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导游服务礼仪

导游服务礼仪

导游服务礼仪
现代旅游业作为一种有强大生命力的新兴产业,是社会生活中各种交往和交流的纽带,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对旅游工作者来说,学习和掌握好礼仪知识对塑造个人形象、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赢得尊重和机会都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从服务礼仪的重要性出发,分析导游工作者的服务礼仪,从导游员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各个方面,简要探讨一个优质的导游员的工作程序等,提高导游的综合素质,规范旅游市场,拉近导游与游客的距离,从而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一、什么是服务礼仪?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许多优良的社会道德规范以及人际交往中的礼节形式和生活准则成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空前便捷,国际交往空前频繁,礼仪便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通行证”。

所谓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的各种具体交往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表、仪态、仪式、仪容以及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规范和程序。

而服务礼仪就是服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通过言谈、举止、行为等,对客户表示尊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和惯例。

导游服务礼仪就是服务礼仪的一个方面,是专门针对导游人员而言的。

二、导游服务礼仪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发达,企业的技术、产品、营销策略等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而形象和服务意识、由每位服务人员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是不可模仿的。

可以说,产品的竞争就是服务的竞争。

所以,企业必须在服务上下功夫,最大限度为客户提供规范化、人性化的服务,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旅游业作为新兴的服务行业的一种,向客人出售的是服务产品,服务产品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服务的提供者——各个旅游服务人员的服务技能和服务热情的高低。

服务在营销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旅行社产品,多是通过导游优质、
贴心的服务来实现的。

因此,塑造良好的服务形象是导游员生存的必然选择。

对于服务人员来说,如何做好服务工作,不仅需要职业技能,更需要懂得服务礼仪规范:热情周到的态度、敏锐的观察能力、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灵活、规范的事件处理能力。

服务礼仪是体现服务的具体过程和手段,使无形的服务有形化、规范化、系统化。

有形、规范、系统的服务礼仪,不仅可以树立服务人员和企业良好的形象,更可以塑造受客户欢迎的服务规范和服务技巧,能让服务人员在和客户交往中赢得理解、好感和信任。

三、导游服务礼仪的培养
既然服务礼仪在旅游中如此重要,那么导游人员应该怎样来培养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
(一)、导游服务礼仪的基本规范:
导游员是旅游业最具代表性的工作者,是旅游服务接待工作的支柱力量。

导游员是旅游从业人员中与旅游者接触最多、接触时间最长的人,他给旅游者留下的印象也最为深刻。

在旅游者心目中,导游员往往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形象代表。

因此,导游人员在不断提高个人综合业务技能的同时,自觉加强礼仪修养的意义非同一般。

具体应做到如下几点:
1、守时守信遵守时间是导游员应遵循的最为重要的礼仪规范。

由于旅游者参观游览活动都是有一定的行程安排并有较强的时间约束,因此为了确保团队活动的顺利进行,导游员必须尽早将每天的日程安排明白无误地告知给每位游客,并且随时提醒。

同时,应按照规定的时间提前到达集会地点,按约定的时间与客人会面。

如有特殊情况,必须耐心地向客人解释,以取得谅解。

此外,导游员还应该做到诚实守信,答应客人办理的事情,必须尽力帮助处理并及时告知处理结果。

2、尊重游客导游员在带团过程中,应尊重旅游者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特别注意他们的宗教习惯和禁忌。

对游客应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但对于旅游团中的长
者、女士、幼童及残疾游客等特殊人员应给予更多的关照,做到体贴有加而非同情、怜悯。

对重要客人的接待服务应把握好分寸,做到不卑不亢。

对随团的其他工作人员(如领队或全陪)也应给予应有的尊重,遇事多沟通,多主动听取意见,以礼待人。

3、互敬互谅导游工作只是整体旅游接待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如果没有其他相关人员,尤其是随团的汽车司机、旅游景点、购物商场以及酒店等一系列为游客提供直接和间接服务的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与通力合作,导游服务接待工作就无法圆满完成。

为此,尊重每位旅游服务工作者,体谅他们的工作处境与困难,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是做好导游服务工作的前提保障,也是导游员良好礼仪素养的又一体现。

