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2湖北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2022湖北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湖北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目录第一章考前知识浏览1.1湖北民族大学招生简章......................1.2湖北民族大学专业目录........................1.3湖北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历年报录比....... 1.4湖北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科目解析......第二章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就业前景解读2.1湖北民族大学专业综合介绍.................2.2湖北民族大学专业就业解析.................2.3湖北民族大学各方向对比分析.......第三章湖北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内部信息传递3.1报考数据分析..............3.2复试信息分析..............3.3导师信息了解........第四章湖北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专业课考研知识点4.1参考书目分析..........4.2真题分析................4.3重点知识点汇总分析(大纲)....第五章湖北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初试复习计划分享5.1政治英语复习技巧5.2专业课复习全程详细攻略5.3时间管理策略及习题使用第六章湖北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复试6.1复试公共部分的注意事项6.2复试专业课部分的小Tips湖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有三个方向,分别是:(01)先唐文学(02)唐宋文学(03)元明清文学,考试科目是:(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02)文学概论、(808)文学史基础(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

【学校简介】湖北民族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湖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学校,入选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是四川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对口支援高校,CDIO 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1938年,湖北省立联中乡村师范分校建立,后改为湖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1950年更名为恩施师范学校;1978年成立恩施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在恩施师专基础上筹建鄂西大学;1989年更名为湖北民族学院。

1998年湖北民族学院和恩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北民族学院;2018年,更名为湖北民族大学。

截至2018年9月,学校有4个校区,占地面积近1600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2.27亿元,藏书180余万册;设有18个学院、一所直属附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两所非直属附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开办61个本科专业;拥有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8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3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4个;共有专任教师1061余人,全日制在校学生近17000人。

【学院简介】湖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简称文传院)是湖北民族大学办学历史久、规模大、师资力量雄厚、学风优良、充满活力的二级学院。

现设有文艺学研究所和汉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两个系,开办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教育、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

现有在校研究生、本科生1500余人,是湖北民族地区最大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科人才培养基地;是学院文明单位;是湖北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和湖北省基层先进党组织单位。

【导师介绍】张金梅,女,1974年11月生,湖北黄梅人,四川大学博士,武汉大学出站博士后。

现任湖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术骨干,湖北省文艺学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

主讲有《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文化元典研究》、《中国文化与文论专题》等本科生、硕士生课程,校精品课程《中国文学批评史》负责人、省精品视频公开课《中国文学经典赏析》主讲教师之一。

主要从事中国文化与文论研究,已公开出版学术专著1部,并在《文学遗产》、《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战线》、《江汉论坛》、《社会科学战线》、《武汉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厅重点项目3项,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1项。

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三)等共6项。

【学费】(一)奖助政策1.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评选和发放根据每年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及学校实际情况执行;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由湖北省教育厅下达,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20000元。

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6000元,发放对象为学年度内人事档案转入本校的全日制非在职脱产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每年按十个月计(2、8月不计)逐月发放。

2.学校设置有学业奖学金,用于资助研究生在校学习,具体设置标准见下表:表1:一年级新生学业奖学金设置表2:二、三年级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设置3.学校还设置有特殊困难补助,并提供大量“三助”岗位,用于资助研究生兼任教学助理、研究助理、管理助理工作。

(二)学费收取标准学费收取标准以湖北省物价局核准收费标准为依据,目前我校学校收取标准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8000元/年;专业型硕士研究生10000元/年。

【就业情况】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下设的二级学科之一。

本学科以唐代文学研究为龙头,别集研究、地域文学研究、佛教文学研究并重,带动其他文学研究协调发展。

重视传统方法与新方法整合运用,将文学研究、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相结合。

突出文学资源的属地特色,强化资料库建设,将丰厚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在古代文学领域内能掌握坚实广阔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能在学科上作出创新性的成果的专门人才。

中国古代文学相关职位文史类教研员,文化宣传,企宣专员【初试备考经验】经过将近一年的准备,我唯一的感受就是要有充足的时间、适合自己的计划以及适合自己的教材。

时间对于许多还在学校的同学来说或许不成问题,当初我就是放弃了校招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考研当中,所以大家要估算一下自己的水平,或者自己是否真的想考研,不然错过校招以后找工作也会有些麻烦,大家要考虑清楚了啊。

考虑清楚以后,就可以开始着手一切工作啦,准备好教材和精神就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了。

