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6案例分析-自来水工程职业病危害评价
6案例分析-自来水工程职业病危害评价
以地表水为水源的水厂典型处理工艺
一、生产工艺
所使用的化学药剂: 1.氯气: 2.混凝剂:分为两类:一类是铝盐混凝剂,如明矾和碱
式氯化铝;另一类是铁盐混凝剂,如三氯化铁及硫酸亚 铁。
3.氨水:定期对氯气瓶、加氯机、管道进行安全检查。 4.氢氧化钠,熟石灰 等:建有水池,存有氢氧化钠
、熟石灰、防毒面具,一旦发生氯气瓶泄露,工作人员 应戴上防毒面具将氯气瓶推入水中,并加熟石灰或氢氧 化钠中和。 4.氨:当原水中有机物较多时使用。采用液氨、硫酸铵或 氯化铵。
泄露;设置氯气检测报警器。上述2 套装置均直接串联报警系统,发生 事故时启动强制通风系统,使氯气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再向大气 排放。 氯气泄漏: 氯气室建有水池,存有氢氧化钠、熟石灰、防毒面具,一旦发生氯气 瓶泄露,工作人员应戴上防毒面具将氯气瓶推入水中,并加熟石灰或 氢氧化钠中和。 采用氯气泄漏吸收装置,利用液碱或氧化还原剂吸收。对氯气室做封 闭处理,确保发生泄漏时防止氯气外泄;启动信号接入漏氯报警仪, 发生泄漏时实现漏氯吸收装置自动运行。 备有氨水,定期对氯气瓶、加氯机、管道进行安全检查。 主要场所道路设计宽度为能满足消防车和救护车等应急车辆的通行。 二级泵站值班室配备防毒面具。
二、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5.硫化氢 污泥回收池、污泥综合泵房等处可能产生硫化 氢气体, 检修时应防止硫化氢中毒。
二、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综合分析,各种危害因素在正常生产状态下对
工作人员危害较小,氯气泄露是最主要潜在危 害。
三、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氯气室自动加氯系统自带有压力检测装置,能侦测管道中氯气的大量
自来水工程职业病危害评价
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一般
1
内容提要
一、生产工艺及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三、职业病危源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其中 ,地表水占了大部分,如江河湖水等都属于地表 水 。绝大多数以地面水为水源的城市水厂,都采 用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的常规处理流程。该 经典物化处理工艺已延续百余年,所变动的仅仅 是在池型上有所发展。
氯罐
氯罐
氯泄漏吸收装置
二、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1.氯气:项目使用氯气作为消毒剂,正常生产情况 下,操作工人超剂量接触氯气的可能性不大。如 果在生产过程中输送管道或储氯瓶出现“跑、冒 、滴、漏”的情况,操作工人可能会发生急性氯 气中毒事故。
二、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2.噪声 此类项目一级泵站、二级泵站泵体运转时产生 噪声。 3.工频电场 配电室单独设置,值班人员一般不在该工作场 所中停留,接触工频电场时间较短。 4.其它化学试剂 化验室的化验员对水质分析检验时会使用氨水 、硫酸、硝酸等100 余种化学试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