(二)、导游服务的仪容仪表礼仪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习惯,不仅是导游员个人文明的表现,也是导游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

上岗时,导游员更应保持良好的仪容修饰;
1、头发应保持清洁和整齐。

注意经常梳洗,不存有头屑,长短适宜,不梳怪异发型。

头发被吹乱后,应及时梳理,但不可当众梳头,以免失礼;
2、牙齿应保持洁净。

导游员要经常开口说话,洁白的牙齿给人以美感。

故此,导游员应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带团前忌吃葱、蒜、韭菜等易留异味的食物,必要时可用口香糖或茶叶来减少口腔异味;
3、为保持面容光泽,女士可施淡妆,但不要浓妆,不当众化妆或补妆。

男士应修短鼻毛,不蓄须;
4、注意手部清洁。

指甲应及时修剪,不留长指甲,指甲内不藏污纳垢,不涂抹有色指甲油。

在服饰穿戴方面,导游员除了遵循职业工作者的基本服饰礼仪规范要求外,还应该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应按照旅行社或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统一着装。

无明确规定者,则以选择朴素、整洁、大方且便于行动的服装为宜。

带团时,导游员的服装穿着不可过于时尚、怪异
或花俏,以免喧宾夺主,使游客产生不必要的反感;
2、无论男女,导游员的衣裤都应平整、挺括。

特别要注意衣领、衣袖的干净;袜子应常换洗,不得带有异味;
3、男士不得穿无领汗衫、短裤和赤脚穿凉鞋参加外事接待活动。

女士可赤脚穿凉鞋,但趾甲应修剪整齐。

穿裙装时,注意袜口不可露在裙边之外;
4、进入室内,男士应摘下帽子,脱掉手套;女士的帽子、手套则可作为礼服的一部分允许在室内穿戴。

无论男女,在室内都不可戴墨镜,如有眼疾非戴不可,则应向他人说明原因;
5、带团时,一般除了代表本人婚姻状况的指环外,导游员的饰物佩带不宜过多。

(三)、导游语言服务礼仪
语言是导游服务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导游员的服务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语言的表达能力。

可见,导游语言的表达事关导游员自身价值的实现。

导游员通过语言可以建立与游客之间的了解与信任,可以提高旅游者的游兴,增加旅途的生机与活力。

要想收到良好的语言表达效果,导游员必须遵循一定的语言礼仪规范。

就一般而言,导游员语言的表达应力求做到:达意、流畅、得体、生动和灵活。

这是导游讲解最基本也是最起码的要求。

此外,导游在与客人进行语言沟通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正确使用旅游服务用语。

选用合适的语句,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是与客人顺利交往的首要一环。

要针对客人的年龄、身份、职业、文化修养等条件,根据交谈的不同时间、地点、场合等,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

比如,在旅游服务中,与外宾讲话要讲究分寸、不卑不亢;与年长的人讲话要用尊重的口气;与年轻人讲话要真诚、亲切。

其次旅游服务人员在服务中要使用适当的语音、语调。

声调能直接影响对客服务的效果。

一个人的态度是友好还是充满敌意,是冷静还是激动,是诚恳还是虚假,都可以从他的声调节奏、停顿等表现出来。

因此,导游在讲解时要富有感情
色彩,抑扬顿挫,但不矫揉造作,哗众取宠,以使语言亲切自然为宜。

(四)、导游员在日常的导游活动中的礼仪
1、带团期间,导游员应随时提醒客人注意行路安全, 凡遇难以行走或拐弯之处,应及早提醒客人多加注意,对年老体弱者更应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

导游员的行走速度不宜过急过快,以免游客掉队或走失。

2、带客游览过程中,导游员应认真组织好客人的活动,做到服务热情、主动、周到。

此外,还应注意给客人留有摄影时间。

(五)、导游带团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导游员应将表明自己工作身份的胸牌或胸卡,如导游证或领队证,按有关规定佩戴在上衣胸前指定的位置。

2、手持话筒讲解时,话筒不应离嘴过近,也不要遮住口部。

3、团队离开活动场所之前,应及时提醒游客注意安全,随身携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

4、讲解时不得吸烟,进入室内公共场所,应将烟掐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