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方法浅谈

初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方法浅谈

·研究探讨·
260
初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方法浅谈
四川省平昌县思源实验学校 王中华
【摘要】现代初中阶段的语文课文中有很多散文,这些文章的教学方式需要突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激发,本文重点从引导式教学、多朗读、情景教学、生活化眼光等方面探索散文教学的有效措施,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 散文 教学
1引言
人文素养是现代社会人才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较强的文艺气息将使得人们的交流更加具有融洽性、和谐性的特征,初中语文教学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课程环节,例如,现代初中语文教材文章很多都是散文,这些散文可以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情操,是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重要一环,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由此可见,初中语文的散文教学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需要从教法上不断实现创新,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2引导教学,实现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
在语文散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上课之后,学生的注意力怎样实现更好的集中,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相关的引导,实现学生思维不断过渡到散文的学习上来,更多的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需要有这种学习主动性的激发作为前提,当学生开始主动学习相关散文文章之后,他们对相关问题的感知将进一步提升。

具体来说,引导学生学习散文文章兴趣的方法很多,首先,使用生活化的案例引导,实现学生思维的有效过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对济南的冬天景色进行描述,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但是学生要想实现更好的欣赏这篇文章,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之前,设计相关的一些场景,例如当地是否有雪景,当地的冬天是怎样的,可以是人文的、也可以是自然的,这种开放式的问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老舍的那篇散文阅读的兴趣,进一步实现了学生思维的有效过渡。

其次,借助一些信息技术,实现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感性认识。

多媒体课件可以播放相关的影视作品,这些视频可以形象地展示相关的场景,例如《少年闰土》这一片文章中关于鲁迅少年时代的游戏,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视频资料展示那个时代孩子们玩耍的各类游戏,对文章中的一些描述有了更加全面、具体的认识。

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实现学生迅速地过渡到散文的学习阅读之中。

3多朗读,实现学生融入文章的意境
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实现朗读的作用,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认知空间,朗读是一种可以迅速体验散文意境的方法和手段。

每一次朗读,学生对文章的意境理解将有不同的层次,通过多次的朗读,学生可以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文章的意境,对学生更好的理解散文,提升其人文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具体的步骤有,首先,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找出相关问题的答案,实现一种有目的的阅读,阅读效率进一步提升。

例如,在朱自清的《春》这篇散文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文章中关于春天的描述是怎样的,与生活中的春天有没有区别。

然后,学生对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回答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段朗读,即让不同的学生朗读不同的段落,这样可以尽可能的实现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朗读散文的教学活动之中,更好的提升学生参与散文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教师亲身或者播放相关的朗读标准带,将散文的朗读赋予更多的感情和生命力,这样一来,学生对相关文章的认识将进一步加深。

同时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多抽时间,多朗读这些散文。

4情景教学,使得学生融入散文意境
散文学习是一种形象思维的训练过程,需要有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散文描述的情景构建,当教师给学生构建出符合散文描述的场景之后,学生才能更好地融入散文的学习之中,更多的学生参与散文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有效激发,实现散文学习效率的提升。

散文更多的时候都是通过文字将一些作者想要描述的意境展现出来,但是一些文章距离我们这个时代有点远,学生对作者的描述有些时候可能不是全明白,除了时代的隔阂,还有地理的隔阂,国外的文化背景与国内的有着一定的区别,这些隔阂都是学生阅读散文、理解散文的主要障碍,教师需要认真梳理文章中的时代、地理、人文的隔阂,在学生阅读之前,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介绍和解释,实现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所表达的意境和思想。

5生活化眼光,实现对散文意境的理解升华
散文作品都是来自生活,是作者通过多年的文学积淀,将自己生活、工作学习中的情景用文字表现出来。

没有生活的散文,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是一些没有意义的、华丽辞藻的堆砌,这样的文章没有学习的意义。

由此可见,一篇优秀的散文文章可以是来源生活、来源当时的群众,因此,教师在教学相关的散文时,需要将散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很多文章中描述的东西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这些学习散文的方式可以实现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具体。

《背影》这篇文章是表达作者对自己父亲的一种感情,我们何尝没有这样的感悟呢?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学生可以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家长分担生活的艰难,这样可以优化家庭人员之间的和谐氛围,更好的营造出父慈子孝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结语
散文是具有人文气息的文章,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然而这种散文的教学需要更加突出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激发,从引导式教学、多朗读、情景教学、生活化眼光等方面构建教学新模式,才能更好的实现散文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慧姝,张若萍,等.基于教学用具设计的中学语文课堂新型教学方式[A].2014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ICASS 2014),2014,03:138-139.
[2]孙启良.浅谈30年农村初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心得——以农村生活为素材,培养学生阅读写作素养[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八卷),2014,12:157-158.
[3]陈蒙亚.理性思维驰骋作文战场 帮助学生攻破作文难关——浅谈理性思维在学生作文学习中的作用[A].第五届中国智慧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思维学学术研讨会,2013,11:148-14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