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数学]4- 道路交通网络分析
[数学]4- 道路交通网络分析
大规模调整
……….
……….
h
10
交通网络分析是交通网络规划的基础。 那么网络中的交通流是怎样产生的?
h
11
从宏观角度看,我们所看到的道路交通流量是 交通需求在既有道路系统和交通管理系统条件下 的具体表现; 从微观角度看,道路交通流量是大量出行者对 出行路径选择的结果。
道路交通流分布是出行者对出行路径选择的结 果,出行者对出行路径选择的分析主要是通过 网络交通分配来实现的。
交通分配方法
➢国际上通常把交通分配方法分为 平衡模型和非平衡模型两大类 划分依据(?) 看是否满足Wardrop第一原理、第二 原理
h
43
如果交通分配模型满足Wardrop第一或第二原理, 则该模型为平衡分配模型;
满足第一原理的称为用户平衡分配模型(UserOptimized Equilibrium)
h
7
应用—交通质量评价
交通负荷度:V/C 服务水平等级:
A级: V/C 小于0.4, 畅行车流 B级: V/C =0.4~0.6, 稳定车流(延误小) C级:V/C =0.6~0.75,稳定车流(延误大) D级:V/C =0.75~0.9,接近不稳定车流 E级:V/C =0.9~1.0, 不稳定车流 F级:V/C 大于1.0, 强制车流
h
15
其中:1.道路交通网络的有向图形式是交通网络 的数学化描述(计算机可识别的表示方法);
2. 路段的阻抗包含多项内容,如路段行程 时间、安全性、费用和舒适程度等,但最主要的 是行程时间;也可以是包含各因素的综合阻抗;
3. 各种方式的OD矩阵一般从实际OD调查, 由交通分布预测获取。
h
16
教材主要内容:
信息。
Wardrop第二原理(SO原理): 网络上的交通以这样一种方式分布,使得网络总阻抗最小。
(如:车辆在网络上的分布,使得网络上所有车辆的总出行 时间最小)。
➢ 在普通的交通网络中几乎不可能出现第二原理所描述的状 态,除非所有的出行者互相协作,为系统最优而调整出行 路径选择行为。
➢ 第二原理一般作为系统的评价指标,为交通规划和管理人 员提供一种决策方法。
1、交通网络的计算机表示方法 2、交通阻抗分析方法 3、交通分配方法
——平衡分配与非平衡分配(?)
h
17
一、交通网络的计算机表示方法
1、道路网络信息化处理 2、邻接矩阵 3、邻接目录表 4、权矩阵
h
18
1、道路网络信息化处理
将具体道路交通网络(路段和交叉 口)抽象为便于计算机识别和处理 的信息
h
20+40
B
36
显然,对于交通分配的基本要求,就是所得到的道路 交通量应该最大限度的符合实际交通情况。
正确的交通分配方法应能较好地再现实际交通状态, 这种交通状态是出行者路径选择的结果。
因此,出行者路径选择准则成为交通分配问题建模 和求解的前提,这就涉及源于路段阻抗和流量相互 作用关系的平衡概念。
h
3
通过分析交通规划方案实施所带来的道路交通流的 分布结果,即从整个城市交通网络的角度分析交通 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案的效果,从而为道路交通基 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
h
4
某城市机动车高峰小时路段交通量分布
h
5
某城市机动车高峰小时交叉口交通量分布
h
6
某城市高峰小时路段自行车交通量分布
Wardrop平衡原理
h
40
Wardrop第一原理(UE原理):
网络上的交通以这样一种方式分布,就是所 有使用的路线都比没有使用的路线阻抗小;
前提假设?
