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文化》

《汽车文化》

《汽车文化》课程论文论文题目: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运用与发展学院:___作物学院______专业年级:__09级农学____学号:__090101118______姓名:____杨扬_______2012年5月课程论文题目: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运用与发展摘要:电子技术是2l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的新兴技术,随着汽车工业与电子的不断发展,更多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也在不断出现,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汽车的各种性能,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为实现汽车的智能化、汽车的自动驾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汽车技术的现状和发展看,电子控制技术是支撑现代汽车发展的基础技术之一。

随着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技术已从单个部件电子化发展到总成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智能化、综合化控制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必要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子技术;现代汽车;应用;发展。

1引言在现代汽车上,电子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汽车已经由单纯的机械产品发展为高级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成为所谓的“电子汽车”。

当前汽车上70%的创新来源于汽车上电子技术的应用。

汽车电子化是建立在电子学的发展基础之上,从真空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技术进步,出现了计算机等各种各样的电子装置,汽车电子化也随着逐年的深化与发展,而且有的汽车电子装置占整车造价的1/3,高级轿车有的就装几十个微控器、上百个传感器。

电子化的程度可以说是衡量汽车高档与否的主要标志。

而对于我国的电子汽车产业,尽管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潜力大、空间大,但是,目前依旧是国外厂商在中国汽车电子市场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目前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存在着汽车电子行业空心化问题严重,组织结构亟待改善,横向融合不够且纵向产业链发挥作用不充分,对国内外市场规律把握不足等问题。

2现代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现状2.1汽车安全性方面1.防抱死制动系统(ABS)2.电子控制制动力分配系统(EBD)3.电子稳定程序(ESP)4.加速防滑控制系统(ASR)5.牵引力控制系统(TCS)6.自动制动差速器(ABD)7.电子控制制动辅助系统(EBA)8.辅助防护安全气囊系统(SRS)9.安全带张弛控制系统(sTrs)10.第二代车载故障诊断系统(OBD—II)2.2汽车动力性方面1.电子控制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EFIS)2.电子控制自动变速系统(ECT)3.怠速控制系统(ISCS)4.微机控制点火系统(MCIS)5.发动机爆震控制系统(EDCS)2.3汽车经济性和排放性方面1.废气再循环控制系统(EGRC)2.空燃比反馈控制系统(AFC)2.4汽车舒适性方面1.电子控制悬架系统(ECSS)又称电子调节悬架系统(EMS) 2.自动空调系统(ACS)2.5汽车操纵性方面1.车身主动控制系统(ABC)2.巡航控制系统(ccs)3.动态稳定控制系统(Dsc)4.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VSC)2.6汽车通过性方面1.可调减震系统(ADS)2.差速器锁止控制系统(VDLs)2.7汽车信息控制方面1.控制器区网络通信系统(CAN)又称为控制器通信网2.多媒体定向系统传输网(M0sT)3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的全面介绍3.1电子技术在发动机上的应用1电子控制喷油装置2电子点火装置3发动机爆震控制系统4怠速控制系统5废气再循环控制系统此外,在发动机部分利用电子技术的系统还有:电动油泵、发电机输出、冷却风扇、发动机排量、节气门正时、二次空气喷射、发动机增压、油汽蒸发等。

它们在不同的车型上都或多或少地被应用。

3.2电子技术在底盘上的应用1电控自动变速器2防抱死制动系统3电子转向助力系统。

(EPS)EPS就是英文Electrical PowerSteering的缩写,也就是“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的意思。

4适时调节的自适应悬挂系统5常速巡行自动控制系统。

3.3电子电子技术在车身系统上的应用。

主要包括安全气囊、自动座椅、自动空调控制、车内噪声控制、中央防盗门锁、视野照明控制、自动刮水器、自动门窗、自动防撞系统以及满足不同用电设备的电源管理系统,主要用来增强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方便性。

3.4多媒体娱乐、信息通讯系统。

主要包括车载多媒体系统、驾驶员信息系统、语音系统、车辆导航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用于联结“人一车—外界环境信息”的系统以及协调整车各部分的电子控制功能等等。

4现代电子技术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4.1传感器随着汽车电子化发展,自动化程度越高。

对传感器的依赖程度也就越大。

汽车用传感器的种类多样化和使用数量的增加,使得传感器朝着多功能化、集成化、智能化和微型化方向发展。

4.2微处理器微处理机的出现给汽车仪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世界汽车工业的微处理机用量激增,由从前单一的仪器逐步发展为多用途、智能化仪表,不但可以很精确地把汽车上所有的待测量都检测出来,分别显示和打印需要的结果,而且还有运算、判断、预测和引导等功能。

