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桥新区基本情况介绍

红桥新区基本情况介绍

红桥新区基本情况介绍
一、红桥新区概况
红桥新区位于六盘水市中心城区的东南部,面积59.4平方公里,辖两个办事处,6个行政村,总人口16136人,区内可利用地约23平方公里。

是六盘水市为加快城市拓展步伐,完善和优化城市发展布局,强化城市产业支撑,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将原水城县的红山工业集中区和原钟山区的石桥工业集中区合并开发建设,同时将这两个片区的行政和社会事务交给钟山经济开发区来管理,于2010年4月26日正式组建。

二、红桥新区的定位
红桥新区的定位是:依托贵昆铁路六盘水南编组站和杭瑞高速公路过境段等重大基础设施及该区域在市中心城区的区位条件,以轻工业及食品加工业、矿山机械及机电产品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业及其他服务业等为重点,建设新型产业园区,配套完善教育、文化、卫生、商贸、住宅等设施,推进区域综合发展,把红桥新区建设成为市中心城区的又一个城市新区,从而扩大市中心城区空间和规模,增加就业容量,增强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为建设贵州西部大城市奠定基础。

三、红桥新区发展目标
红桥新区发展的目标是“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基本建成”,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重大基础设施、公用及公益设施建设,再用三年时间使各功能区的开发建设初具规模,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区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高。

计划到2015年人口达10万人左右,工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左右,财政收入超过4亿元。

四、红桥新区成立以来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组织修编城市控规,并对产业发展布局进行研究。

按照新区的功能和定位,委托规划设计部门对原红山和石桥片区的规划进行修编,目前已进入成果审查阶段。

同时研究提出了新区的产业布局及发展思路,一是围绕已建成的在新区范围内长5公里凉都大道,规划为商业、居住、金融、行政办公、公共服务区;二是围绕正在建设中全长16公里红桥路,重点打造仓储商贸物流区、高新技术产业区、机械装备制造区和循环经济发展区。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打造良好的投资硬环境。

加快推进以路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积极为企业入驻创造条件。

今年在建的基础设施项目主要有贯穿东西、全长15.34公里的红桥路和南北向干道8
号路、12号路和2纵线,今年力争完成8号路、12号路和2纵线的沥青混凝土铺设,年底实现红桥路全线通车。

(三)研究制定一系列招商引资相关政策,为加快引进项目夯实基础。

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奖励办法》、《项目准入办法》、《招商引资首问责任制》等政策措施,建立了对招商引资项目免费代办各项手续等工作机制,积极营造“重商、亲商”的良好氛围。

目前已备案项目69个,计划总投资34.39亿元。

已报送资料、正在洽谈对接的项目81个。

我们根据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制定了分批次落地的计划,今年计划入驻10个以上具备一定规模的项目,目前已筛选了20个比较成熟的项目来保证这10个目标的完成,包括商贸物流、矿山装备制造、城市矿产、五金加工、家具制造等类别,目前已有7家企业入驻,其他企业正在开展选址等前期工作;在2011年计划推动30个左右的项目落地,包括一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材批发市场、汽车专业市场及一批新能源项目。

(四)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扎实抓好社会事务工作。

把征地拆迁安置区和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

目前,已初步拟定4个安置点的实施方案。

同时,积极开展新区教育、文化、卫生、民政、计生、社保、人口普查等社会事务工作,确保新区群众安居乐业。

五、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融资特别困难,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太大。

(二)征地拆迁安置工作难度大,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项目建设的工期和进度。

六、下步工作打算
(一)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抢抓国家进一步加大西部开发力度的历史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快”字当先,扎实工作,按照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要求,努力完成“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基本建成”的目标任务,使开发建设的成果普惠新区各族群众。

(二)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9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10〕7号)的精神,积极收集组织开发区扩区升位的相关资料,准备将钟山经济开发区申报为国家级开发区,恳请省委、省政府及省直有关部门大力关心和支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