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肾上腺疾病的CT、MRI诊断
肾上腺疾病的CT、MRI诊断
实验室:血尿皮质醇减低,血中ACTH水平升高
CT表现: 1.双侧肾上腺增大,形成不规则肿块,
长轴与肾上腺一致。 2.密度不均,可见低密度坏死和高密度
神经母细胞瘤
3岁以下婴幼儿 起源于未分化的交感神经节细胞,最常见的恶性实体肿瘤
之一。 好发部位:肾上腺、腹膜后脊柱旁、后纵隔、盆腔和颈部 病理:没有包膜,可见出血、坏死、囊变和钙化,可伸入
椎管内形成哑铃状。
临床表现: 腹部无痛性肿块,发生转移时出现肝大、骨痛
等表现。80-90%分泌儿茶酚胺。 CT表现:
临床表现:
1.任何年龄均可发生,20-40岁最多;
2.症状:
阵发性高血压、头疼、心悸、多汗和皮肤苍白, 数分钟后缓解。
3.实验室:24小时尿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香草基 扁桃酸(VMA)明显升高
CT表现: 1.圆形、椭圆形肿块,3~5cm; 2.密度不均匀,瘤内坏死囊变、出血; 3.中心或边缘可见点状或弧形钙化; 4.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
实质性肿块,分叶或不规则,密度不均匀,不规 则钙化。浸润性生长,可包绕腹膜后大血管。可跨 过腹中线。增强扫描不均一强化。淋巴结、肝脏、 骨骼转移。
左侧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
肾上腺结核
adrenal tuberculosis
临床表现:病程较长,数年甚至更长;皮肤黏膜 色素沉着,疲乏无力、食欲不振、低血压等,皮 肤和色素沉着最具有特征性。
非功能性其它疾病(囊肿、出血等)
库欣综合征 (Cushing syndrome)
肾上腺分泌过多皮质醇,又称皮质醇增多症 好发于中年女性 临床表现有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皮肤紫纹,高
血压,月经失调、多毛等。 实验室检查:血尿皮质醇增高,垂体性和异位性血ACTH
升高,肾上腺性者ACTH降低 CT表现------肾上腺皮质增生(双侧)
conn腺瘤 肾上腺囊肿
肾上腺囊肿并钙化 肾上腺囊肿并出血
CT表现: 2.肾上腺皮质增生:占2/3,位于球状带,小结节
或大结节。 ①双侧增粗 ②双侧小结节 ③单侧小结节:需与腺瘤鉴别 ④肾上腺大小正常:并不能排除肾上腺增生,球状
带很小,不显著的增生不会造成形态的改变。
肾上腺增生
肾上腺增生
嗜铬细胞瘤 pheochromocyto ma
5、肾上腺CT、MRI检查方法
扫描前准备:空腹、没有做造影检查 扫描方法
1、平扫:扫描范围:胸11至腰1-2 层厚层距:5mm
2、增强扫描:注药后30S
6、肾上腺的正常影像表现 ①侧支厚度<1cm,与膈肌脚粗细相仿
斜线状、倒V或倒Y形 ②平扫和强化:软组织密度,无法分辨皮质和髓质 ③T1WI、T2WI信号类似于肝实质,低于周围脂肪 信号 ④脂肪抑制系列显示清楚,高于被抑制的脂肪信号
左肾皮质增生
肾上腺皮质腺瘤(cushing腺瘤):
10~30%
单侧肾上腺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结节,与肾上 腺侧肢相连,2~3cm,密度与肾实质相似,快速 均匀强化。肾上腺残部和对侧肾上腺萎缩变小。
MRI:T1T2信号类似肝实质。腺瘤富含脂质, 梯度回波反相位信号明显减低。增强扫描类似CT表 现。
肾上腺疾病的CT、MRI诊断
肾上腺概论
Introduction to adrenal gland
1、组织结构:肾上腺:皮质、髓质和基质构成。 皮质:醛固酮、皮质醇和雄激素。 髓质:儿茶酚胺。
2、临床和实验室:确定功能性(亢进、低下)和非功能性。 3、影像检查:病变的定位、大小、数目、范围和性质。 4、首选CT检查。
起源:交感神经嗜铬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产生儿茶酚 胺,引起阵发性高血压。
化验检查:尿儿茶酚胺代谢产物的定量测定明显升高。 好发部位:肾上腺髓质占90%。10%肾上腺外(称副神
经节瘤)、10%双侧性、10%恶性、10%家族性。 病理:较大,易发生坏死、囊变和出血,有完整包膜。恶
性者累及包膜并发生远处或淋巴结转移。
7.肾上腺常见疾病
功能亢进 性疾病
功能低下 性疾病
非功能 性疾病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皮质醇增多症:肾上腺增生、cushing瘤、原发肾上腺 上皮癌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onn腺瘤、皮质增生
肾上腺髓质源性肿瘤 嗜铬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
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艾迪生病(肾上腺萎缩、肾上腺结核)
非功能性肾上腺肿瘤 非功能性肾上腺皮质腺瘤与腺癌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 肾上腺转移性肿瘤
肾上腺皮质腺瘤 肾上腺皮质腺癌
cushing综合征前后
CT表现: 肾上腺皮质增生:最常见,70~85%
双侧弥漫增大,侧肢厚度>10mm和面积 >150mm2
密度和外形基本正常;少数增粗的肾上腺边缘呈 结节状。
50%患者表现功能异常,CT表现正常。
甲亢、肢端肥大症也可引起双侧肾上腺非特异性 增大。
肾上腺腺瘤
肾上腺腺瘤
肾上腺腺瘤
肾上腺皮质腺癌:3~5%
直径>6cm,密度不均,可有坏死、出血、点片 状钙化。不均匀强化。下腔静脉受累、淋巴结转移 或其他脏器转移。
MRI:肿块较大,多切面较好显示肿瘤的起源。T1低信 号为主,T2高信号为主,可见更高信号的坏死。不均匀强化。
肾上腺腺癌
肾上腺腺癌
MRI表现: T1信号,增强扫描实体部分明显强化。
T1WI信后类似肌肉,T2WI富含水分和血窦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 实体部分明显强化。
出血坏死明显,类似囊性变
坏死明显,类似囊性变
女,29岁,阵发性高血压伴有心悸、多汗,数分钟后缓解。 环形钙化,囊性变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又称“Conn综合征”)
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醛固酮所致 机理:醛固酮引起水钠储留,血容量增加。 好发于20-40岁,女性多。 临床表现:
1.症 状:高血压、肌无力、夜尿增多 2.实验室:低血钾、血尿高醛固酮水平和低血浆肾 素活性。
CT表现: 1.肾上腺皮质腺瘤(conn腺瘤):占1/3,多单 发,可以多发或者双侧性,1~2cm,可达3cm。 富含脂质,近于水样密度,轻度强化。肾上腺能 清楚显示,无萎缩改变。需与肾上腺囊肿鉴别。 MRI:T1T2信号类似或略高于肝实质,反相位 信号明显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