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运动规律

水运动规律

选择题
“流冰”指的是随水流动的浮冰。

每到1-3月,鄂霍次克海北部的浮冰会南下来到日本北海道沿岸,成为著名的流冰旅游景观。

下图示意鄂霍次克海位置。

据此完成1-2小题。

1.推动鄂霍次克海浮冰南下的动力可能是()
①洋流②海陆风③季风④地球自转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鄂霍次克海流冰的形成,与黑龙江密切相关。

其原因是()
A. 汇入淡水,易凝结成浮冰
B. 江水流动,推动浮冰运动
C. 凌汛明显,带来大量冰块
D. 冲散海冰,避免海面封冻
渔获产量的分布实际上代表了渔业资源量的空间分布和变化,渔业常常采用渔场
资源重心描述渔场空间位置的变动。

读2014年12月~2015年7月大西洋中部某海城(中上层鱼类渔场)产量重心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3-5题。

3.该渔场位于
A. 非洲西部
B. 南美洲东部
C. 北美洲东部
D. 欧洲西部
4.该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
A. 有南赤道暖流流经
B. 河流带来营养物质
C. 寒流交汇于大洋中
D. 盛行上升补偿流
5.每年影响该渔场重心移动的主要风带是
A. 西风带
B. 东南信风带
C. 东北信风带
D. 极地东风带
下图为南极大陆某区域海冰范围变化图,9月南极海冰范围为一年中最大,2月海冰范围为一年中最小。

冰间湖是极地海域出现的一种特有现象,是指在达到结冰的天气条件下,仍长期保持无冰或仅被薄冰覆盖的冰间开阔水域。

据研究,南极融冰初期或结冰初期会在近岸海域出现无冰覆盖的水域,称为“近岸冰间湖”。

据此完成6-8题。

6.由图可知,
A.9月气温最低,2月气温最高 B.平均融冰速度快于结冰速度
C.海冰外缘线与海岸线走向一致 D.海冰范围即海冰覆盖面积
7.南极“近岸冰间湖”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A.近岸靠近南极大陆,温度高,融冰快
B.近岸有河流注入,导致融冰快
C.薄冰受南极大陆离岸风的影响被吹离海岸
D.近岸暖流增温作用明显
8.南极“近岸冰间湖”
A.使南极沿岸温度升高 B.有利于海鸟寻找食物
C.使南极沿岸变得湿润 D.使海水盐度降低
20世纪90年代以前,第聂伯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24%,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15%。

20世纪90年代以后,该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32%,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30%,但总径流量变化较小。

下图为第聂伯河部分流域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面9-10题。

9.第聂伯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A. 冰川融水补给
B. 雨水补给
C.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D. 地下水补给
10.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聂伯河径流量的季节分配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 流域降水量增加 B. 全球气候变暖
C. 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D. 大量修建水库
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

厄加勒斯浅滩是沙丁鱼的集聚地。

每年5~7月,当冰冷的洋流沿海岸向北侵袭,形成一条狭长的冷水带时,沙丁鱼便开始一年一度的大迁徙。

下图为非洲南部周边海域冬季表层水温等值线分布图。

据此回答11-13小题。

11.造成甲海域比乙海域水温低的主导因素是
A. 人类活动
B. 大气环流
C. 太阳辐射
D. 洋流
12.厄加勒斯浅滩成为南半球沙丁鱼主要集聚水域的原因有
①西风漂流影响,水温低②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多
③浅滩面积大,生存空间广④海水浅,海面风平浪静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3.沙丁鱼每年5~7月从集聚地向产卵地大迁徙的原因有
①沿岸流向东北流动,利于沙丁鱼顺流迁徙
②沿岸冷流降低了产卵地海域水温,提供了冷水生存环境
③沿岸冷流与外海的厄加勒斯暖流交汇,为沙丁鱼带来丰富饵料
④附近陆地河流处于丰水期,带给产卵地海域丰富的营养物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下图为南非某省重大水率的蓄水量占总库客比重的变化曲线图,右图为南非区域图。

据此完成14-15小题。

14.左图所示的水库,可能位于右图中的
A. 甲省
B. 乙省
C. 丙省
D. 丁省
15.2014年以来,该省多处水库出现与图2所示蓄水量相似的变化趋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 气候异常,降水大幅减少
B. 蒸发加强,水分大量丧失
C. 经济发展,淡水需求增多
D. 管理混乱,淡水浪费严重
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比重差异且可以相混的流体,因比重差异而产生的流动,称为“异重流”。

读“水库异重流形成示意图”,回答16-17题。

16.关于水库异重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珠江流域发生频率高于黄河流域
B.到达大坝的异重流有利于水库清淤
C.有助于漂浮污染物的净化
D.三角洲泥沙来自于水库环流
17.下列情形可以形成异重流的是()
①大风吹拂湖面②河流入海③冷暖气团相遇④上升流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研究表明,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光照呈正相关,而光照强度显著受含沙量的影响。

长江每年携带大量的泥沙入海,沉积的泥沙向口外海域扩散呈明显的季节性,导致口外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呈明显的季节变化。

读“长江口外水域洪、枯季节平均含沙量分布(单位:kg/m3),完成18-19题。

18.与冬季相比,夏季
A. 长江口泥沙堆积多,口外水域含沙量高
B. 长江口泥沙堆积多,口外水域含沙量低
C. 长江口泥沙堆积少,口外水域含沙量高
D. 长江口泥沙堆积少,口外水域含沙量低
19.长江口外海域含沙量冬夏季差异形成的原因是
A. 夏季风扰动海水,长江口泥沙向外海扩散
B. 夏季含沙量较大的长江水进入外海
C. 冬季风扰动海水,长江口泥沙向外海扩散
D. 冬季含沙量较小的长江水进入外海
9世纪初,在南美洲厄瓜多尔(北邻秘鲁)和秘鲁等地,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到次年年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沿岸地区渔业资源也会遭受灭顶之灾。

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厄尔尼诺。

下图示意某次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部分地区表层水温距平值分布,读图,完成20-21题。

20.据图分析可知,厄尔尼诺现象对太平洋沿岸国家的主要影响是
A. 印尼东部岛屿降水增多
B. 澳大利亚东部森林火险等级升高
C. 秘鲁沿岸降水减少
D. 厄瓜多尔西部沿海洪涝减少
21.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中
A. 赤道逆流增强
B. 秘鲁寒流东移并减弱
C. 南赤道暖流增强
D. 热带地区西部表层海水普遍升温
无定河,黄河一级支流,大致以地貌区为界,上游流经风沙区,下游流经黄土丘陵沟壑区,无定河上游地区流量季节分配较均匀,变化小,下游地区流量季节变化较大,南部支流上兴建了许多小型水库。

据此回答22题
22.无定河上游地区的水源补给主要是
A. 大气降水
B. 冰川融水
C. 地下水
D. 湖泊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