩女用英语怎么说,“on the shelf",我总共说了三句话,其中的两句是,这正是我所想的。

第二句我稍微表现了一小下,说江苏卫视的有个节目为剩女剩男牵线搭桥。

我想如果不是后一句,我肯定会被PASS 掉,事后觉得很抱歉,因为其中一个男生的口语很出色,怕配合不好会影响到人家的分数。

英语口语结束之后,难熬的一天过去了,也意味着六十分的测试已经过了。

如果有人表现得不好,那么专业课面试也许可以力挽狂澜。

同学们都在议论,笔试考了书上了,那么面试一定会考书本之外的知识了。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我继续地看我搜集的课外资料。

书本上的部分就看了我认为重要的法律实施,结果看了前三节,最后一节没有看。

专业课面试是四月十二号,两百多号人挤在一个小教室备考,老师过来安排了一下,说到政法的办学条件,大家都笑了。

我发现考法硕的女生占大多数,事后和同学交流了一下,他也说女生超过一半的。

这年头女孩子考研的人越来越多,也更加努力了。

我们事先有个号码,按照这个号码进入面试考场。

听进去的人说又考了书上的,大家都炸开了。

很多人赶紧抓到书,讨论这个考,那个考,我带了书,可我越看越慌,因为发现越来越多不会的,索性不看了。

终于轮到我了,我进去之前是发抖的,站在教室门外,看那个男生侃侃而谈,我更加紧张了。

门外的学长安慰我不要紧张,不怎么刷人。

心情平复了一点,我进去做了自我介绍。

然后抽了一个题目,法律监督的概念。

当时就脑子空白了。

我想起来最近看到的博客评论,总是评价政府公权力,我就说主要是对公权力的监督之类,反正概念我是没有说出来,我从法律监督的分类开始讲,太紧张,把检察院这个专门监督机构都漏掉了,老师提醒才说出来,媒体监督做了一点发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