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塑性混凝土截渗墙配合比设计及应用
塑性混凝土截渗墙配合比设计及应用
表6 HPC-GYJ 型引气减水剂 (液体) 质量检验结果
密度/ 减水 含气 泌水率 凝结时间差/min 抗压强度/MPa 项目 率/% 量/% 比/% 初凝 · m-3) 终凝 3d 7 d 28 d (g 标准 ≥10 ≥3.0 ≤70 检测 17.3 3.4 19 -90~120 75 70 ≥115 ≥110 ≥100 125 120 124 1.17
6 3 6 3
Hale Waihona Puke 天车长期处于潮湿环境, 腐蚀严重, 应做全面除锈 及防腐处理。
为防止主梁在校正过程中发生变形, 施工前应 在两主梁之间进行多点加固连接。分别在天车上 下盖板的 4、 7.5、 11 m 处用 12 号槽钢进行连接支撑 加固, 加固完后方可进行校正处理。为保证达到起 拱效果, 把小车开到天车东端 (东侧高) , 在主梁中 间用 12 mm 的钢板焊接上一个吊装孔, 借助车间上 方主梁拉住天车梁, 拉紧时用水准仪测量, 保证起 重机两主梁的上起量数据相同。焊接时要先从中 间用 2 台焊机两边同时焊接, 把中间焊接完后再向 两边延伸焊接。与主梁焊接的排型梁和梯形段加 强板侧面要磨平后再贴到主梁上去, 加强板中间部 分还需钻孔 (φ10 mm) 并焊满找平, 达到加强板与 腹板紧密结合的目的。由于天气较寒冷, 为防止焊 缝冷却过快造成较大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 焊接后 焊缝需要适当保温, 严禁有水等液体滴到焊缝上。
尹起亮等
塑性混凝土截渗墙配合比设计及应用
2011 年第 6 期
5100-1999)的 质 量 要 求 , 按《 混 凝 土 外 加 剂 》 (GB 8076-2008) , 对 HPC-GYJ 型高效引气减水剂 (液态) 进行减水率、 泌水率比、 含气量、 凝结时间之 差、 抗压强度比等进行检测。检验结果见表 6。
1 000 MPa, 渗透系数<1×10-7 cm/s, 从而有效保证塑性混凝土截渗墙质量。 关键词: 截渗墙; 塑性混凝土; 配合比 中图分类号: TV54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4620 (2011) 06-0076-02
为了保证塑性混凝土截渗墙的质量, 根据工程
定塑性混凝土强度、 变形以及渗透性能的主要因素, 同时, 它对降低塑性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起着关键作 用, 根据 《土工试验规程》 (SL 237-1999) 中的有关规 定对土样 (黏土, 分类标准 SD 128-1984) 的颗粒组 成、 界限含水率指标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见表 3。
表观密度/ 含泥 压碎 泥块 针片状 超逊径含量/% (kg · m-3) 量/% 指标/% 含量/% 含量/% 超径 逊径 <5 4 <10 1
1.3.2
细骨料 根据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DL/T 5144-2001)
对细骨料的品质要求, 按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SL 352-2006) , 对细骨料进行表观密度、 堆积密度、 泥块含量、 人工砂石粉含量、 细度模数等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详见表 5。
第 33 卷 第 6 期 2011 年 12 月
������������ ������������������������������������������������������
山
东
冶
金
Shandong Metallurgy
Vol.33 No.6 December 2011
实际情况及经验, 进行了塑性混凝土原材料性能优 选, 主要包括水泥、 膨润土、 引气减水剂、 粗细骨料 等, 并经比较分析后, 提出了综合性能优异、 满足技 术要求的塑性混凝土配合比。
该外加剂的减水率、 泌水率比、 含气量、 凝结时 间差、 抗压强度比符合 《混凝土外加剂》 (GB 8076表7
-3
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成果
编号 1 2 3 4 5
塑性混凝土各材料用量/ (kg · m ) 水胶 砂率/ 坍落 扩散 抗压强度/MPa 弹性模 抗拉强 渗透系数 -8 % 度/mm 度/mm / cm · s-1) 水泥 膨润土 砂子 石子 水 外加剂 比 7d 28 d 量/MPa 度/MPa ×10 ( 170 180 198 210 231 130 120 132 90 99 883 722 255 871 713 276 857 702 271 875 715 270 861 705 264 6.0 6.0 6.6 6.0 6.6 0.85 0.92 0.82 0.90 0.80 55 55 55 55 55 210 220 205 205 215 410 450 410 420 430 2.1 2.0 2.7 2.4 3.7 3.2 3.0 4.4 4.3 5.6 927 945 4 102 5 639 6 971 0.24 0.27 0.38 0.34 0.46 6.4 8.2 7.6 5.1 3.2
76
������������������������������������������������������
经验交流
������������
塑性混凝土截渗墙配合比设计及应用
