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课件PPT课件
.
9
儿童常见上肢部穴位1
★上三关 提升免疫力、补气血、发汗散寒; 一切虚、寒病证 ★天河水 清热解表,烦躁不安 等一切热症。 ★下六腑 实热、退热、大便秘结 等一切实热 之症。 ★列缺穴 感冒无汗、鼻塞流涕、惊风
.
10
儿童常见上肢部穴位2
★肝经 五心烦热、清凉;
①平肝泻火,息风镇惊,可与清天河水、推涌泉等 穴合用;②肝经宜清而不宜补,
.
7
儿童常见胸腹部穴位
分推腹部 消化不良、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 ①对于消化道疾病,可与揉中脘、推脾经等穴合用; ②与揉脐、揉龟尾、推上七节合用,是医治小儿腹 泻有效的组合穴位。
揉脐摩腹 便秘腹胀;腹泻腹痛、遗尿、疝气;急 慢性胃肠炎及消化功能紊乱;
按揉丹田 疝气、遗尿、脱肛,腹泻腹痛;可与补 肾经、推三关、揉外劳宫等穴合用;
推板门 祛湿减肥;多肥胖疳积、食积腹胀;
内劳宫 揉内劳宫能清热除烦,可与清心经、清 天河水等穴合用
外劳宫 祛寒湿之气,①风寒感冒,腹痛腹泻、 脱肛、遗尿等本穴性温。
.
13
儿童常见上肢部穴位5
★内八卦 疑难病症、胸闷纳呆、咳嗽痰;可与推 脾经、推肺经、揉中院、按揉足三里等穴合用。
★小天心 喘促 夜帝 小儿眼斜视、弱视
★大肠经 腹泻、便秘;①补大肠能涩肠固脱,温 中止泻,可与揉丹田、揉外劳宫、推三关等穴合用; ②清大肠能清利肠腑,除湿热,守积滞,可与推六 腑、摩腹等穴合用;
小肠经 加快身体代谢、水泻、宁心安神;
.
12
儿童常见上肢部穴位4
★四横纹 腹胀、疳积、消化不良;①推四横纹多 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疳积,可与补脾经、揉中脘等 穴合用;②掐四横也有同样效果;③也可选用毫针 或三棱针点刺四横纹出血(液),效果也很好。
表现症状: 两三天1次 大便干结 腹痛 口干面红 大便不硬 乏力 面白
揉中脘、天枢、足三里各一分钟 推任脉10次 顺时针摩腹5分钟 推下七节骨300次 揉龟尾1分钟
揉脾俞大肠俞个1分钟
实秘@ 加清大肠300次 推六腑300次 推三关300次 揉足 三里2分钟
虚秘@ 加补脾经30次 补肾经300次 揉足三里3分钟 捏脊5 遍
★阴阳穴 寒热往来 烦躁不安 调和气血
★一窝风 肢冷 散寒 腹痛、头痛鼻塞
二扇门 帮助出汗、清火退热、;①揉、掐二扇 门能发汗透表,退热平喘,是发汗效穴。若遇患儿 高热无汗,按揉1~2分钟,即可见汗出。
运土人水 ①运土入水能清脾胃湿热,利尿止泻,
可与退下六腑穴合用;②运水入土能健脾助运,润
燥通便,可与推上三关穴合. 用。
.
8
儿童常见腰背部穴位
捏脊法 预防慢性症、调节脏腑功能;小儿疳积、 消化不良、增进食欲,强壮体质。 推七节骨 ①推上七节能止泻,尿床;可摩腹、揉 脐等穴相合用;②推下七节能通便;
揉龟尾 排泄通畅;本穴能通调督脉之经气,调 节大肠(具有双向性)的功能。
①对泄泻、便秘可与推七节、摩腹、揉脐等穴合用; ②对脱肛、遗尿可与揉丹田、按揉百会等穴合用。
小儿推拿
主讲人:中. 医营养师
1
.
