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预防与处置22
“6•28”事件中的死者李树芬是玉华乡人。 玉华乡有丰富的磷矿资源,2007年全县磷 矿开发生产能力230万吨,玉华乡就有190 万吨,占82.3%,矿群矛盾和上访事件占整 个瓮安县的40%。 磷矿开采造成矿区水资源严重破坏,有的地 下水位下降近200余米,河流受到污染,浅 层地下水枯竭,原投资修建的一些灌溉渠成 为摆设。在玉华乡磷矿开采区,有关部门和 采矿企业从未开展过植被恢复工作,全乡废 弃采矿区15万余平方米,废石堆积,岩石 裸露,不能复耕,风沙成患,严重影响矿区 群众生产生活。
二、突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基本要素
1、结构性压抑的社会状态, 如积淀的社会不满情绪
贫困、失业、不公平的待遇、
不平等的竞争、不公正的司 法、贫富过于悬殊、腐败的 蔓延、干部的专横跋扈、强 势集团的肆无忌惮、弱势群 体的无助、难以预期的前景 等
2000至2007年,全县GDP从11.4亿元增加到 21.9亿多元,翻了近一番; 财政总收入从6800多万元增加到2.4亿多元, 增长近三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4.4亿 多元增加到19.3亿元,增长3倍多。 瓮安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开发成为拉动当地财 政收入较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因素,2007年, 矿产开采及加工为主的工业企业税收,占全县 财政收入的70%。
省级 上访 谣 言
打人 再次 尸检 协商 协商 不予 未果 立案 冲突
市级 谣 言
协议 催办
时间
26 27 28 29 7小时
6.22
23
24 7天
25
行动
中央 省 州 县
初次 尸检
时间——行动 矩阵图
中央 指示
省级 上访 谣 言
打人 再次 尸检 协商 协商 不予 未果 立案 冲突
市级 谣 言
强制力(警力)的使用
对于那些规模不大,群众的要求合理 或基本合理,采取的方法温和而无越 轨与非法行为的群体性事件,不应该 随便出动警力 对于规模不大、群众的要求合理或基 本合理但群众情绪激动,言行冲动, 有可能出现违法行为或者已经出现了 不太严重的违法行为的群体性事件, 应该出动一定的警力 对于规模较大、已经或可能造成社会 秩序混乱的群体性事件,不管群众的 要求是否合理,都要出动优势警力控 制现场
突发群体性事件应对 以贵州省瓮安县“6.28”事件为例
2005.6 26
2007.3.9----13
视频:贵州依法处理瓮安6-28事件 瓮安事件 民怨疏导不及时001 瓮安事件 民怨疏导不及时002 瓮安事件 民怨疏导不及时003 贵州严查瓮安“6.28”事件中失职渎职干部责 任 贵州省委书记瓮安事件有三个方面经验教训
德江县公安局获悉后,在迅速向县委、政府和铜仁 地区公安局汇报的同时,立即启动处置突发事件工 作预案,局长魏华松带领70余名民警赶赴现场,宣 传疏散围观群众,将张明秀劝至公安局解释疏导, 有效控制了事态。为更广泛地澄清事实真相,引导 社会舆论,防止事件反弹,6月27日,德江县公安局 在德江一中多媒体教室召开了有县直部门负责人、 新闻单位、城区中小学校长、一中全体教师学生代 表、社区居民和死者亲属参加的案情通报会,通过 播放幻灯片和文字、口述的方式,对魏文杰自缢死 亡情况作了详尽的讲解和分析,说明了公安机关不 予立案的充分理由和法律依据。之后,又通过当地 报纸、电视等媒体作了广泛报道,让更多群众及时 了解真相,消除了负面影响,事件得以成功处置。
2007年初,贵州爱思开老虎洞磷矿开发有限公司在 玉华乡岩根河田坝组村征地,征用土每平方25元, 田31元,征费太低,村民不同意,公司在社会上找 了三个恶棍来村把人打伤。加之矿区水资源枯竭和 地表沉陷等破坏,村民咽不下这口气,几百人就堵 路、堵车,要求解决开矿挖断水源后的饮水和灌溉 问题,要求每吨矿提5至10元,用于整治矿区生态 环境。 2007年4月29日县政府通知派7个村民代表去解决 问题,没想到一去就被公安机关抓了。消息传回田 坝村,60多个村民赶去讨说法,被公安人员打伤13 人,当场抓了20人,有的关了15天,有的关了20天。 先去的7人被判6年至2年不等判刑。
4、属地党政应急
能力建设
县域:社会矛盾和
利益冲突的场所 高位介入问题 干部任用工作
(二)云南孟连事件
该县勐马镇胶农因橡胶林产权归属一事 多次与当地橡胶公司发生争执和冲突。 7月19日,勐啊村5位胶农被警察强行带 走,数百名村民手持器械,与警察发生 激烈冲突。警察被围困达11个小时,2 名 群众死亡,41名民警和19名群众受伤, 9 辆执行任务车辆不同程度损毁。
6月15日早上6点,德江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 群众报警,称在德江县城郊灌木林中发现一具男尸。 该局刑侦大队民警迅速赶到现场,经初步勘察和调 查走访,确认死者系德江一中6月7日高考前失踪的 高三学生魏文杰,便通知其亲属等人员到现场。在 征得死者亲属同意后,将尸体移至县医院太平间进 行了尸检,次日,由其亲属将尸体运回煎茶安葬。 6月18日,德江县公安局作出了不予立案的决定, 死者母亲张明秀签字认可。6月25日,受个别人的 唆使煽动,张明秀到德江县城街上举牌喊冤,短时 间引来上千不明真相的群众围观。