尹起亮, 白梅荣, 温国梁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山东 济南 250013)
摘
要: 从配合比的角度对截渗墙塑性混凝土进行了分析, 严格控制该塑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为 3~5 MPa, 弹性模量≤
表观密度/ 堆积密度/ 泥块 (kg · m-3) (kg · m-3) 含量 ≥2 500 2 700 1 660 0
不允许 6~18 2.4~2.8 ≤8
由表 5 可知, 所检指标符合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 范》 (DL/T 5144-2001) 对细骨料的品质要求。 1.4 外加剂 根据 《水 工 混 凝 土 外 加 剂 技 术 规 程》 (DL/T
表3 膨润土检验结果
界限含水率/% 颗粒组成/%
砂/mm 粉粒/mm 粘粒/mm 塑性 液限 塑限 (0.100~0.075) (0.075~0.005) (<0.005) 指数 14.5 50.0 35.5 46.7 25.2 21.5
1.3 骨料 1.3.1 粗骨料 根据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DL/T 5144-2001) 对粗骨料的品质要求, 按《 水 工 试 验 规 程 》 (SL 352-2006) 对粗骨料的含泥量、 泥块含量、 表观 密度、 针片状颗粒含量、 超逊径颗粒含量、 压碎指标 等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见表 4。
2.2 配合比设计的优选 考虑到塑性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适应变形能力, 抗渗性能等的力学特性, 并且从经济和易于施工等 角度出发, 结合表 1 中对塑性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优 选表 7 中的编号 1 配合比定为最优配合比。
工砂细度模数超出混凝土配合比配制时的细度模 数±0.2 宜调整砂率。按砂的细度模数每增减 0.1, 砂率相应增减 0.5%~1.0%。 2)混凝土拌和时, 原材料计量偏差应严格控制 在规范允许偏差之内, 水泥、 膨润土±1%; 骨料± 2%; 外加剂±1%。 3) 在浇筑过程中, 可能因某种因素导致混凝土 坍落度和扩散度损失严重而不能满足混凝土的浇筑
3 结
语
1) 严格控制用于配制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质
量。严格控制人工砂的颗粒级配, 工程实际所用人 要求, 发生这种情况时严禁直接向混凝土中加水。 ������������������������������������������������������������������������������������������������������������������������������������������������������������������������������������������������������������������������������������������������������������������������������������������������������������ (上接第 75 页) 视焊条情况而定。经理论分析计算, 完成后四周需修磨, 棱角处修磨成 1 mm 的圆角。因 实施后起重机每一根主梁抗弯截面模量由原来的 7×10 mm 提高到现在的 8.3×10 mm 。
参考文献:
[1]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 [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2] 胡宗武, 汪西营, 汪春生.起重机设计与实例 [M] .北京: 机械工 业出版社, 2009.
77
表5
项目 标准值 检测值
水泥物理力学指标检验结果
抗压强 度/MPa 3d 17.5 28 d 37.6 标准稠 安定性 度用水 量/% 初凝 终凝 190 253 合格 28.4 凝结时 间/min
制砂质量检测结果
石粉 含量/% 9.5 细度 模数 2.99 坚固 性/%
标准值 ≥2.5 ≥5.5
≥10.0 ≥32.5 ≥45 ≤600
表4
项目
塑性混凝土技术要求
渗透系数/ (cm · s-1) <1×10
-7
抗拉强 坍落度/ 扩散度/ 度/MPa mm mm ≥0.5 180~220 360~420
粒径 5~20 mm 石子质量检验结果
标准值 ≥2 550 ≤1.0 ≤20 不允许 ≤15 检测值 2 700 0.3 10.6 0 7
4 结 语
上述分析计算表明, 如果没有人为附加载荷、 起重机腐蚀、 轨道裂缝引起的冲击振动, 就不会出 现起重机疲劳裂纹, 因此在使用中不要随意增加起 重机负荷, 要注重起重机防腐, 注重起重机轨道的 调整、 加固、 焊接。改造实施后, 消除了起重机裂纹 的安全隐患, 提高了起重机抗疲劳能力, 使起重机 在相同使用条件下, 可以安全稳定运行。改造后由 于同时注重了起重机防腐和起重机轨道的调整、 加 固、 焊接, 起重机运行 3 a 以来状况良好。
1 原材料性能优选
塑性混凝土配比试验所用原料分别为 P.C32.5 级水泥、 膨润土, 粗骨料为 5~20 mm 碎石, 细骨料为 机制砂,外加剂为 HPC-GYJ 型高效引气减水剂。塑 性混凝土技术要求见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