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 .do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 .doc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10186课程名称:外国文学学时/学分:72/4先修课程:《文学概论》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开课教研室: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外国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2.课程任务: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外国文学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个时期文学的特点、文学现象,重点掌握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分析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本大纲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采用课堂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讨论、教师点评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在规定教学范围内,教师可以引入自己的科研成果补充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经过阅读、思考,阐述个性化的见解。

对教学内容的顺序安排、重点难点,也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安排和调整。

2、在课程开始时,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作业要求,以布置学生课外阅读笔记及课堂上讨论作品的方式作为督促学生课外阅读的手段。

3、成绩考核形式:课程成绩=期终成绩(70%)+平时成绩(期中考核、作业、课堂提问等)(30%)。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欧美文学上编第一章古代文学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古希腊、罗马文学发展概况及所涉及作品的基本内容,理解古希腊、罗马文学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掌握古希腊神话和悲剧的特征,深入分析《荷马史诗》的思想艺术价值。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掌握理念论、灵感说、模仿说、三连剧、荷马式比喻等基本概念,了解潘多拉的盒子、不和的金苹果、阿克琉斯之踵等典故。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古希腊文学各发展时期的主要成就;古希腊神话的特征;《荷马史诗》的思想艺术价值;三大悲剧诗人的创作特色。

教学难点:古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和人本思想。

罗马文学在文学史上所起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4.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古希腊文学二、古罗马文学第二节荷马史诗一、荷马史诗的形成过程二、荷马史诗的思想意义、历史文献价值三、荷马史诗的人物形象四、荷马史诗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古希腊戏剧一、悲剧与喜剧的起源二、古希腊悲剧三、古希腊喜剧第二章中世纪文学1.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欧洲中世纪文学的四种主要类型,辩证地认识欧洲中世纪文学的价值;了解但丁的生平与创作情况,掌握《神曲》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掌握教会文学、英雄史诗、谣曲、骑士文学、城市文学等基本概念,掌握中世纪文学的特点。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中世纪文学的特征和价值。

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教学难点是但丁的神学世界观与人文主义思想因素的矛盾在作品中的反映。

4.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中世纪文学的文化历史背景与基本特点二、中世纪文学的基本类型第二节但丁一、生平和创作二、《神曲》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文学的发展概况,掌握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了解塞万提斯的生平与创作,分析《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与艺术成就;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与创作分期,分析《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掌握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流浪汉小说、十四行诗、七星诗社等基本概念,掌握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流浪汉小说;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堂吉诃德形象;哈姆莱特形象;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堂·吉诃德、哈姆雷特形象塑造的复杂性。

哈姆莱特的忧郁和延宕。

4.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文艺复兴的产生及人文主义文学特征二、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第二节薄伽丘一、生平和创作二、《十日谈》第三节塞万提斯一、生平和创作二、《堂吉诃德》第四节莎士比亚一、生平和创作二、创作分类三、《哈姆莱特》第四章17世纪文学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十七世纪英、法两国文学发展概况及重要作家的创作情况,掌握弥尔顿《失乐园》的思想内容和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掌握莫里哀的创作分期,分析《伪君子》中答丢夫形象及该剧的艺术成就。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掌握古典主义、三一律、巴洛克文学等基本概念,掌握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答尔丢夫的形象,《伪君子》的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莫里哀与古典主义,莫里哀运用多种戏剧因素增强戏剧的艺术效果。

4.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古典主义文学二、巴洛克文学和清教徒文学第二节莫里哀一、生平和创作二、《伪君子》第五章 18世纪文学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18世纪文学的主要成就、特点和影响,理解启蒙主义文学和狂飙突进运动文学的思想和艺术特征;掌握歌德《浮士德》的思想内容,会分析其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掌握启蒙文学、正剧、狂飙突进运动、感伤主义等基本概念,掌握启蒙文学的基本特征。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卢梭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狂飙突进运动;席勒的《阴谋与爱情》;浮士德精神;浮士德、靡非斯特形象。

