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饲料添加剂分类和目前应用现状分析

饲料添加剂分类和目前应用现状分析

饲料添加剂分类和目前应用现状分析姜晓林(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08级动科3班,20080074) 摘要随着饲料添加剂工业的发展,饲料添加剂的种类日益繁多,应用也十分广泛,为了方便科学研究、生产和管理,本文从营养学角度概述了饲料添加剂的一般分类,并且对我国饲料添加剂的现状进行综述,分析饲料添加剂工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并指出饲料添加剂工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饲料添加剂分类应用现状The basal Sort And Application status of Feed AdditivesJiang Xiaolin(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And Technology,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Major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Class 3,Grade 2008,20080074) Abstract :As feed additiv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feed additives kinds increasingly numerous, applications are very broad.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from nutrition summarizes the general classification feed additives, and feed additives in China was summarized, the analysis of feed additives industry at present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concrete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and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feed additives industry.Key words : feed additive ,Application status饲料添加剂是一类为了满足动物某种特殊需要,采用多种不同方法添加于饲料内某些少量或微量的营养性或非营养性物质。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饲料及其他相关工业也快速发展,拉动了我国饲料添加剂工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上形成氨基酸、维生素、酶制剂、矿物质微量元素、调味剂、防霉剂等完整的现代饲料添加剂生产体系, 成为重要的精细化工领域之一,我国饲料工业市场潜力巨大,预示着我国饲料添加剂良好的发展前景。

1.饲料添加剂的分类1.1营养性饲料添加剂1.1.1氨基酸:L-赖氨酸盐酸盐;DL-羟基蛋氨酸;DL-羟基蛋氨酸钙;N-羟甲基蛋氨酸;L-色氨酸;L-苏氨酸1.1.2微生素:β-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A乙酸酯;维生素A棕榈酸酯;维生素D3;维生素E;维生素E乙酸酯;维生素K3(亚硫酸氢钠甲萘醌);二甲基嘧啶醇亚硫酸甲萘醌;维生素B1(盐酸硫胺);维生素B1(硝酸硫胺);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6;烟酸;烟酰胺;D-泛酸钙;DL-泛酸钙;叶酸;维生素B12(氰钴胺);维生素C(L-抗坏血酸);L-抗坏血酸钙;L-抗坏血酸-2-磷酸酯;D-生物素;氯化胆碱;L-肉碱盐酸盐;肌醇1.1.3矿物质:硫酸亚铁、乳酸亚铁、碳酸亚铁、氯化亚铁、氧化亚铁、富马酸亚铁、柠檬酸亚铁;碘化钾;碘酸钙、碳酸钙、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磷酸一氢钙;硫酯钴、氯化钴、碳酸钴;硫酸铜、氧化铜;硫酸锰、氧化锰;硫酸锌、氧化锌、碳酸锌;亚硒酸钠、硒酸钠、磷酸二氢钠;硫酸镁、氧化镁、碳酸镁;1.1.4非蛋白氮:尿素;硫酸铵;液氨;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缩二脲;异丁叉二脲;磷酸脲;羟甲基脲1.2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1.2.1抗氧化剂:乙氧基喹啉(EMQ);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丁基羟基茴香醚(BHA);没食子酸丙酯1.2.2抗结块剂:α-淀粉;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丙二醇;二氧化硅;硅酸钙;三氧化二铝;蔗糖脂肪酸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甘油脂肪酸酯;硬脂酸钙;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油酸酯;聚丙烯酸树脂Ⅱ1.2.3酶制剂:蛋白酶(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淀粉酶(地衣芽孢杆菌,黑曲霉);支链淀粉酶(嗜酸乳杆菌);果胶酶(黑曲霉);脂肪酶;纤维素酶(reesei木霉);麦芽糖酶(枯草芽孢杆菌);木聚糖酶(insolens腐质霉);β-聚葡糖酶(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甘露聚糖酶(缓慢芽孢杆菌);植酸酶(黑曲霉,米曲霉);葡萄糖氧化酶(青霉)1.2.4防霉剂:甲酸;甲酸钙;甲酸铵;乙酸;双乙酸钠;丙酸;丙酸钙;丙酸钠;丙酸铵;丁酸;乳酸;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钠;山梨酸钾;富马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磷酸;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氯化钾;氢氧化铵1.2.5着色剂:β-阿朴-8-胡萝卜素醛;辣椒红;β-阿朴-8-胡萝卜素酸乙酯;虾青素;β,β-胡萝卜素-4,4-二酮(斑蝥黄);叶黄素(万寿菊花提取物)1.2.6乳化剂:甘油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山梨聚糖脂肪酸酯1.2.7粘结剂:海藻酸钠、羟甲基纤维素钠1.2.8调味剂:糖精钠;谷氨酸钠;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血根碱;食品用香料均可作饲料添加剂1.2.9微生物制剂: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粪链球菌;屎链球菌;乳酸片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乳链球菌;啤酒酵母菌;产朊假丝酵母;沼泽红假单胞菌1.3药物性饲料添加剂1.3.1抗生素类抑菌捉生长剂:杆菌肽锌、硫酸粘杆菌素、杆菌肽锌+硫酸粘杆菌素、北里霉素、恩拉霉素、维吉尼霉素、黄霉素、土霉素钙、金霉素钙、磷酸泰乐菌素、那西肽、牛至油1.3.2合成抗菌素类抑菌促生长剂:喹乙醇、对氨基苯胂酸(阿散酸)、羟基苯胂酸(洛克沙胂)、氯化胆碱、1.3.3抗球虫药:氨丙啉、氨丙啉+乙氧酰胺苯甲酯、氨丙啉+乙氧酰胺苯甲酯+磺胺喹恶啉、硝酸二甲硫胺、氯羟吡啶、氯羟吡淀+苄氧喹甲酯、尼卡巴嗪、尼卡巴嗪+乙氧酰胺苯甲酯、氢溴酸常山酮、氯苯胍、二硝托胺、拉沙洛西钠、莫能菌素、盐霉素、马杜霉素、海南霉素。