基础情况:英语对我来说情况还是比较奇怪的。

94到04阅读做了1遍,04到18阅读做了2遍,翻译完形练了一半左右。

因为最后一段时间心态不好,一直没办法好好复习,小作文在考场上傻眼,没有准备过的类型,写的很差。

新题型全错,前后两对的位置写反了(有真题的可以看一下18年的英语新题型阅读,如果再遇到这种类型的新题型,建议保4分。

我在考场纠结了一下最后决定赌一把,结果8分全没了。

)时间线:英语从7月开始准备。

7、8月把《一本单词》看了1遍,细致的做了笔记。

9月到12月《一本单词》陆续又看了一遍(用妈妈的手机)。

9月到11月中下旬期间做英语阅读,11月中下旬开始,把时间全让给了专业课,英语每天练2篇阅读(午饭后一篇,晚饭后一篇),开始准备大作文。

单词:个人认为,有《一本单词》就够了。

认真听两遍,做好笔记,翻译方面的想法,这些内容让我受益匪浅。

前两个月我没有关注蛋核英语与木糖英语的公众号,后来看了之后打通了我很多英语阅读上的瓶颈。

三年的时间,我都没能把真题里的翻译题全部做一遍(再次检讨自己),我在知道自己时间有限的前提下,把阅读的效用最大化的发挥。

阅读里不会的单词划线,在卷子旁空白处做注解这样以后可以看阅读背单词。

我在网上买了《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大家要爱惜一点,因为第一遍做阅读时肯定会划的很乱,影响第二遍的练习。

每一句都划清句子结构进行翻译,形成翻译习惯,总结翻译里调整语序的规律。

(《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也有涉及。

)我的翻译都是在阅读里练的,并没有专门特别练习过。

注意找阅读里可以用在作文里的句型,分类整理。

比如环保,教育,或者一些说明优缺点的句式,或者可以应用在谈做法里的句子。

这些句子肯定要比大家都背的模板要好。

阅读注意总结规律,比如注意转折词,否定词,选项出现的原词这些点,往往都是出题点。

方法因人而异,最重要的是不要单纯的一遍一遍做题,注意方法,方法,方法。

作文自己总结了几种类型,像是挑战型,奉献型,环保型等等。

我准备的时候选素材都选能够多角度运用的,减轻背诵的压力,比如一个例子用在3种不同类型的作文里。

大作文最好自己准备,不要抄模板,可以借鉴一下结构。

作文的素材积累用的是蛋核英语公众号和木糖英语公众号中的推送内容,主要就是积累。

每复习完一个文学史章节,首先总结出该章节涉及到的重要的名词解释(肯定是要包括真题中出现的),然后在网上或者其他途径找些名词解释的资料(主要是为了节约时间),在这份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修正错误、查缺补漏等等。

很多名词解释是有规律的,比如社团类(文学研究会),整个内容只需囊括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主要刊物、主张、简要概括贡献,这样就可以了。

当第一轮复习完,所有章节的名词解释也都罗列完了。

等到考试前的两个月才开始背,这样复习量就减轻了,分散记忆、个个击破。

这样分配下来每天也就5-8个名词解释的任务,而且没必要特意地花时间去记,分成小纸片,每天去图书馆,晚上回寝室,晚饭后散步,睡觉前等等零碎时间拿来反复记忆,效果特别好一一你看到我在走路,其实我在记名词解释。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题名词解释题要记中心词。

有的名词解释定义较长,考生记不准确或考试时紧张答得前言不搭后语,这可能也是考生感觉不错,但分数不高的原因。

比如,艺术构思本来是一种思维活动,是艺术创作的“整个思维过程”,无论修饰语、定语有多少,说来说去都是思维活动。

过去有的考生前边都答对了,只是最后一个中心词写成“创作方法”,不能得分。

再如“文学风格”的中心词是“艺术独创性”。

有考生写着写着,变成了“艺术形象”。

出现这种错误十分可惜。

遇到概念题,考生一定要先弄明白这个概念属于什么问题,它实质指什么。

实质性问题答出来,就能得分,答案写完后不妨再看看答案的中心词是否与题目对应。

文学概论简答题、论述题简答题、论述题要注意条理清晰,最好列出一、二、三、四等条目,归纳出问题的答案要点,抓住要点备考。

答题时要点答全了,中间阐述的语言,可多可少。

有的考生答案写得不多,但要点都有,也能拿高分。

有的考生,虽然有几项答得不错,但要点有遗漏,照样会丢分。

要求举例说明的题目一定要举例。

有些把理论要点答完,忘了举例,一下子丢了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分。

同时对所举例子要有一定的阐述和分析,不能只举篇名或人名,要具体说出作品中哪些地方可以印证观点。

比如题目要求结合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谈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理论要点是“具体可感性”、“艺术概括性”、“审美理想性”、“审美属性”这四点,就要对所选的人物形象做具体分析,哪些地方是具体可感,哪些是艺术概括,不能简单说一句“像《祝福》中的祥林嫂就具体可感并具有艺术概括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