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沉箱气囊出运施工技术交底通知单

沉箱气囊出运施工技术交底通知单

施工技术交底通知单
1、工程概况:
本次出运沉箱为B、C沉箱,B型沉箱尺寸为:长×宽×高=23.93m×9.82(11.82)m×15.6m,前后趾宽均为1m,共10个隔仓,混凝土体积为776.49m3,自重1902.4t,净吃水7.92m。

C型沉箱尺寸为:长×宽×高=23.93m×9.82(11.82)m×13.7m,前后趾宽均为1m,共10个隔仓,混凝土体积为702.173m3,自重1755.43t,净吃水7.15m。

(不压载时由沉箱底部往上的距离)。

2、施工方案概述
东台座沉箱采用气囊纵横移结合半潜驳出运。

预制沉箱时在现有混凝土地坪上布设槽钢支架,支架间顶升槽用砂填充密实,然后根据沉箱尺寸和支模条件,在支架和砂上面平铺厚度1cm的木板垫层,在木板垫层上进行沉箱浇筑。

出运沉箱时,将槽钢支架间的砂冲走,将气囊牵放在支架之间,充气顶升,利用6台8吨卷扬机牵引纵、横移至西台座,然后放至台车上牵引上半潜驳。

然后将半潜驳拖至预定水域进行沉箱起浮、拖运和安装。

沉箱上坞起浮后,采用拖轮拖运至沉坞坑位置下锚、定位,半潜驳灌水、下沉至15.6-16m后沉箱自动起浮,拖轮拖沉箱至安装现场定位、安装。

3、施工程序及操作技术要点
1.施工流程
完成沉箱出运前的准备工作——沉箱顶升——支墩,穿纵移气囊——撤墩——沉箱纵移到位——支撤,撤纵移气囊——穿横移气囊——沉箱项升——沉箱横移到位——支墩——沉箱上半潜驳——半潜驳离岸——拖轮拖半潜驳至沉坞坑就位——半潜驳下潜至没阀门高度50cm——半潜驳停止下潜,沉箱注水至浮游稳定——半潜驳继续下潜至沉箱起浮——锚艇拖沉箱至基床安装——半潜驳起浮离开
2.沉箱顶升
A.移运前清理施工场地, 保证无尖锐物, 无杂质;千斤顶顶升沉箱后清理沉箱底面并用打磨机打磨沉箱底面四边。

出运滑车沟用枕木支撑好,千斤顶沟与滑车沟用沙掩埋。

B.在现场指挥的指令下操作人员按间隔标注摆放支垫枕木及气囊。

现场指挥应检查气囊及枕木摆放位置是否正确,气囊不能与枕木接触;气囊囊头排列应在一线。

C.进行最后一次现场人员定岗及技术交底会,发放对讲机给4个卷扬机手,2个充气附助手,3个指挥,空压机操作手,并确认对讲机通话正常。

确认施工人员都已佩戴了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充放气人员是否佩戴了防护眼镜,厚工作服。

D.清场,无关人员应离开划定的工作区,严禁囊头正面站人。

E.现场指挥人员检查各气囊就位准确后,指令连接空气压缩机与气囊之间的气管连接,然后对通气管道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由沉箱中间向两侧,对气囊进行充气,充气时注意各气囊应均匀、缓慢(由各阀门控制),当充气压力达到沉箱预定顶升压力的80%时,暂停充气,检查并调整气囊的压力值,使各气囊的压力基本一致,再继续充气,直到将沉箱底面完全脱离底模约5cm时,迅速插入预备好的木尖,保证沉箱平稳。

F.起升气囊高度超过50cm, 即达到工作气压时, 顶起沉箱, 这时停止打压.
G.对其沉箱的平衡状态观察10分钟, 确保气囊已全部稳定工作后, 再进行撤墩.在整个起升过程中, 由充气操作人员检查每一状态及压力表数值是否正常, 同时确定下一步操作是否可以进行。

