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利率与汇率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M.Keynes)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1883~1946)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宏观经济学的开山之作)
货币市场均衡
影响货币供求曲线移动的因素
收入
物价水平
货币供给
特点
• 货币的利率决定理论。 • 货币通过利率影响投资、消费和收入。 • 适用于经济的短期分析。
普通贷款(Simple Loan)的到期收益率
• 如果以L代表贷款额,I代表利息支付额,n代 表贷款期限,y代表到期收益率,那么,
LI L n (1 y )
对于1年期普通贷款而言,利率水平等于到期 收益率。
固定支付贷款(Fixed-payment loan) 的到期收益率
• 固定支付贷款也称定期定额贷款。 • 例如,一笔面额为1000元的抵押贷款,期限为25年, 要求每年支付126元,这笔贷款的到期收益率:
4 12 52 365 8,760 525,600
10.38129 10.47131 10.50648 10.51558 10.51703 10.51709
实例:利率的骗局?
家具大甩卖
1,000 元的家具立刻拿走! 12%的单利! 三年付清! 超低月付!
假如你被这个广告所吸引,进了这家商店,买了 1000元的家具,并同意按以上条款支付。那么你实 际支付的名义年利率是多少?实际年利率是多少?
irI
Irving Fisher, 1867-1947
(三)利率的作用
利率是经济的内生变量,也是金融政策的外生变量。 从微观角度说,对个人收入在消费与储蓄之间的分配, 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投资决策,利率的影响非常直接。 从宏观角度说,对货币需求与供给,对市场总供给与 总需求,对物价水平,对国民收入分配,对汇率和资 本的国际流动,进而对经济成长和就业等,利率都是 重要的经济杠杆。
100 100 100 100 1000 P0 1000 2 3 10 10 1 y (1 y) (1 y) (1 y) (1 y )
零息(贴现)债券(Zero-Coupon-bond) 的到期收益率
• 如果F代表债券面值,NP代表债券的购买价 格。那么,债券到期收益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利息+卖出价格 持有期内的年回报率= - 1 买入价格
N
• 贴现收益率(discount yield) =(债券面值-购买价格)/债券面值*360/债券期限
(二)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两种划分方法: • 按计息期不同进行利率的折算 • 按是否考虑物价波动因素
1、按计息期不同进行利率的折算
• 比例法:简单地按不同周期长度的比例把一种 周期的利率折算为另一种周期的利率。 • 例如,半年期利率乘以2就等于年比例利率 同 样,年利率除以2就等于半年比例利率。在进 行到期收益率比较时,人们习惯上通常使用比 例法。 • 优点是计算方便、直观;缺点是不够精确。
5、衡量利率的其他方法
• 当期收益率(Current Yield):等于年息票利率与债券价格的比率。 是到期收益率的近似值,期限越长越精确,如:永久性债券 。
ic C / P b
• 持有期回报率(rate of return):一定时期内的收益指标。 利息+卖出价格-买入价格 持有期内的回报率= 买入价格 持有期内的年回报率
4、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Yield to Maturity): 指来自于某种 金融工具的现金流的现值总和与其今天的价值 相等时的利率水平,相当于投资人按照当前市 场价格购买债券并且一直持有到期满时可以获 得的年平均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的计算
其中,P0表示金融工具的当前市价,CFt表示在第t期的现金流,n表示时期 数,y表示到期收益率。
r
S E I I、 S
r0
I0=S0
储蓄与利率关系图
特点
• I 和S都由是i的函数,与Y无关.利率调节储 蓄和投资使之趋于均衡。投资曲线的移动取决 于投资的边际收益率;储蓄曲线的移动取决于 边际储蓄倾向大变化 • 注重实物因素的影响(实际利率理论),非货 币性的利率理论。
(二)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一、利率的概念与作用
• 利率是一个国家文化水平的反映:一个民族的 智力和道德力量越强大,其利率水平越低下。
(欧根· 冯· 庞巴维克)
• 在经济学中,无论是微观经济学部分还是宏观 经济学部分,在基本模型中,利率几乎都是最 主要的、不可缺少的变量之一。
(一)利率的概念
• 在金融市场上,利率是
一个很复杂的概念,有 很多计量方法,而且, 每一种方法都对应特定 的利率定义。
利率:衡量货币的时间价值
• 复利计算:“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数学发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现” • 72规则:收入翻一翻所需时间. T=72/R
T:时间; R:利率
利率:衡量货币的时间价值
• 历史上著名的交易案例:曼哈顿岛的复利 计算
1626年(明朝末年),某印第安头领把曼哈顿 岛作价24美元卖给了荷兰人,如果把这笔款项 按6%年利率存入银行的话,到1998年约为622 亿美元(1998年底,曼哈顿地产约值234亿美 元)。
1、利率的概念
• 利息率的简称:借贷期满所形 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 比率。 • 投资人让渡资本使用权而索要 的补偿:对机会成本的补偿和对 风险的补偿。 • 资金的价格 • 货币的时间价值 • 到期收益率
