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解(颈部)
48
(二)内容: 1、副神经:
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点处进入枕三角, 此处有枕小神经勾绕。 2、副神经周围淋巴结: 上部注入颈外侧上深淋巴结,
下部注入锁骨上淋巴结。
3、颈丛和臂丛的分支:
颈丛皮支:
臂丛的肩胛背神经: 在椎前筋膜深面,副神经 与臂丛上缘。
49
50
二、锁骨上大窝
(一)境界: 前上为胸锁乳突肌下段,后上为肩胛舌骨肌下腹, 下界为锁骨,是颈、胸和上肢的交汇处。
分支:肩胛背神经 肩胛上神经
胸长神经
53
第六节 颈部淋巴
一、颈上部淋巴结 下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枕淋巴结、乳突淋巴 结、腮腺淋巴结 二、颈前淋巴结 颈前浅淋巴结: 沿颈前静脉排列 颈前深淋巴结: 位于颈部器管前面或 外侧
54
三、颈外侧区的淋巴结
(一)颈外侧浅淋巴结:沿颈外静脉排列
(二)颈外侧深淋巴结
胸导管颈部的毗邻 概念:颈动脉鞘、胸膜顶、斜角肌间隙、颈袢、胸膜上膜、 静脉角 1
第二章 颈 部
第一节
一、境界与分区
颈后区:项部 颈部区分 颈前外侧部 (固有颈部) 颈外侧区 颈前区 舌骨上区:颏下三角、下颌下三角 舌骨下区:颈动脉三角、肌三角 胸锁乳突肌区 枕三角:肩胛舌骨肌斜方肌三角 锁骨上大窝: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
33
后方:
甲状腺下动脉,左侧还 有胸导管,隔椎前筋膜有颈 交感干、椎前肌、颈椎横突。 内侧:
咽和食管颈部、 喉和气管颈部、喉 返神经、甲状腺侧 叶。
34
3、颈丛 (1)位置:
胸锁乳突肌上段和中斜角肌、肩胛提肌之间
(2)分支:
4条皮支、 肌支、 膈神经
35
4、颈交感干 位于脊柱两侧,被椎前筋膜覆盖。 由3个椎旁节和节 间支组成。 颈上神经节位于 第2、3颈椎横突前方。 颈中神经节位于 第6颈椎横突前方。
37
毗邻
前方: 前斜角肌、锁骨下动脉、膈神经、迷走神经、锁骨 下静脉、胸导管颈部(左)。
后方: 第1、2肋、
颈交感干,
第1胸神经前支。
38
外侧: 中斜角肌、臂丛 内侧: 气管、 食管、 左侧有胸导管 、 喉返神经。
39
2、锁骨下动脉
(1)走行:绕胸膜顶的前上方,向外穿斜角肌间隙, 至第一肋外缘。 (2)分段:
44
5.迷走神经 行于颈内静脉和颈总动脉之间。右侧在锁骨下动 脉第1段前方发出喉返神经。 6.膈神经: 经前斜角肌上份 外侧缘向内下沿前斜 角肌表面下降,再经 锁骨下动、静脉之间 入胸腔。
45
7、椎动脉三角 (1)境界 内侧界:颈长肌 外侧界:前斜角肌 下界:锁骨下动脉第1段; 尖:第6颈椎横突前结节 后方有:胸膜顶、 第7颈椎横突、第8颈 神经前支,第1肋颈; 前方有:颈动脉鞘、 膈神经、胸导管弓。
在幼儿,胸腺、左头臂静 脉、主动脉弓常高出胸骨颈静 脉切迹。
上端: 两侧为甲状腺侧叶 后方: 食管,喉返神经。
后外侧: 颈交感干、颈动脉鞘
30
(4)食管颈部
毗邻
前方:气管颈部 后方:颈长肌、脊柱 后外侧:隔椎前筋膜与交感干相邻 两侧: 甲状腺侧 叶、颈动脉鞘 及其内容
31
第四节
胸锁乳突肌区及颈根部
