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观舞记(课件)

观舞记(课件)


三、文章整体感知:
• • 本文 写卡玛拉姐妹表 演印度舞蹈的过程。
• 1、快速阅读本文,理解文章大意,并概括 段落意思。A • (1) 1—10 以抒情的语言表达对卡拉玛姐妹 舞蹈的赞美 • (2) 11—18 具体描绘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 (3) 19—20 赞美印度文化艺术并简要介 绍卡拉玛姐妹。 • (4) 21—22 对卡拉玛姐妹离去的“遗 憾”,表达对印度人民的友谊和热情的感 谢。
2、△你阅读、观看或聆听过 外国的文艺作品(舞蹈、 文学、绘画、雕刻、影视、 音乐等)吗?如果有, 请举例说说你的感受, 与同学交流一下。
(千手观音)
谢 谢!
• A
• B
四、课文内容探究:
• 1、文章开头就用设问句独立成段,然 后四个假设句构成四个排比的段落,其 作用是什么? • 答:作者以设问开头,接着用四个“假 如”排比,把卡玛拉姐妹表演印度舞蹈 最突出的地方:动作、色彩、声音、形 象,囊括殆尽,造成先声夺人之势。读 者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高超的技巧可 见一斑。
• • • • • • • •
7、嗔视: ——生气地看着。 8、本色当行: ——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9、低回婉转: ——一般形容声音回旋起伏,抑扬动听。 10、叱咤风云: ——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 • • • •
11、浑身解数: ——形容使出全身的本领。 12、高视阔步: ——形容气概不凡或态度傲慢。 13、尽态极妍:
• 5、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总的特点是什么? 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现的? • 答:总的特点是“飞动的‘美’”,是 通过对形体、神态和服饰的描写来表现 的。 • 婆罗多舞1.jpg
五、课外延展:
• 本文和《安塞腰鼓》都是写舞蹈的。在 舞蹈的风格上,《安塞腰鼓》主要表现 的是一种什么美?而本文主要表现的又 是一种什么样的美? • 答:《安塞腰鼓》表现的是一种阳刚之 美,本文表现的是一种阴柔之美。
【01】观舞记
冰心
—献给印度舞蹈家卡玛拉姐妹
一、解释文中的词语。
• • • • 1、清扬: ——清纯、飞扬。 2、咿哑: ——拟声词,小孩子学话的声音。文 中表示惊喜的意思。
• •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静穆: ——安静、庄严。 4、端凝: ——端正安详地,聚精会神地。 5、颦蹙:
• —Pí n cù 皱着眉头,形容忧愁。 • 6、粲然: • ——笑容灿烂的样子。
• ——yá n尽情表现最美丽的姿态。 • 14、息息相通: • ——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二、作者简介:
• 冰心(1900.10一1999.2) • 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 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 “五四”时,她开始写小说、诗歌。她的散文语 言清新秀丽,自成一体,称为“冰心体”,影响 很大。许多作品被译成英、法、日、俄等多种文 字,主要作品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 诗歌《春水》《繁星》等。
• 3、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之中, 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 答:卡拉玛舞蹈的时候不是在表演,而是 全身心的投入;她除了形体在舞蹈,连心 灵也进入舞蹈的境界,真正是达到了忘我 的境地。
• 4、课文中说“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使人深深第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 化艺术”,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 答:因为任何民族的文化艺术都是植根 于该民族的土壤之中的,如果没有印度 民族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的熏陶,没有 “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精神食粮的 供养”,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不会这样 迷人了。
• 2、作者要描写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却说 “如同一个婴儿,看到了朝阳下一朵耀眼 的红莲,深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他想叫 出他心中的惊喜,但是除了咿哑之外,他 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这是什么意思?你 可不可以用一个四字短语来表达作者的意 思? • 答:这段文字是说作者无法用语言来描绘 卡拉玛姐妹舞蹈的优美了。可以用“妙不 可言”来形容。

阳刚之美

阴柔之美
六、中心概括:
•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小组内讨论) • 这篇抒情散文,描绘了印度舞蹈家卡拉 玛姐妹精美无比的舞蹈艺术,让人想象 出那生命的跃动和狂欢,抒写了作者 “观舞”的惊喜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印 度艺术、文明的赞叹和对印度人民的友 好情谊。
• 练习:
• 1、这篇文章大量运用比喻、排 比等修辞方法来描写卡拉玛姐妹 优美的舞蹈。找出你认为写得精 妙的句段,细心体会并加以积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