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除尘系统基础施工方案

除尘系统基础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河钢承钢5号高炉新增出铁场除尘项目EPC总承包工程除尘系统基础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广东佳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页数 PAGE 共13页目录1、编制依据 (3)1.1设计文件 (3)1.2现行国家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3)2、工程概况及特点 (3)2.1工程概况及特点 (3)2.2主要工程量 (3)3、施工平面布置图 (3)4、主要施工工序、施工方法 (4)4.1施工顺序 (4)4.2施工测量方案 (4)4.3土方工程 (4)4.4垫层施工 (5)4.5脚手架工程 (5)4.6钢筋工程 (6)4.7模板工程 (7)4.8砼工程 (8)4.9地脚螺栓的安装 (8)5、机械、工器具计划 (8)6、质量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 (9)6.1质量保证措施 (9)7、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10)根据《河钢承钢5号高炉新增出铁场除尘项目EPC总承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及相关标准、设计文件、施工规范的要求,制定《除尘系统基础施工方案》以指导土建施工。

1、编制依据1.1设计文件1.1.1河钢承钢5号高炉新增出铁场除尘项目土建图纸1.2现行国家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2.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2.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SDJ69-87)1.2.3《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1.2.4其他行业标准及国标图集2、工程概况及特点2.1工程概况及特点本工程建设于5号高炉东侧,原7号矿槽区域,除尘器基础为4×7共28个独立基础,灰仓4个独立基础,风机、电机基础以及烟囱筏板基础。

除尘器长13.57米,宽38.4米,风机、电机基础15.5m×11.6m,烟囱基础R=6.8m。

除尘器及灰仓、风机电机基础底标高-2.2米,烟囱基础底标高-3.0米。

基础坐落于原土层,地基承载力fak=150Kpa。

由于业主方无法提供控制点坐标及高程,根据业主方提出的方案:以5号高炉控制室作为参考确定除尘器轴线,以除尘器西侧烟道支架基础标高为-20mm确定高程。

基础开挖区域为原7号矿槽,该区域留有大量混凝土基础,基础是否与原混凝土基础冲突,存在不确定性,开挖后应当由设计人员进行确认并出具相关设计方案方能进入下道工序。

2.2主要工程量混凝土:C15 82.5m³;C30 760.7m³钢筋:65t模板:2000㎡土方开挖量:1200m³3、施工平面布置图根据业主方提供的场地规模:15×80米,钢筋及木工加工场地布置在烟囱东侧,计划占地15m ×20m ,二级配电箱布置在除尘器北侧,施工道路布置在除尘器南侧,电源从5号高炉低压配电室引接,水源从烟囱南侧厕所引接,水电装表计量。

附:施工平面布置图4、主要施工工序、施工方法4.1施工顺序土方开挖→基础垫层→测量放线→承台钢筋→承台模板→承台砼浇筑→短柱/筏板钢筋→短柱/筏板模板→短柱/筏板砼浇筑→底层圈梁钢筋→底层圈梁模板→底层圈梁砼浇筑→土方回填。

4.2施工测量方案 4.2.1施工测量放线测量人员,审图,熟悉图纸,将施工图细部尺寸校验后,制定放线定位方案与方法,校核仪器,设备要齐全满足施工测量的需要。

根据业主提出的测量方案,除尘器西侧基础中心距5号高炉控制楼20.3m ,距除尘器北侧办公楼柱11.4m ,以除尘器西侧烟道支架基础顶标高为-20mm 。

4.2.2施工测量设备如下:名称 型号 数 量 精 度 用 途 经纬仪 ET-02 1 〈1 角度测量 水准仪 DSC3201 〈3mm/km 施工水准测量 50米钢卷尺2 经计量局验合格 垂直水平测量 5米卷尺4 经计量局验合格检测抽查测量 线锤 5 4垂直度检测4.3土方工程根据业主提供地勘报告,且本工程为原7号矿槽,地质稳定,所以不考虑放坡系数。

土方开挖从西侧往东侧开挖,配合铲车将土方临时堆放至除尘器东侧空地。

吊车站位设备堆放、加工加工区域配电箱开挖至基础标高时,测量人员测量标高,控制开挖深度。

如遇原混凝土基础,暂时保留,并将周边土方清理。

开挖过程中随时联系设计人员,开挖至粉质粘土层即为合格,如遇回填土,则继续深挖,直至粉质粘土层。

4.4垫层施工4.4.1根据测量给定基础尺寸,用100mm×100mm的木方围好基础垫层外形尺寸。

4.4.2垫层混凝土初凝前,沿基础底面四边约100mm处,每间隔600~800mm插入与模板底部高度相同的Φ20短钢筋,用于上部模板支撑。

4.4.3垫层混凝土采用搅拌站集中搅拌,罐车运输,泵车泵送入模,混凝土采用C15,一次找平,基础超挖部分也采用C15混凝土一次找平。

4.4.4垫层浇灌完毕,混凝土表面用铁抹子抹平(注意要压光),并做好养护。

4.5脚手架工程本工程为除尘系统基础工程,基础放脚分一步、二步、三步不等,基础部分脚手架主要为基础模板加固,各个基础上的井架相互连接形成整体,脚手架每间隔1米支在开挖的侧壁上,以保证脚手架不因受荷移动,支点部位采用木板垫平。

脚手架采用Ф48×3.5钢管搭设。

搭设时应先放线,确定每排脚手杆两端立杆的位置,然后拉通线立其余立杆,确保脚手杆横竖成排。

4.5.1施工前施工技术人员应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材料要求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等。