2、利率的的基本分类与表现形式
• • • • • • 按计算利息的期限单位分: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按利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分:名义利率、实际利率 按借贷期内是否调整划分:固定利率、浮动利率 按利率形成方式:市场利率、公定利率、官定利率 按利率是否带有优惠性质:一般利率、优惠利率 按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分:长期利率、短期利率
F NP N (1 i)
贴现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与债券价格负相关
零息(贴现)债券(Zero-Coupon-bond) 的到期收益率 • 例如,一张面额为1000元的一年期国库 券,其发行价格为900元,一年后按照 1000元的现值偿付。那么,
1000 900 y 11.1% 900
永久性债券 ( Perpetuity )的到期收益率
二、利率的决定理论
• • • • 古典利率理论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IS-LM分析的利率理论
(一)古典利率理论
• 主要代表人物:庞巴唯克、马歇尔、魏克塞尔和费雪。 • 主要论点: 利率是由实际领域的投资和储蓄这两个因素 决定的,投资代表资金的需求,储蓄代表资金的供给, “供给能自创需求”,所以决定利率的关键在储蓄。而 储蓄取决于”时间偏好“、”节欲“、”等待“等因素。 • 资本的供给来源于储蓄,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S=S(r) ds/dr>0 • 资本的需求取决于资本边际生产力与利率的比较。 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I=I(r) dI /dr<0 I (r)=S(r)
C C C C F P0 2 3 n n 1 y (1 y) (1 y) (1 y) (1 y)
息票(附息)债券( Coupon-bond ) 的到期收益率
• 例如,一张息票率为10%、面额为1000元的10 年期附息债券,每年支付息票利息100元,最 后再按照债券面值偿付1000元。其现值的计算 可以分为附息支付的现值与最终支付的现值两 部分,并让其与附息债券今天的价值相等,从 而计算出该附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三)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 新古典主义的利率理论,也被称为借贷资金学说,综 合了古典利率理论和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将 货币因素与实际因素综合为一种新的分析框架。 • 主要代表人物:罗伯特、俄林和米尔达尔,勒纳。 • 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可贷资金 的来源有实物储蓄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可贷资金需求 包括投资和货币需求量的变动 。 • 利率决定于可贷资金的供应和需求的均衡点。
126 126 126 126 PV 1000 2 3 25 1 y (1 y) (1 y) (1 y)
• 查表可得,y=12%
息票(附息)债券( Coupon-bond ) 的到期收益率
• 如果P0代表债券的价格,C代表每期支付的息 票利息,F代表债券的面值,n代表债券的期限, y代表附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那么我们可以 得到附息债券到期收益率的计算公式:
第二讲
利率与汇率
学习要求: 认识和理解利率、汇率的 概念与作用,了解主要的利率、汇率 决定理论,理解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的内涵、进程及条件 .
本章主要内容
• • • • • • 利率的概念与作用 利率的决定理论 利率的风险结构与利率期限结构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 汇率的概念与作用 汇率的决定理论
(教材第3、4、5、15、16章)
• 永久性债券 (Perpetuity ):无到期日且不偿 还本金的债券。
P C / i c
到期收益率的优点与缺陷
• 到期收益率使不同期限从而有不同现金流的债券收益 可以相互比较,被认为是对利率描述最精确的指标。 • 到期收益率概念假定所有现金流可以按计算出来的到 期收益率进行再投资。这只有在以下两个条件都得到 满足的条件下才会实现: (1)投资未提前结束 (2)投资期内的所有现金流都按到期收益率进行再投资。 • 有可能面临再投资风险(Reinvestment Risk)(P46)
• 凯恩斯认为古典学派的理论前提即市场经济会自动达 到充分就业均衡是不现实的。认为利率由货币的供求 关系决定,而不是由投资和储蓄的关系决定 。 • 利息是人们放弃货币,牺牲流动性偏好的报酬。在货 币供给相对确定的情况下,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受货币 需求的影响。 • 货币需求量又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流动性的偏 好强,愿意持有货币,当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利 率上升;反之,利率下降。 货币总需求=交易和预防货币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 L=L1+L2=L1(Y)+L2(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