包绕下颌下腺形成下颌下腺鞘; 向上续为腮腺鞘
胸骨上间隙。
6
2.中层(气管前筋膜):
形成甲状腺鞘。其后层 增厚,形成甲状腺悬韧带, 对甲状腺有固定作用。 前下部覆盖气管,称为 气管前筋膜,向下入胸腔与 心包上部相续。 后上部覆盖颊肌和咽缩肌, 称为颊咽筋膜。
7
3、深层(椎前筋膜):
位于颈深肌群的浅面。上至颅底,下续前纵韧带和胸 内筋膜,两侧覆盖臂丛、锁骨下动、静脉等,向下外方续 于腋鞘。 4、颈动脉鞘
一、胸锁乳突肌区
(一)境界
(二)内容 1、颈袢: 舌下神经降支为颈袢上根, 第2、3颈神经前支为颈袢下 根,两根在颈动脉鞘表面合 成颈袢,约在肩胛舌骨肌中 间腱附近。
分支支配舌骨下肌群。
32
2、颈动脉鞘
上起颅底,下续纵隔。 内容
毗邻
前方: 胸锁乳突肌、胸骨舌 骨肌、胸骨甲状肌、 肩胛舌骨肌下腹、颈 袢、甲状腺上、中静 脉
(3)气管颈部 位置: 上起环状软骨下缘,
下至胸骨柄颈静脉 切迹。 仰头或低头时可上 下移动1.5cm。
头向侧转时气管随 之移动,食管却向 反方向移动,故气 管切开时应严格保 持头正中位。
29
毗邻:
前方: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胸骨上间隙及颈静 脉弓、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 甲状腺峡、甲状腺下静脉、 甲状腺奇静脉丛、甲状腺最下 动脉。
1、颈外侧上深淋巴结: 收纳外侧颈浅淋巴结、 腮腺淋巴结、下颌下淋巴 结的输出管,并收纳喉、 气管、食管、腭扁桃体、 舌的淋巴。 输出管注入颈外侧下 深淋巴结。
55
2、颈外侧下深淋巴结:
收纳颈外侧上深淋 巴结和气管的淋巴,
输出管合成颈干。
位于颈横血管周围 的淋巴结又称锁骨上淋 巴结,位于左颈根部静 脉角的淋巴结,称为魏 尔啸(Virchow)淋巴 结。
第二章
重要内容:
颈部
颈深筋膜的区分、各层的包被关系和形成的结构 下颌下三角、颈动脉三角、肌三角的境界和内容
甲状腺的形态、位置和毗邻,被膜和血管
气管颈部的毗邻 颈外侧深淋巴结的区分、锁骨上淋巴结和魏尔啸淋巴结的位 置与临床意义 颈根部的境界、内容和毗邻 前斜角肌、二腹肌后腹的毗邻
枕三角、锁骨上大窝、椎动脉三角的境界和内容
发出喉上动脉,伴喉 上神经内支入喉。 喉上神经:
分内、外2支。 分布
22
23
甲状腺下动脉:
经颈动脉鞘后方弯向 内侧,入甲状腺前与喉 返神经交叉。
喉返神经: 在食管气管旁沟内上 行,入喉后改称喉下神经 分布 左喉返神经多在甲状 腺下动脉的后方与其交叉, 右喉返神经多在动脉的前方与其交叉。
结扎此动脉时,应远离甲状腺。
51
(二)内容及毗邻
1、锁骨下静脉及静脉角: 锁骨下静脉位于锁骨下动脉第3段的前下方,经膈神 经、前斜角肌前面达胸膜顶前方。 静脉角:在前斜角肌内侧,有淋巴导管注入。 2、锁骨下动脉: 经斜角肌 间隙进入 此三角
52
3、臂丛: Βιβλιοθήκη 成C5、C6 C7 C8、T1 上干 中干 下干 前股 前股 外侧束 前股 后股 后束 内侧束
(3)神经: 舌神经在腺体与舌骨 舌肌之间,舌下神经行于 舌骨舌肌表面,下颌下神 经节连于舌神经下方。
(4)下颌下淋巴结:
在下颌下腺的周围。
12
二、舌骨下区 (一)颈动脉三角