2
儿童医疗现状
常见现象: 过度冷饮食,过服寒凉之清热解 毒药,反复服用抗菌药物(抗生素 激素 维生素 打针挂点滴)
常见毛病发病率:
便秘、肥胖、鼻炎、扁桃体炎、肺炎、肾炎 反复感冒咳嗽、哮踹、胃肠过敏、湿疹、 白血病、脑瘫等等
.
3
妈妈们在做什么?
有病: — 去医院 — 看儿科
顺为补,以逆为泻;疾者为泻,缓者为补;轻者
为补,重者为泻。泻又称. 为清。
16
小儿推拿辩证—小儿厌食
小儿厌食 补脾经200次 揉中脘10分钟 揉足三里1分钟
揉板门100次 顺时针摩腹5分钟 捏脊5遍
饮食不节@ 加 清大肠200次 推六腑200次 脾胃虚弱@ 加 运内八卦200次
.
17
小儿推拿辩证—小儿便秘
现象:看病似打仗、挂号如春运、输液像是流 水线
结果:反复服用抗菌药物,报销便宜(抗生素 消炎药 激素 维生素 打针挂点滴)
导致:生长缓慢 免疫力下降 不孕不育
体质越寒 血管弹性降低
如今:部分妈妈 开始看中医科 针灸推拿科
专业推拿按摩服. 务机构
4
妈妈们在做什么?
影响:广告 养生节目 中医门诊 选择:纯天然、绿色、无毒副作用的中医传统疗法 1、开始学习参加艾灸培训:
特效:腹泻 腹痛
2、开始学习小儿推拿培训: 特效:感冒退烧 腹泻 便秘 头痛 头胀
口号:睡前捏一捏,宝宝不生病。
.
5
小儿推拿穴位图
• 穴位图
.
6
儿童常见头面部穴位
开天门 孩子元神出入的必经之处;镇静安神; 推坎宫 眼疾 醒脑明目、疏风解表 运太阳 眼睛方向为补,耳朵方向为泻;缓解感
冒头痛;
揉耳后高骨 感冒头痛;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推天柱 上到下;吐奶、呕吐、嗓子痛;
14
.
15
小儿推拿原则
1、热则清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从轻到重;左 手为主;
2、肝经、心经宜清不宜补,而脾经、肾经宜补不宜 清;
3、摩腹、揉中脘、揉神阙等,顺逆补泻的作用比较 明显。
补与泻
1.脾经、肝经、心经、肺经,由指根向指尖推为泻 ;肾经相反;
2.向上为补,向下为泻;向里为补,向外为泻;以.18小儿来自拿辩证—慢性鼻炎表现症状:
鼻塞严重涕白 涕黄怕风有汗 头痛心烦 疲倦食欲差 咳嗽痰
开天门100次 运太阳1分钟 推迎香2分钟
揉合谷2分钟 揉风池2分钟 搓背部
风寒者@ 加推三关300次;清肺经100次;揉大椎2分钟;
风热者@ 加清肺经200次;清天河水300次;揉风府、曲池 各1分钟;拿肩井10次;
胆有热@ 加清肝经300次;清肺经300次;天河水300次;太 冲三阴交各1分钟;推涌泉1分钟;
脾虚弱@ 加补脾经300次;揉板门300次;摩中脘5分钟;揉 足三里2分钟;脾胃俞各1分钟;
肺气虚@ 加揉外劳宫1分钟;推三关300次;摩肚脐5分钟;
揉肺脾俞各1分钟;足三里1.分钟
★心经
口舌生疮;①清心经能清热退心火,可
与清天河水、清小肠等穴合用;②本穴宜清不宜补;
★脾经 推脾经如吃 人参,①补牌经能健脾胃、 补气血。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可与揉中脘、指揉 脾俞、按揉足三里等穴合用;②在一般情况下,脾 经穴多用补法;
.
11
儿童常见上肢部穴位3
★肺经 让呼吸流畅,为娇脏,常用补法;①补肺 经能补益肺气,可与揉肺俞等穴合用; 肾经 先天不足、遗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