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中考化学选择题专题训练

2020年中考化学选择题专题训练

★图像题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电解水 B .向H 2SO 4、MgSO 4混合溶液中 C 、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 D 、向接近饱和的KNO 3滴加NaOH 溶液 在有无MnO 2情况下产生O 2 溶液中加入KNO 3固体2、向足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适量的镁粉,下图能正确表示其变化的是( )3、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绘制四种实验操作的变化趋势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A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B .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 .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 .将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分别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4、现有等质量的X 、Y 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已知X 、Y 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生成氢气的质量:X ﹥Y B .相对原子质量:X ﹥YC .金属活动性:Y ﹥XD .消耗硫酸的质量:X ﹥Y5、.下列图①~④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① ② ③ ④A 、①双氧水分解B 、②向漏置在空气中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中加入稀盐酸C 、③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D 、④向稀硫酸中滴BaCl 2溶液6、在一定质量的AgNO 3和Cu(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图一定不正确的是t A PH 7t B H 2体积 t C 溶液导电性 t D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生成沉淀质量/g 生成气体质量/g 加入晶体的质量加入溶液的质量/g 加入溶液的质量反应时溶 液 的 p H 7 0 0 0 0 Al M7、将27g 铝粉、56g 铁粉分别与同体积、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反应情况如图5所示。

下列叙述与曲线图相符的是 ( )A .铝粉、铁粉和硫酸均有剩余B .铝粉、铁粉均反应完,硫酸有剩余C .硫酸、铝粉均反应完,铁粉有剩余D .硫酸、铁粉均反应完,铝粉有剩余8、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H 2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信息,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图线x 表示镁的反应情况B 铁消耗的稀盐酸质量最大C 镁、锌一定过量,铁可能反应完D 镁一定过量,锌、铁可能反应完9、向一定质量AgNO 3和Cu(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 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取a 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B .图标上b ~c 段质量增加的原因是Zn 与Cu(NO 3)2溶液反应C .b 点时溶液中金属离子有Zn 2+、Cu 2+,金属单质有Zn 、Cu 、AgD .c 点和d 点溶质种类不同,金属单质种类也不同10、已知:2KClO 3=====MnO 2△2KCl +3O 2↑,右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 3和MnO 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 .生成O 2的质量C .固体中MnO 2的质量D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11、某溶液含有Cu (NO 3)2和AgNO 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与溶液中金属离子种类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b 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 2+、Ag +、Cu 2+B. c ~d 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 2+、Cu 2+C. 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m 3时,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 2+D. 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分别为m 1、m 2时,溶液中Cu (NO 3)2的质量分数相等12.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 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甲中有少量乙,采用降温结晶方法提纯甲 C .分别将t 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 .t 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8.5% 13.右图是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50℃时A 、B 、C 三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B >CB. 50℃时把50gA 放入50g 水中能得到A 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C.将C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采用降温结晶方法D.50℃时A 、B 、C 等质量的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剩余溶液中溶剂由多到少为A >B >C温度/℃甲乙丙40 0 t 1 t 2 t 3 溶解度代数法(出现等质量、质量比)★1、完全中和a 克42SO H 需b 克NaOH ,若改用含b 克KOH 的溶液中和a 克42SO H 时,反应后溶液PH 值是A. 大于7B. 等于7C. 小于7D. 无法确定★2、. 在一定质量的硫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直到反应完全,产生沉淀的质量和原硫酸溶液的质量相等,则原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 24%B. 30%C. 36%D. 42%★3. 在42SO Na 、NaCl 、NaOH 的混合溶液中,+Na 、-24SO 、-OH 的个数比为2:1:8,则溶液中42SO Na 、NaCl 、NaOH 的个数比为( ) A. 1:1:1 B. 4:2:1 C. 2:4:1 D. 2:3:14、一定质量的铜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其固体与原混合物的质量不变,则原混合物中铜粉和碳粉的质量比为( )A 、4:1B 、2:1C 、3:2D 、1:1★5、在实验室里用铁屑、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取铜,有下列两个途径:(1) Fe H 2 Cu (2) CuO CuSO 4 Cu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质量相同的铜,则下列有关说法:①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②消耗相同质量的铁③消耗相同质量的硫酸④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不同。