4.3软件新技术应用随着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的增加,对有关控制软件的需求也将增加,并可能要求计算机进一步联网。

因此,要求使用多种软件,并开发出通用的高水平语言,以满足多种硬件的要求。

轿车上的多通道传输网络将更加地依赖于软件,软件总数的增加及其功能的提高将使计算机能够完成越来越复杂的任务。

4.4智能汽车及智能交通系统(ITS)的研究及应用汽车智能化相关的技术问题已受到汽车制造商们的高度重视。

其主要技术“自动驾驶仪”的构想必将依赖于电子技术实现。

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将与电子、卫星定位等多个交叉学科相结合,它能根据驾驶员提供的目标资料。

向驾驶员提供距离最短而且能绕开车辆密度相对集中处的最佳行驶路线;它装有电子地图,可以显示出前方道路并采用卫星导航——从全球定位卫星获取沿途天气、车流量、交通事故、交通堵塞等各种情况。

自动筛选出最佳行车路线。

4.5多通道传输技术多通道传输技术将由试验室逐步进入实用阶段。

采用这种技术后,使各个数据线成为一个网络。

以便分离汽车的中心计算机的信息。

微处理机可通过网络接收其他单元的信号。

传感器和执行机构之间要有一个新式接口,以便与多通道传输系统相联系。

4.6数据传输载体方面的电子新技术应用汽车电子技术未来将实现整车控制系统。

这一系统要求有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信息交换与控制系统,车用计算机的容量要求更大,计算速度要求更高。

由于车用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数量日益增多,采用高速数据传输网络日益显得必要。

光导纤维可为此传输网络提供传输介质,以解决电子控制系统防电磁干扰的问题。

4.7车载电子网络随着电子控制器件在汽车上越来越多地应用,车载电子设备问的数据通信变得越来越重要,便以分布式控制系统为基础构建车载电子网络系统非常有必要。

大量数据的快速交换、高可靠性及价廉,是对汽车电子网络系统的要求。

5我国汽车电子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现状我国汽车电子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要落后10年左右,主要差距是在电子控制单元的软硬件、传感器、执行器、系统的可靠性和控制精度方面。

我国汽车产业经历20年的合资,技术上并没有形成核心技术,但并不是没有技术储备。

国家科技部在“八五”期间,组织了汽油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攻关;“九五”期间,组织了柴油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安全气囊和车载通信系统的攻关;“十五”攻关计划开展了“智能交通系统”和“混合动力汽车”等重点专项工作;另外,在电动助力转向、自动变速器、主动半主动悬架等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综合来讲,我国在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有些项目已经进行了装车实验,但整体上技术还十分薄弱,系统的功能、可靠性、稳定性和控制精度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产业化难度很大。

6如何发展我国的汽车电子产业要想做强中国汽车电子产业,除了企业必须坚持自主创新,还需要国家给予一定的扶持和指导。

企业要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坚持技术创新、坚持营销创新、坚持管理文化创新,从而在与跨国汽车电子巨头的竞争中自保乃至获胜。

第一,国家严格反垄断,限制外资恶意并购,建立多部门联合审查机制,设置合理的非关税壁垒等;第二,打造大型民族汽车电子企业集团,国家在研发投入、人才引进、技术改造、基础建设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第三,希望设立汽车电子行业发展基金和公共技术平台,致力于共性技术研发和重大科技攻关,支持汽车电子产业化;第四,希望国家能够制定汽车电子“十二五”专项发展规划。

随着中国汽车产销形势的持续向好、国家对发展汽车电子行业的举措加大,以及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促使中国汽车产业的升级,中国汽车电子产业面临着发展的新机遇,将会呈现几大趋势,比如汽车电子后装市场将快速成长,智能化、数字化和总线化将成为产品的发展方向,安全、节能、舒适、娱乐成为未来汽车电子应用发展的主旋律等。

7结束语汽车电子化程度的高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衡量汽车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

除了以上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外,一些汽车公司还在其生产的高档汽车上安装了专用的电子控制系统,从汽车技术的现状和发展看,电子控制技术是支撑现代汽车发展的基础技术之一。

随着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技术已从单个部件电子化发展到总成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智能化、综合化控制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必要的发展方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