3.撤墩
A.在气囊顶起沉箱且已稳定后, 进行撤墩工作,将所有支撑墩从沉箱的底部拖出。

注意撤墩时应将枕木从垂直于沉箱底边方向抽出,不能有大角度,以免划破气囊。

B、撤墩的速度要越快越好, 原则为先中间后两边。

所有支撑墩全部撤出后, 对其场地进行全面检查, 对有尖锐边缘的石子和铁屑要在短时间内彻底清除。

4.沉箱移运
东台座5个沉箱,分5次出运,每次出运1个沉箱,分别为B1~B3,C1~C2。

纵移距离最远120m,横移约35m。

A、沉箱移运过程中的启动与制动
在沉箱移运时前方用两部卷扬机牵引,后方用两部卷扬机牵制. 通过调整气囊气压来达到沉箱启动时牵引力减小和制动的要求. 前端气囊气压减小, 沉箱前倾, 牵引力就小, 反之亦然; 移运中减小气压, 即可增加滚动阻力, 实现减速.在沉箱前摆放充好气的气囊阻止前行, 以达到制动的目的。

B、出现偏移的纠正措施
调整两部卷扬机的牵引速度和先后启动顺序。

调整气囊摆放角度.改变指定气囊的气压, 控制沉箱的前行速度或方向。

C、现场指挥先要求前后卷扬机收绳,达到没有拉紧但钢丝绳已离开地面的程度,然后要求前拉钢丝绳收紧,同时后牵钢丝绳放绳。

D、当沉箱移动到接应气囊前调整气囊的接应距离,位置调好后等沉箱移位到气囊正上方压到气囊囊身的1/2时,前拉卷扬机停止拉动,充气手及时充气。

等接应气囊完全、基本同步、气压一致的支撑起沉箱时再开动前拉卷扬机继续移运。

E、当气囊移运到划定的沉箱位时应先停止前拉,然后前拉卷扬机点动放松,直到滑轮组稍稍放松为止。

注意观察沉箱是否稳定。

沉箱稳定后,应以最快的速度在气囊间隔的中间摆放好枕木,(注意要为下一步横移气囊留出穿气囊的位置)现场指挥检查枕木摆放,如无问题气囊放气。

气囊放气的原则是先中间后两边,当所有气囊气压下降0.02mpa后,停止放气进行观察,然后重复以上过程,直到气囊平稳的座落在枕木上,检查所有枕木是否都已承重,稳定10分钟后将前拉和后牵卷扬机完全放松,拆除滑轮组与围绳的连接,拆除围绳,重新安装横移牵引系统。

F、横移牵引系统安装完后,重复以上工作,进行横移。

横移时应注意观察气囊压上第一道滑车沟时,沟盖板是否完整,有无塌陷。

如有以上情况发生,应及时停止移运,支垫枕木,稳定沉箱,气囊放气,沉箱平稳落在枕木上后派人进入沉箱底部,清理和更换。

当气囊快压上第二道滑车沟时应及时在沉箱前增加加接应气囊,并充气起到支撑作用后,第二条气囊放气,抽出气囊,沉箱继续移运。

要注意横移气囊时对沉箱走位要求要十分精确,应严格遵循事先画出的沉箱移运轨迹移运气囊。

G、沉箱横移到位后,改用千斤顶顶升,撤掉垫木及气囊。

穿入撬车,用半潜驳搭岸、撬车牵引沉箱上船
5.潜驳注水下潜、沉箱起浮出坞
利用交工55拖轮拖半潜驳至沉坞坑就位。

待半潜驳到现场就位,定位方驳前后缆与沉箱顶面吊鼻绑定后半潜驳加水下潜,下潜至沉箱阀门淹没0.5m后,即沉箱吃水5.5m时,半潜驳停止下潜,沉箱上人员操作阀门向沉箱内注水,B 型前舱注水2.6m,中舱后舱注水3.05m后关闭阀门,此时沉箱达到浮游稳定吃水10.3m的要求,定倾高度为0.31m,C型前舱注水2.0m,中舱后舱注水2.45m 后关闭阀门,此时沉箱达到浮游稳定吃水9.03m的要求,定倾高度为0.42m,半潜驳再次注水下潜。

根据理论计算,半潜驳吃水16m~17m时沉箱将自动起浮。

此时使用600HP锚艇拖带沉箱到基床位置定位进行安装。

沉箱出坞后半潜驳起浮,交工55拖轮将半潜驳拖至台座区,准备下一个沉箱的下水。

安全/环保技术交底通知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