(1)所有用户(即出行者)都试图选择最短路径到达其目的地; (2)所有用户都根据同一标准判断路径的长短; (3)所有用户都可以得到当前交通状态下可供选择路径的全部
h
32
路段路阻函数理论模型
U U U0 0(/17 (.4 0V .9/V C 4)/C)
V/ C0.9 V/ C0.9
U0v0r1r2r3
h
33
交叉口延误
✓进口道饱和度较小,Webster 公式
d(i,j)0.9T 2((1 1 x))22Q(x12x)
✓进口道饱和度较大, HCM2000
d d1 d2
h
12
什么是网络交通分配? 就是把各种出行方式的OD矩阵按照一定的 准则分配到交通网络中的各条道路上,求 出各路段(交叉口)的交通流量及相关的 交通指标,为交通网络的规划设计与评价 提供依据。
h
13
TranStar软件进行交通分配的演示
h
14
交通分配可以归纳为问题形式:
已知:1.道路交通网络(有向图表示形式); 2.路段特性函数(即路段阻抗函数); 3. OD矩阵。
Step1
Step3
Step2
Step4
图3-1 交通需求四阶段预测法示意图
h
1
第四章 道路交通网络分析 (核心——交通分配)
h
2
交通网络分析研究在特定的外部环境(道路基础设 施、交通管理措施、交通控制方案等)和交通需求 (不同交通方式的OD表)条件下道路交通流的分布 情况。(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的综合作用)
xa
frs rs k a,k
a
r,s k
(式4)
用户平衡分配模型
基本思想是:在交通网络达到平衡时,所有被利用 的路径具有相等而且最小的阻抗,未被利用的路径 与其具有相等或更大的阻抗。
模型的核心是交通网络中的用户都试图选择最短路 径,而最终使被选择的路径的阻抗最小且相等。
该 模 型 是 一 种 用 于 描 述 UE 原 理 的 数 学 规 划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简称MP)模型。
h
50
系统最优分配模型-P87
目标函数是网络中所有用户总的阻抗最小
∞
5
∞
2
0
TranStar中存储的数据与交通网络图形的互换
h
26
练习:写出邻接目录表和权矩阵
h
27
交通分配可以归纳为问题形式:
已知:1.道路交通网络(有向图表示形式); 2.路段特性函数(即路段阻抗函数); 3. OD矩阵。
求解:道路网络中各路段(交叉口)的交通量及 阻抗值。
Sheffi Y. Urban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equilibrium analysis with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methods.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Inc,1985
h
28
每一OD对之间有很多条路径,如何将OD量正确、合理 地分配到这些路径上?这是交通分配问题的核心。
40+20
A
30+10
✓选择路径20 行为? ✓采用何种分配方法?
10
40 10
30
30+10
出行量T(A--B) = 40+30+20+10
h
20+40
B
29
二、交通阻抗分析方法
权矩阵在表示交通网络时,就考虑了交通阻抗, 体现了实际交通状况
h
次干路 支路
20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网络分析中把E进一步分为无控制和优先权交叉口
h
21
TranGIS演示如何设定道路和交叉口属性
h
22
2、邻接矩阵
1 节 点 i与 节 点 j有 边 相 联 lij 0 否 则 , 节 点 i与 节 点 j无 边 相 联
j
1
2
3
4
5
6
7
8
9
i
1
0
1
0
?
节点号
?
?
4、i, j不相邻 i, j之间的实际阻 i与j抗 相( 邻)
j1
2
3
4
5
6
7
8
9
i
1
0
3
∞
?
∞
∞
∞
∞
∞
2
3
0
3
∞
2
∞
∞
∞
∞
3
∞
3
0
∞
∞
4
∞
∞
∞
4
?
∞
∞
0
3
∞
3
∞
∞
5
∞
2
∞
3
0
∞
∞
3
∞
6
∞
∞
4
∞
2
0
∞
∞
5
7
∞
∞
∞
3
∞
∞
0
4
∞
8
∞
∞
∞
∞
3
∞
4
0
2
9
∞
∞
∞
∞
d(i,j)——在i交叉口与j交叉口相邻进口道上的车辆
平均延误
h
35
每一OD对之间有很多条路径,如何将OD量正确、合理 地分配到这些路径上?这是交通分配问题的核心。
40+20
A
30+10
✓选择路径20 行为? ✓采用何种分配方法?
10
40 10
30
30+10
出行量T(A--B) = 40+30+20+10
通过对道路和交叉口的分类体现交 通供给条件对交通需求的影响
h
19
城市道路按道路在城市的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交通 功能、沿线建筑物及车辆和行人进出的服务频率,以 及行车速度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