4.5.2施工现场要进行清理,如有电器配线设备,应事先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停电或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后方可施工。

4.5.3本工程施工均采用钢管脚手架,施工所用的料具应经过检查,如有变形、开焊、劈裂、锈蚀等不符合规定的一律不得使用。

4.5.4脚手架搭设范围内要夯实找平,并做好排水措施,并沿纵、横向在立杆底下设置通长扫地杆。

4.5.5立杆垂直度的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200,相邻两根立杆的接头应错开,并不得在同一步距内,为此在安装第一节立杆时,应选用长短不一的钢管。

4.5.6大横杆安装要保持水平,大横杆在同一步距内的纵向水平高低差不得大于3cm,同一跨内上下两根大横杆的接头应错开500mm以上。

4.5.7小横杆应与横杆垂直,小横杆应用扣件紧固于大横杆上。

4.5.8小横杆应等距离均布排放。

4.5.9为保证架子的垂直稳定,每隔5m加一剪刀撑。

4.5.10各杆件相交伸出的端头,应大于100mm以上。

4.5.11扣件必须正确使用,直角扣件用于相交两管连接,回转扣件用于长扣剪刀撑,对接扣件用于横竖杆的接长。

4.5.12脚手板应满铺、铺稳、不得铺探头板。

4.5.13脚手板在靠墙一侧及端头必须与木横杆绑牢,以防滑出。

4.5.14通道上方脚手板应保留,以防高空坠物伤人。

4.6钢筋工程4.6.1每批钢筋进场必须有合格证,质量证明书。

经现场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6.2柱的钢筋保护层采用砼垫块来保证,承台保护层采用Φ20和Φ16钢筋头来保证,钢筋头采用两个长为50mm钢筋上下点焊来达到35mm的保护层厚度。

4.6.3钢筋制作:仔细研究图纸,了解设计意图,编制钢筋下料单,按照进场钢筋的长度合理配料,计算下料长度时要准确。

所有箍筋末端均做135°弯钩,平直部分长度10d。

按图纸设计形状及规范规定进行制作。

4.6.4钢筋安装:按照图纸设计要求长向受力钢筋放在下部,其他顺序为:施工顺序:底板钢筋→柱钢筋4.6.4.1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

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

4.6.4.2准备绑扎用的铁丝、绑扎工具,绑扎架等。

4.6.4.3准备控制砼保护层用的水泥砂浆垫块,划出钢筋位置线。

4.6.4.5钢筋安装质量验收: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数量、规格、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4.6.5.6钢筋安装位置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绑扎钢筋网长、宽±10 钢尺检查网眼尺寸±20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绑扎钢筋骨架长±10钢尺检查宽、高±5钢尺检查受力钢筋间距±10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排距±5保护层厚度基础±10钢尺检查柱、梁±5钢尺检查板、墙、壳±3钢尺检查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4.7模板工程本工程施工工艺要求较高;基础承台及柱采用木模板,模板要求表面光滑,接缝贴密封胶条,加固采用对拉片。

4.7.1模板安装:4.7.1.1模板支承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承体系。

模板表面均应涂刷隔离剂。

选用的隔离剂不得影响结构外露表面的美观,本工程采用机油。

模板表面涂刷隔离剂时采用毛巾浸湿机油后拧干再擦拭模板,不能直接用板刷沾机油刷模板,以防止机油玷污钢筋,如已经用机油玷污的钢筋,清洗时采用洗涤剂清洗同时用清水洗刷。

4.7.1.2组装模板时,应同时安设临时支撑,并不得系在柱的钢筋上。

支撑必须牢固可靠,确保整体稳定。

4.7.1.3本工程承台模板采用钢管加固,上部短柱模板采用井字形对拉片加固,对拉片中间为Φ12钢筋,两端为1.5mm厚的钢板,对拉片竖向间距为400mm,水平间距分为三等分均匀分布,用拉片加固的同时再用钢脚手加固,加固钢管与周围的脚手架相连。

4.7.1.4成排柱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各根柱模,同时用钢尺复核柱距。

并在柱模中间每隔1m每边设两个顶点,保证柱子位置准确,不产生中间挠曲现象。

4.7.2模板拆除:4.7.2.1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砼强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4.7.2.2拆除时砼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4.7.2.3柱模板拆除完后对拉片处用角向砂轮磨平并用与砼同标号的水泥砂浆补平,补平后该处不应有高低不平及明显的色差。

4.7.2.4拆除的模板和支架整齐堆放并及时清运。

柱模拆除后及时将柱护角安装好,防止柱角被碰坏,护角防护见附图。

4.7.2.5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两块模板之间拼装缝隙≤2.0相邻模板面的高低差≤2.0组装模板板面平面度≤2.0用2米长平尺检查组装模板板面的长宽尺寸最大±4.0组装模板两对角线长度差值最大≤7.04.8砼工程4.8.1本工程砼采用集中搅拌,浇筑时用泵车输送;搅拌站设一台60站。

4.8.2浇筑前应验收模板的轴线尺寸、位置、标高及其固定可靠程度。

4.8.3浇筑过程中要设专人检查维护。

如发现有变动、移位等现象时,应采取措施纠正。

4.8.4浇筑过程中砼分层浇筑,每层高400mm。

4.8.5砼的自然养护:由于目前正值夏季高温,应用棉毡覆盖,浇水养护,并随时检查湿润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日,同时设3组同条件养护模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