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图设计常见规范问题汇总自校

施工图设计常见规范问题汇总自校

四、平面、立面、剖面图等
序号
工 作 要 点

校Hale Waihona Puke 各类型建




规范为无效版本。

不同建筑相连时,应明确防火分区划分及构造设计。
3
新建住宅、党政机关办公楼、医院门诊急诊楼和病房楼、中小学校、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不得在二层及以上采用玻璃幕墙。采用大窗应进行受力、变形验算或注明二次委托设计。
4
7层及7层以上 建筑物外开窗应采用安全玻璃。
16
楼梯疏散宽度的计算与总层数有关,四层及以上应按1米/百人计算。
17
一层楼梯对外疏散门净宽小于1200,其与地下室分隔的门影响有效疏散宽度。
18
幕墙与横墙相交处应设防火分隔措施,幕墙与层间楼板应采用玻璃棉或硅酸铝棉等不燃材料封堵。
19
中小学校低窗护栏的高度不得低于1.1米。(审查部分人提过,但规范没找到依据)
19
库房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20
大会议室应示意座位,限制人数。
21
钢楼梯平台及梯段应满足不同耐火极限,且要注明做法。
住宅
1
住宅储藏室火灾危险性类别应为丙类。
2
住宅阳台栏杆净高不应小于1.1米。
3
西向客厅应设置外遮阳。

电缆井净宽不宜小于0.8米。
5
地下室中开向疏散走道门扇开足时,不应影响走道疏散宽度。

管道穿防火墙封堵应注明具体材料及做法。
5
节能建筑底层采暖者地面应有保温,顶层水箱间楼面应有保温,并应注明具体工程做法。
6
无障碍出入口上方应设雨蓬。
7
无障碍入口处,门完全开启,平台净宽度不小于1500。
8
绿色建筑设计依据中应有《绿色建筑设计规范》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9
无障碍坡道中间休息平台的宽度不应小于1.5米。
13
楼梯间宜通至屋面。
14
楼梯平面应标注梯段、梯井的尺寸,外凸柱子及层高处外凸梁不得影响梯段的疏散宽度。
15
柴油发电机房应有两个出口,否则应预留设备安装孔洞,见技术措施15.4.6
16
暗装消火栓不应削弱墙体耐火极限。
17
钢结构应刷防火涂料,注明相关部位的耐火极限。
18
厨房热加工间外墙开口上方应设宽度不小于1米的防火挑檐。
建筑专业施工图设计常见规范问题汇总自校表
序号
工 作 要 点


1
高层建筑消防登高操作场地的设置:其长度应不小于一个长边,且距建筑物应10≥L≥5米,最小15X10或20X10,应在图中标注,救援场地内不应布置其他功能。
2
建筑物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范围内应设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入口。
3
厂房、仓库、公共建筑应设救援窗口,平、立面图应示意位置,应绘窗子详图,净宽及净高不得小于1米,间距不宜大于20米且每个分区不应小于2个。
6
地下与地上楼梯间分隔门开启后,首层楼梯间门开启后均不应影响疏散走道的宽度。

楼梯梯段下卫生间净高不应低于2.2.米。横管下表面距楼面净高不应低于1.9米。

楼电梯通过一层门厅通室外,门厅与厨房间的窗间墙应大于等于1.0米。
9
住宅应按层划分防火分区,若单层面积超过规范要求分区面积指标,应层内划分.
10
4
防火相关:消防车道(环形或单面)、回车场、转弯半径、救援场地(在疏散出口侧)、扑救面、高层落地长度、人行通道(住宅80m)、内院。
5
排风口和安全出口应标明相对建筑物的尺寸且应》6.0m。
三、设计说明及无障碍
序号
工 作 要 点


1
变形缝处应采用不燃材料填充。
2
电缆井不应与卫生间等潮湿场所贴邻。
3
楼梯疏散净宽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门净宽不应小于规范要求,门净宽度=洞口宽度-门框宽度(150)
6
救援窗口间距不宜大于20米。
7
玻璃幕墙的下方应设绿化带或采用防冲击雨蓬。
8
开向疏散走道的门不应影响疏散宽度。
9
开向楼梯间的门完全开启时不应影响平台的疏散净宽度。
10
全地下室部位楼梯间应设通风井,否则应为防烟楼梯间。
12
楼梯间外墙上窗口与相邻洞口水平距离不足1米。
26
住宅户门和安全出口净宽度不应小于900,门净宽应为洞口宽度-门框宽度(150)
27
住宅建筑应每套配套设置信报箱,且设置在门禁以外。
28
《住宅建筑规范》,走廊和公共部位通道的净宽不应小于1.2m。
29
电梯不应紧邻卧室布置。
30
无障碍设计台阶三级及三级以上应在两侧设置扶手。
1、强条:
二、总平面
序号
工 作 要 点


1
总平面图中应标明消防车道,登高操作场地大小及定位,尽端式消防车道回车场的大小及定位,总平面图应进行竖向设计,地下车库的顶板面标高及覆土高度限制。
2
要标注本场地及周边建筑物的位置、名称、层数、耐火等级·,防火间距,+0.000与绝对高程关系.工业建筑应标明建筑物及露天仓库的火灾危险性类别。
3
总平面图中车库出入口距道路红线距离应满足大于等于7.5米要求。
4
消防泵房的疏散门应直通安全出口,消防泵房和消防控制室应设挡水门槛及排水沟等防淹措施。

建筑地下与地上公用楼梯间应设风隔,地下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6
机房层平面图中,楼梯间内不应设电井、管道井,通向屋顶的楼梯间门作为安全出口其净宽度≥900,在变形缝处应设安全通道。
7
楼梯间内不应设管道井,不应设其它房间,电梯机房门不应开向楼梯间。
8
消防电梯前室内不应开设储藏室门等其他门窗洞口,见GB50016-2014的7.3.5条。
9
多层住宅地下、半地下室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地上地下应进行分隔。
10
封闭楼梯间在首层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与其它部位分隔。
11
建筑高度大于27米,但不大于100米的住宅,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
20
客厅的窗地比不应小于1/7,公租房可无客厅,厨房窗地比不应小于1/7。
21
设置电梯的居住建筑,每居住单元至少应设置1部能直通达入户层的无障碍电梯。
22
公共建筑内设有电梯时,至少应设1部无障碍电梯。
23
大房间疏散门的数量不应少于2个。
24
柴油发电机房应为甲级防火隔音门。
25
住宅首层疏散外门净宽不应小于1100。
12
上下层外墙开口间槛墙高度不应小于1200或800,上下层之间窗槛墙采用防火玻璃墙分隔,其耐火完整性高层不应小于1.0h,多层不小于0.5h,外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防火玻璃墙的耐火完整性。
13
住宅阳台窗窗台高600,应设防护。
14
车库最远点疏散距离超过60米。
15
设置座位的餐厅疏散人数可按座位数的1.1倍计算。
与连廊相邻的外窗应采取防卫措施。
11
每户应有一房间满足类避难间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