1.3.4驱虫药:越霉素A、潮霉素B2.饲料添加剂目前的应用现状及其分析2.1我国饲用添加剂生产起步迟缓在国外,发达国的饲料添加剂生产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产业。

目前世界上使用的添加剂品种数以百计。

例如,日本的饲料添加剂品种从1974年的44种增加到目前的128种;欧洲共同体法定登记的饲料添加剂已有250种,每年消费饲料添加剂达580万吨;美国有1.3万个饲料厂使用各种饲料添加剂达260多种,仅生长促进剂和驱虫保健剂就有60多种,国家认可的微量元素添加剂就有46个品种,每年消费饲料添加剂达650万吨。

在我国,饲料添加剂工业是在80年代初才开始兴起的。

开始仅生产一些用量较大的饲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和防霉、抗氧化剂等。

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逐渐生产各种系列饲料添加剂,产量也逐渐上了规模。

据统计,1995年我国饲料添加剂预混料需求量为60万吨,各种添加剂总量65万吨,赖氨酸需求量3.6万吨,饲用维生素需求量为2.2万吨,而实际年产量与此相差甚远,相当大部分需从国外进口。

目前,我国已批准使用的饲料添加剂约80个品种,其中国内生产并已制定标准的仅40多个,其余是批准进口的国外产品。

全国年生产各种饲料添加剂20万,年使用量为15万吨。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饲料添加剂品种少、产量小、价格高,且有多产品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不能满足养殖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同时我国对饲料添加剂的基础研究不够,技术储备量低,许多新型的添加剂品种都不能生产,缺乏高水平的预混料配方,生产工艺水平低,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差异较大。

2.2饲用添加剂安全备受关注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在饲料中添加各种防病促长的添加剂。

但饲养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往往忽视对畜产品的食用安全性。

在工业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必须重新审视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

由于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有可能增加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更为严重的是抗生素在动物体内的残留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

1986年瑞士禁止使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欧洲其他国家对此进行了广泛争论,其目的在于如何安全使用有促生长作用的饲用抗生素。

因此美国和西欧国家多采取制定法律法规的办法限制添加某些对人类不安全的饲料添加剂。

尽管SCAN(1996)报道表明,没有足够证据证明饲料中使用阿伏霉素会导致微生物对人用抗生素万古霉素抗药性的增加,但1997年4月欧盟仍禁止使用阿伏霉素。

经过激烈讨论,瑞士于1999年禁止使用全部饲用抗生素,只允许在家禽饲料中使用抗球虫药。

同时,欧盟禁止使用硫酸泰乐菌素、维吉尼亚霉素和螺旋霉素。

2.3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我国添加剂生产和使用中还出现很多问题。

2.3.1添加剂的产需矛盾大。

每年生产量少而需求量却很大,故每年需用数千万美元进口上万添加剂;2.3.2添加剂品种单一,许多厂家只能生产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和防霉、抗氧化剂等普通饲料添加剂,缺少新的高档产品,尤其是没有自主开发、拥有知识产权的产品。

2.3.3在添加剂配制中,缺乏科学试验依据,所生产的品种,未必是最佳产品,在应用中,多注意营养性添补成分,忽略非营养性添加成分;2.3.4违反国家禁令。

国外或国内已淘汰或禁止使用的一些抗生素、激素类添加剂(特别是某些化学合成物),有的厂家仍在生产和使用;2.3.5对添加剂缺乏科学认识,有的认为可有可无,有的则又过于夸大其作用,搞得神乎其神,因此用户购买时要注意并会识别产品的真伪和质量的高低,必须做到科学地使用饲料添加剂。

这些问题都大大制约了我国饲料添加剂行业的发展。

为此,我国于1987年发布执行第一批饲料添加剂标准。

1999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2000年下半年,国家有关饲料质检部门在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展开了对猪饲料添加剂中违禁药品的检查,查处了43家饲料产品中含违禁药品的企业。

维护了饲料添加剂行业的生产秩序,为我国饲料添加剂行业的正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2.4饲料添加剂的发展趋势现在的饲料添加剂已融合了多门学科和多种新技术,其资源、种类、功能和应用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种类已包括植物产品、动物产品、矿物产品和生物制品等;其功能也由营养成分的补充逐步发展到防治疾病、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饲料内外在品质、促进动物产品品质的提高以及满足某些特殊需求等;应用范围也已扩大到各类畜禽、水生动物以及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