6.22
23
24 7天
25
2、应急处置的核心是控制
——把事态控制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
——第一时间响应极其重要
第一,要控制群体性事件的规模,使参与和围观
群体性事件的人数不再继续增加 第二,要控制群体性事件的级别,防止事件的危 害升级
贵州德江成功处置中学生自缢事件受肯定
2008-10-19 01:18:13 来源: 金黔在线(贵阳)
(四)广东变电站复工事件
街头纠纷
环境污染 交通小事故
2004.10.18
2005.4.10 2005.6.26
打人者
化工企业 打人者
政府
执法人员 派出所、 超市 酒店、警 察 派出所、 政府 公安局、 政府、县 委 Nhomakorabea大竹
女工离奇死亡
2007.1.17
2007.3.9-13
酒店
警察
警察、政 府
永州
客运票价
客运公司
瓮安
女学生死因
协议 催办
时间
26 27 28 29 7小时
6.22
23
24 7天
25
瓮安事件大事记
6.22,凌晨,跳河溺水死亡
公安局鉴定;当晚法医第一次尸检
6.23——27
上访、死因鉴定 协商赔偿
6.28,爆发 6.29,再次聚集;强制清场 6.30,省委书记现场巡察 7.01,同意安葬,要求第三次尸检;新闻发布会召开 7.02,尸检;领导干部座谈会 7.03,省委召开会议 7.04,三个当事人首次面对公众;瓮安四位领导被免职 7.05,新任领导上任 7.06,公安局设立信访日
群体性事件的特征:
非直接利害相关者为主
体:社会泄愤 与政府产生鲜明对立和 对抗 复杂性:组织性还是无 组织性?其他势力的利 用? 破坏严重 暴力和理性共存
群体性事件的复杂性:
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交织在一起 参与者的合理诉求与不合法的手段交织在一起 多数人的合理诉求与少数人的无理取闹交织在 一起 群众正当的利益诉求与少数党政干部的腐败问 题交织在一起 群众的自发行为与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 的插手利用交织在一起
事件中的 主要人物
行动
中央 省 州 县
初次 尸检
时间——行动 矩阵图
中央 指示
省级 上访 谣 言
打人 再次 尸检 协商 协商 不予 未果 立案 冲突
市级 谣 言
协议 催办
时间
26 27 28 29 7小时
6.22
23
24 7天
25
行动
中央 省 州 县
初次 尸检
时间——行动 矩阵图
中央 指示
一、如何认识突发群体性事件
群体性事件是我们必
须面对的挑战
群体性事件基本情况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群体性事件 百起 参与人数 万
2004 710 371
2005 290 199
2006 243 160
2007 240 133
2008 199 105
资料来源:中央综治委、国务院应急办
“6.28”群体性事件官方公告
新华网贵州瓮安6月29日电 贵州省瓮安县城28日下午 发生一起围攻政府部门的打砸烧事件
据当地警方介绍,28日下午,一些人因对瓮安县公安局 对该县一名女学生死因鉴定结果不满,聚集到县政府和县公 安局。在县政府有关负责人接待过程中,一些人煽动不明真 相的群众冲击县公安局、县政府和县委大楼。随后,少数不 法分子趁机打砸办公室,并点火焚烧多间办公室和一些车辆。 事件发生后,贵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立即指示要求尽 快妥善处置。贵州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崔亚东 迅速赶至事发现场,指导当地党委、政府处置和平息事件。 至29日凌晨2时,围观人员缓慢散去,事态没有进一步扩 大,瓮安县城秩序目前已基本恢复正常。
两种思想倾向值得注意:
翻不起浪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社会稳定问题被“泛化”?
“不稳定因素排查表”
房地产交易,房屋拆迁,建筑工程质量和工程款结算,物业管理引
发的不稳定因素; 地权、征地、水库开发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 涉农问题引发的不稳定因素; 传销、制假售假等问题引发的不稳定因素; 集资、证券、储蓄、保险等金融问题引发的不稳定因素; 基层组织和领导干部工作方法、工作作风问题引发的不稳定因素; 行政执法引发的不稳定因素; 大中专学生就业安置引发的不稳定因素; 退伍、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引发的不稳定因素; 民族、宗教问题引发的不稳定因素;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引发的不稳定因素; 企业改制问题引发的不稳定因素; 医疗问题引发的不稳定因素;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引发的不稳定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