1、境界: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 和 二腹肌后腹围成。浅面有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和 封套筋膜,深面椎前筋膜。
13
17
2、内容:
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肩胛舌骨肌 上腹,气管前筋膜,甲状腺、甲状旁腺、喉及气管颈 部、咽和食管颈部等器官。
18
(1)甲状腺
1)形态 两个侧叶:
平5~7颈椎;
峡:
第2~4气管软骨 的前面;
锥状叶
19
2)被膜: 假被膜(甲状腺鞘):甲状腺悬韧带 真被膜(纤维囊) 囊鞘间隙: 内有甲状旁腺、 血管、神经、 结缔组织等。
10
第三节 颈 前 区
一、舌骨上区 (一)颏下三角:左、右二腹肌前腹和舌骨体围成。 内有颏下淋巴结。 (二)下颌下三角:
1、境界:下颌骨下缘与二腹肌前、后腹之间。
浅面有皮肤、 浅筋膜、颈阔 肌、封套筋膜, 深面为下颌舌 骨肌、舌骨舌 肌、咽中缩肌。
11
2、内容:
(1)下颌下腺:以下颌舌骨肌为界,分深、浅两 部。被筋膜鞘包裹。下颌下腺管由深部发出,开口于 舌下阜。 (2)血管:面动脉行于腺体深面,舌动、静脉经 二腹肌中间腱的后方。
概述
2
3
第二节 颈部层次结构 一、浅层结构
皮肤薄、移动性大。
颈浅筋膜内有颈阔肌。
(一)浅静脉
1、颈前静脉:
颈前静脉弓。
2、颈外静脉:
注入锁骨下静脉。
4
(二)神经
1、颈丛皮支 2、面神经颈支
5
二、颈筋膜及筋膜间隙: 分浅、中、深 3层。
(一)颈筋膜 1、浅层(封套筋膜):
包绕斜方肌和胸锁乳突 肌,形成肌鞘;
24
25
甲状腺最下动脉:
出现率约10%,主要起自头臂干或主动脉弓, 至甲状腺峡。 4)甲状腺的静脉: 甲状腺上静脉 甲状腺中静脉: 均注入颈内静脉。 甲状腺下静脉: 注入头臂静脉。
26
27
(2)甲状旁腺
位于甲状 腺侧叶的后 面,或甲状 腺实质内, 或被膜外的 结缔组织内。 上、下 各1对。
28
15
(4)二腹肌后腹:
毗邻
浅面:耳大神经、 下颌后静脉、 面神经颈支 深面:颈内动、静脉、 颈外 动脉、 后3对脑神经、 颈交感干 上缘:耳后动脉、面神经、 舌咽神经 下缘:枕动脉、舌下神经
16
(二)肌三角 (1)境界: 颈前正中线、胸锁乳突肌下份前缘、肩胛舌骨肌 上腹之间。 浅面有皮肤、浅筋膜、颈阔肌、颈前静脉、皮神 经和封套筋膜。深面为椎前筋膜。
46
(2)内容:
椎动、静脉、 甲状腺下动脉、胸 膜顶、颈交感干。
47
第五节
颈外侧区
包括枕三角(肩胛舌骨肌斜方肌三角)和锁骨 上大窝(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 ,以肩胛舌骨肌下 腹为界。 一、枕三角 (一)境界:
前界为胸锁乳突肌,
后界为斜方肌, 下界为肩胛舌骨肌下腹, 顶为颈深筋膜浅层, 底为椎前筋膜层及其覆盖的前、中、后斜角肌和肩 胛提肌。
8
(二)颈筋膜间隙 1、胸骨上间隙: 内有颈静脉弓 、 颈前静脉下端、胸锁 乳突肌胸骨头、淋巴 结及脂肪等。
2、气管前间隙: 为气管前筋膜与气 管颈部之间。内有甲状 腺最下动脉、甲状腺下 静脉、甲状腺奇静脉丛、 头臂干和左头臂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