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①②B.①②③C.①④D.①②③④质量守恒法(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1、在CO 、CO 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元素为64%,将10g 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所得气体再通入到足量的石灰水中,最多可得到白色沉淀( )A .10 gB .20gC .30gD .40 g★2.某 不 纯 的 烧 碱 样 品 中 含 有 Na 2CO 3 3、8%、Na 2O 5、8% 、NaOH 90、4%。

取M 克 样 品,溶于 质 量 分 数 为1 4.6% 盐 酸 溶 液1 00 克 中,并 用30% 的NaOH% 溶 液 来 中 和 剩 余 的 盐 酸 至中 性。

把 反应 后 的 溶 液 蒸 干 后 可 得 到 固 体 质 量 为 ( )A 23.4gB 30.6gC 35.7gD 58.5g★3、锌、铁、镁的混合物4g,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蒸发水分后,得到固体物质13.6g,生成氢气质量为( )克A 0.4克B 0.2克C 9.8 克D 9.6 克4、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

现取2.8 g 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 CO 2和2.7 g H 2O 。

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①一定含C 、H 元素 ②一定不含O 元素 ③可能含O 元素 ④一定含O 元素 ⑤分子中C 、H 的原子个数比为2:5 ⑥分子中C 、H 、O 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⑤B.①④⑥C.①③⑤D.①④⑤假设纯净法(结合平均法、列比例、背Al 、Mg 、Na 、Fe 、Zn )1、已知某种NH 4NO 3样品中混有不含氮元素的杂质,测得该NH 4NO 3样品中含氮的质量分数为24.5%,则样品中NH 4NO 3的质量分数为( )A 、24.5% B 、49% C 、70% D 、80%★2、某硝酸铵(NH 4NO 3)样品中混有一种其他氮肥,经分析样品中含有36%的氮,那么该样品中可能混有氮肥是A .NH 4HCO 3B .(NH 4)2SO 4C .NH 4ClD .CO (NH 2)2★3、某不纯的铁粉5.6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只生成氢气0.18克,反应后溶液中无剩余的固体,则这种铁粉中可能含有( )A .MgB .ZnC .CuD .Al反应先后问题(金属活动顺序相距越远,越先反应)★1、向含有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 )A 、Ag 、Cu 、ZnB 、Ag 、Cu 、FeC 、Ag 、Zn 、FeD 、Cu 、Zn 、Fe★2、.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镁,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气体生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一定不含锌,可能含有铜B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和铜C 、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D 、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可能有硝酸铜★3、.实验课上,小明同学把一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和铜B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锌C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锌和硝酸银D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和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硫酸 CuO △ 硫酸 Fe除杂题(纯净物不能少,不能混新杂质)物质鉴别、共存题(沉淀口诀、5个同桌)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根据它们自身的性质和相互间的反应现象,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加以鉴别的A.FeCl3NaCl Ba(OH)2B. KCl HCl NaNO3C.Na2SO4HCl H2SO4D. CuCl2NaNO3K2SO4★2、下列各组物质,只需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K2SO4、BaCl2、NaNO3、NaCl B.HCl、Na2CO3、BaCl2、Na2SO4C.KOH、Na2SO4、CuSO4、KCl D.KCl、AgNO3、KNO3、NaCl★3、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SO42-、Fe3+、Na+、OH-B. K+、SO42-、Cu2+、NO3-C Cl-、K+、SO42-、Na+ D. Ca2+、Cl-、CO32-、Na+★4.将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放入烧杯中,加适量水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下两种金属的是A.Zn、NaCl、CuCl2(过量)B.Fe(过量)、Cu (NO3)2、AgNO3C.Fe(过量)、KNO3、CuSO4D.Cu(过量)、FeCl2、HCl★5、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 )A.某白色固体化合物溶于水,向所得的无色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剂,溶液呈红色,证明该白色固体化合物一定是碱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证明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C.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氢氧化钠、氯化镁、硫酸铜和硝酸钾这四种溶液D.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火焰熄灭,证明瓶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6.现有①Ba(NO3)2:溶液、②KCl溶液、③K2SO4溶液、④CuSO4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②7、将一定量的乙醇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