教学难点:浮士德形象的社会意义及与靡非斯特的辨证关系。

4.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18世纪文学的基本特点二、启蒙文学在各国的发展第二节卢梭一、生平和创作二、《新爱洛依丝》第三节歌德一、生平和创作二、《浮士德》欧美文学中编第一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浪漫主义文学的历史背景、在各国的发展概况及重点作家的生平、创作分期;理解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把握《唐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雨果作品的人道主义和浪漫主义特色。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掌握浪漫主义、湖畔派、拜伦式英雄、等基本概念,掌握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湖畔派;《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美丑对照原则。

教学难点: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4.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点二、欧美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第二节拜伦一、生平和创作二、《唐璜》第三节雨果一、生平和创作二、《悲惨世界》第四节惠特曼一、生平和创作二、《草叶集》第二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与在欧洲各国的发展概况,理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全面把握法国、英国、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概况和各自的主要特点,深入地理解斯丹达尔、巴尔扎克、福楼拜、狄更斯、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马克·吐温等的生平及创作的基本状况,分析他们的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成就;他们在欧美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掌握人物再现法、多余人、威塞克斯小说、忏悔贵族、托尔斯泰主义、心灵辩证法、社会问题剧等基本概念,掌握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红与黑》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的创作特点。

教学难点:《红与黑》的开创性意义。

于连人物分析。

巴尔扎克的世界观与创作的关系。

拉斯蒂涅这一形象及典型意义。

狄更斯作品的人道主义思想。

陀斯妥耶夫斯基思想与创作的二重性。

托尔斯泰世界观的变化。

易卜生戏剧的现代性。

4.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及基本特征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第二节斯丹达尔一、生平和创作二、《红与黑》第三节巴尔扎克一、生平和创作二、《高老头》第四节福楼拜一、生平和创作二、《包法利夫人》第五节狄更斯一、生平和创作二、《双城记》第六节哈代一、生平和创作二、《德伯家的苔丝》第七节普希金一、生平和创作二、《叶甫盖尼·奥涅金》第八节果戈理一、生平和创作二、《死魂灵》第九节屠格涅夫一、生平和创作二、《猎人笔记》和长篇小说第十节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平和创作二、《罪与罚》第十一节列夫·托尔斯泰一、生平和创作二、《安娜·卡列尼娜》第十二节契诃夫一、生平和小说创作二、戏剧创作和《樱桃园》第十三节马克·吐温一、生平和创作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第十四节易卜生一、生平和创作二、《玩偶之家》第三章 19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本章所涉及的各文学流派的基本特点及代表作家、作品;了解左拉的生平与创作,掌握《卢贡-马卡尔家族》中重要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掌握自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等基本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19世纪自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的特征;莫泊桑短篇小说的内容及特点;《卢贡-马卡尔家族》所体现的左拉的创作特色。

教学难点是唯美主义文学与象征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自然主义在左拉创作中的矛盾。

4.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自然主义的理论主张、思想艺术特点和发展概况二、唯美主义的理论主张和发展概况三、前期象征派的理论主张和发展概况第二节左拉一、生平和创作二、《萌芽》第三节莫泊桑一、生平和创作二、短篇小说第四节波德莱尔一、生平和创作二、《恶之花》欧美文学下编(简介)亚非文学(简介)五、教材及参考书(一)教材:《外国文学史》修订版(上、下)主编:郑克鲁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二)参考书:1. 《外国文学简编》主编:朱维之、赵澧、黄晋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六版。

2. 《外国文学史》主编:朱维之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 《欧洲文学史》主编:杨周翰: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4.《19世纪文学主流》主编:勃兰兑斯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5.《外国文学史纲》主编:蒋承勇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执笔:郝清菊审定:(教研室主任签字郝清菊)(院系部负责人签字左攀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