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作文教学经验点滴谈

我的作文教学经验点滴谈

我的作文教学经验点滴谈
目前,大多数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都存在这样一个共同的误区:多指导,多评改,少讲评。

而指导中,教师多是依据作文要求,多方寻找各种写作理论,然后就是在课堂上模糊对学生进行抽象“定势”,学生听的只觉云遮雾绕,不知何从下笔。

而评改,则要求教师对学生作文逐一研读,改了错字改病句,写完眉批写总批,老师头昏脑胀,发下去学生所获甚微。

讲评起来则笼统异常,要么三言两语草草了事,要么求全责备喋喋不休。

我认为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自己“游泳”,在锻炼中成为“游泳”健儿。

通过“下水”,自觉地获取作文知识,形成自能作文的能力。

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学生心理特点,进行了教学实验,通过实验进一步激发学生作文的强烈欲望,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事物,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自我表达出来,从而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1明确写作的目的
“作文难”是个困扰着教师和学生的老问题,我认为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作文教学目标不明确和作文教学过程不规范。

“作文教学目标不明确”表现在:
1.1教师对教学大纲要求不熟悉,没有对每次作文提出具体要求。

1.2语文教材中各次作文训练之间又缺乏知识的系统性,体现不出具体而恰当的目标,必然影响教学效果。

2把握写作的具体内容
2.1明确目标,激发欲望。

⑴指导审题,明确目标。

教师一面带领学生讨论,一面把本次作文的要求(即目标)一条条按一定顺序板书出来,并结合正面例子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

让学生质疑,并提醒学生记忆。

⑵指导学生观察或从生活中选素材,鼓励学生构思,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2.2一次成形,独立作文。

⑴学生构思好了以后,鼓励学生一气呵成,完成初稿。

教师要提醒写完的同学对照本次“作文目标”自改,但不要随便打断学生的思路,要求一次成文,不能过分强调书写整洁,应允许并激励学生在作文上修改。

⑵让写完的学生结分小组互改。

2.3指导评改。

⑴自评。

引导学生回顾本次作文目标,简单概括本次作文情况。

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依据“作文目标”对有问题的地方让学生判断评
价,以加深对作文目标的理解。

再让学生综合评价自己的作文,从而真正理解自己作文的得失。

⑵自改。

师生共同讨论,按“作文目标”,共同评价一篇或几篇病例文,再让学生对照“作文目标”修改自己的作文。

⑶再改。

教师简要总结学生自改的情况。

让学生质疑、读批语,指导批语的表述方法,检查对批语是否真正理解,学生理解批语后,让其再改作文。

教师重点巡回辅导差生。

⑷交流。

先让学生组内交流,互改评比。

再让各组代表将作文读给全班同学听,让同学评价;鼓励更多的学生介绍自己最得意的段、句等,并说出怎么好;让学生谈一谈本次作文的收获。

3课外辅助训练
3.1指导学生写片断。

训练内容:仿写片断或写学后的收获,要与本单元训练重点相联系。

3.2指导阅读写笔记。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要求学生每周至少保证两小时的课外阅读时间,要求学生建立读书卡片或读书笔记,克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经过实验证明,我的作文教学具有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等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相信每一位有志于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同行,决不会对作文教学放之任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