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1)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1)
依法治 国的必 要性
第三, 第三,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 重要保证。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不 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不 能靠人治。 能靠人治。人治的最大弊端就是把国 家的安危寄托在个人或少数人身上, 家的安危寄托在个人或少数人身上, 国家权力的运行和社会秩序的维系缺 乏相应的制度和法律的控制, 乏相应的制度和法律的控制,往往会 导致人亡政息和社会动荡。治理国家 导致人亡政息和社会动荡。 必须靠法治。 必须靠法治。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 第二 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一个比较成 一个比较成 熟的市场经济, 熟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并具有比 较完备的法制。 较完备的法制。市场经济应该是一 种法治经济。 种法治经济。
依法治 国的必 要性
赖昌星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其二,我国不存在实行三权分立的历史前提。 其二,我国不存在实行三权分立的历史前提。我国的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 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具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长期 革命斗争的产物,是人民群众的历史选择。 革命斗争的产物,是人民群众的历史选择。如果放弃了这些行 之有效的政治制度,实行三权分立和多党制, 之有效的政治制度,实行三权分立和多党制,必然动摇我国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根基,动摇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根基,动摇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其三, 其三,我国实行的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原则基础上的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一方面体现了广泛的人民民主,另一方面, 表大会制度,一方面体现了广泛的人民民主,另一方面,又保 证了人民意志的统一和国家权力的统一,保证了决策的效率。 证了人民意志的统一和国家权力的统一,保证了决策的效率。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这种制度使占社会绝大 多数的工人、农民、 多数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真正成为国家和 社会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三权分立不同, 社会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三权分立不同,国家最高权 力是一元的、统一的。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 力是一元的、统一的。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为 人民服务的政权组织形式,本质上是体现“议行合一” 人民服务的政权组织形式,本质上是体现“议行合一”原则的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法制”泛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 “法制”泛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与民主并无必然 联系,它可以存在于任何历史类型的国家之中。 联系,它可以存在于任何历史类型的国家之中。 法治”专指建立在民主基础上 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严格依法办事的 “法治”专指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严格依法办事的 原则和制度。 原则和制度。 法治与民主政治紧密联系、相伴相生, 法治与民主政治紧密联系、相伴相生,要求的是政 治民主、普遍守法和法律至上,其核心是严格依法办事。 治民主、普遍守法和法律至上,其核心是严格依法办事。 一个国家有法律和制度并不意味着这个国家能够实 行法治,因为, 行法治,因为,法治实际上是要严格依照由多数人的意 愿而形成的法律和制度办事, 愿而形成的法律和制度办事,所以它只能建立在少数人 服从多数人的民主基础上,不可能在专制国家中生存。 服从多数人的民主基础上,不可能在专制国家中生存。
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在领导力量、阶级基础、本质内容及历 史使命等基本方面都是同无产阶级专政一致的。 第一,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是工人阶级,而工人 阶级的领导作用是通过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来实 现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主体是人民,基础力量是工农 联盟; 第二,人民民主专政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只 对少数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第三,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担负着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 又承担着领导和组织人民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社 会主义经济的任务。
“法制”与“法治”的 区别
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客体是国家事务 (2)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 )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 会事务等; 会事务等; 依据是宪法和法律 (3)依法治国的依据是宪法和法律; )依法治国的依据是宪法和法律; (4)依法治国的宗旨是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依法治国的宗旨是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宗旨是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 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 的改变而改变 方式是人民在党的领导下 (5)依法治国的方式是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法通过 依法治国的方式是人民在党的领导下, 各种途径和形式治理国家,确保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 各种途径和形式治理国家,确保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
三权分立的实质是把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 三权分立的实质是把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 分别由议会、政府、法院独立行使并相互制衡的制度。 分别由议会、政府、法院独立行使并相互制衡的制度。它有利 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各集体、派别之间的利益矛盾, 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各集体、派别之间的利益矛盾,有助于维 护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社会的稳定, 护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社会的稳定,但弊端是使国家的力量 难以完全集中,常常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缺乏效率。 难以完全集中,常常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缺乏效率。 三权分立”不适合我国国体的要求。 “三权分立”不适合我国国体的要求。 其一,我国不存在三权分立制的经济基础。 其一,我国不存在三权分立制的经济基础。我国以公有制 为主体的所有制关系决定了劳动者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为主体的所有制关系决定了劳动者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他们之间不存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者之间那种深刻的利益对抗 关系,因而在国家政治形式和党派制度上, 关系,因而在国家政治形式和党派制度上,没有必要人为地把 他们划分为各种不同利益的政治对手。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他们划分为各种不同利益的政治对手。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 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与这一国体相适应, 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这一国体相适应,我们的政 体采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体采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大陆现有的八个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 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 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 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中国共产 党和各民 主党派合 作的方针
长期共存 肝胆相照
互相监督 荣辱与共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 在中央的统 一领导下, 一领导下,各少 数民族聚居区实 行区域自治, 行区域自治,设 立自治机关,行 立自治机关, 使自治权。 使自治权。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务院
国家主席最高人民 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军事 委员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国各族 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 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定期选举产 生各级代表, 生各级代表,组成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 关。其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产生,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产生,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对人民代 表大会负责。 表大会负责。人大常委会向本级人民代 表大会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向人民负责, 表大会负责,人民代表大会向人民负责, 受人民监督。 受人民监督。
人民民主专政的发展历程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是以工人阶 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担负着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 命任务。 2、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人民 民主专政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完成生产资料私 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 3、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人民民主专政已经成为无 产阶级专政,其主要任务是保卫社会主义制度,领导 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对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 反动势力和反动分子实行专政。
交流研讨
三权分立制度为什么不适合中国? 三权分立制度为什么不适合中国? ⑴从经济基础方面分析: 从经济基础方面分析: ; ⑵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方面分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方面分析: 方面分析 ; ⑶从中国近代以来的政治实践方面分析: 从中国近代以来的政治实践方面分析: 。
答案提示 9 第 章 .ppt#8. 幻灯片 8
人民民主专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第一,在阶级结构上,人民民主专政科学 地表明了我国的阶级状况。 第二,在政党关系上,人民民主专政实行 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 第三,在概念表述上,人民民主专政的提 法符合中国国情。它全面明确的表示出人 民民主和人民专政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有利于防止曲解和片面。
依法治国, 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所谓依法治国, 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 依法治国 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 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 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 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 作都依法进行, 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 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 制度化、法律化, 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 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 前提 关键 核心 保障
有法可依 执法必严
有法必依 违法必究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