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日本现代设计的传统与现代

浅析日本现代设计的传统与现代

学号:2009012143哈尔滨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论文题目浅析日本现代设计的传统与现代学生刘竹指导教师刘剑虹教授年级2009级专业环境艺术设计系别环境艺术系学院美术学院浅析日本设计中的传统与现代摘要:传统与现代是一对看上去相互对立的词语在当今的中国,设计包装中加入的西方元素越来越多,西方的奢侈品什么的在中国也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而博大精深的民族瑰宝却通常只能作为一种久远的文化在展厅和台面上短暂的展示,并没有很好的融合在现代生活中。

然而日本的设计却能在短短五十年内奋起跻身于世界设计强国之列,这完全得益于其对传统文化的留存和发扬。

关键词:日本设计传统文化欧洲文化现代设计浅析日本设计中的传统与现代传统与现代是一对看上去相互对立的词语,正如林间小榭之于摩天大楼,烛光摇曳之于霓虹闪烁,旗袍汉服之于T恤热裤一样,呈现出的不仅是时间上的鸿沟,也是从古到今人类审美观价值观的变化。

在当今的中国,设计包装中加入的西方元素越来越多,西方的奢侈品什么的在中国也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而博大精深的民族瑰宝却通常只能作为一种久远的文化在展厅和台面上短暂的展示,并没有很好的融合在现代生活中。

然而日本的设计却能在短短五十年内奋起跻身于世界设计强国之列,这完全得益于其对传统文化的留存和发扬。

在日本传统设计中,江户时代的设计是日本设计的原典。

由于日本是个人口密集而资源田地相对来说较缺乏的岛国,传统的日本人都很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回收。

据设计大师田中一光的回忆,撇开众多的工艺不谈,光说住这一方面,一旦搬家甚至连家具,榻榻米,建筑工具等都可以一并拿走;和服也是这样,重复的清洗过很多次以后,最后变成了被子,尿布,抹布等,算是最节约资源的衣服了。

而也正是江户时期开始,日本就有了相当浓厚的庶民文化。

浮世绘与是十八世纪欧洲王侯贵族们创造的文化不同,当时的画的演员像相当于现在的明星照,安腾广重创作的东海道五十三次则类似于明信片,当时是作为一种旅游纪念品发行的。

这些浮世绘在十九世纪末的欧洲受到很高的评价,被升格成了艺术品。

而它们原本只是存在于百姓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普通物件。

因此,对于日本人来说,设计似乎要比艺术更加贴近生活。

而日本设计最辉煌的时期无非是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发展起来的现代设计,它的发展历程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我们不妨先从日本设计的几个发展阶段来了解传统并现代着的日本设计。

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历史19世纪末叶的日本基本没有进入过真正的经济和平发展阶段,全部现代化时间都耗费在军事扩张上,所以日本始终没有能够进入现代设计的运动阶段。

日本的真正设计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特别是1953年的朝鲜战争结束后逐渐发展起来。

日本在明治唯心之后逐渐摆脱了东方文化的范畴,把文化和经济大门向西方开放,从而使日本的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和教育等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西方的技术和文明迅速传入日本,使日本迅速成为一个工业强国。

西方对日本产生影响的同时,欧洲出现的一系列设计探索也给日本传统工艺带来了冲击。

在德国工业联盟的影响下,1926年建立了“帝国工艺会”,以“日本工业产品现代化、设计与机械生产相结合为宗旨”,在1927年创办《帝国工艺》杂志。

1928年成立了“国立工艺指导所”进行图案、木工、金属工艺、漆器工艺的研究工作,寻找日本工艺现代化的最佳途径。

1933年德国著名的现代主义设计师陶特来到日本对传统工艺现代化现状提出批评,强调新材料和标准化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并把包豪斯的一些思想介绍到日本。

战前这40年日本的设计艺术处于传统和现代的矛盾之中,在追随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和目的传统工艺现代化两者之间徘徊,主体处于传统手工业上,对现代设计处于模仿阶段。

二战后,日本把精力主要用于发展经济,在这个过程中,日本逐渐意识到工业设计对国民经济和世界贸易的重要意义,政府、产业界、设计界、设计师纷纷携手展开一场全方位的现代工业设计运动。

到了五十年代后半期,随着日本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日本设计师对现代设计的深入理解,日本的工业设计开始走出美国式商业主义设计和德国式理性主义设计模式,在设计艺术体系和设计文化的建立上开始追求"日本风格".日本人深知,走美国和德国的设计道路,模仿别人永远不会有所超越,而只能是别人的附庸.于是,日本产业界开始把"具有风格"当作对外贸易的一种手段,试图以传统手工艺在国外市场上赢得胜利,正是在这种思想观念指导之下,在50年代后期日本设计形成了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的体制.具体而言,在传统方面,日本设计吸取了中国和韩国等东方国家的文化内涵,而从现代和前卫来看,表现在追随,借鉴,模仿美国,德国和意大利的设计.一方面,日本的“工艺指导所”开始与一些公司合作研究设计问题,各企业纷纷成立自己的设计部门,如松下、索尼公司成立设计部。

另一方面,日本政府举办一系列工业产品的设计与工业设计在人的生活中的应用的展览,努力推广日本设计。

20世纪60年代之后,日本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它的传统与现代双轨并行的体制。

世界上很少有国家能够在发展现代化时能够完整地保持,甚至发扬了自己的民族传统设计。

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发展设计以来,它的传统设计基本没有因为现代化被破坏。

这与政府对传统设计的重视与扶持不无关系。

传统和现代结合的结果,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日本风格.传统设计面向国内市场,像陶瓷,传统工艺美术品,传统服装,建筑,茶道,花道,盒景设计走向日益精练的高度;作为面向国际的现代设计,在日本主要表现在汽车,家用电器,照相机,现代建筑和环境设计,平面,包装,展示等设计领域。

这是日本设计的飞速发展时期。

总的来说,七十年代日本设计的后来居上,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日本政府,设计师和企业家的重视,关注;第二以技术为本,重视设计发掘,提高市场竞争力;第三善于学习吸收国外先进设计经验;第四重视设计教育,注重设计人才的培养。

而日本的美学传统,重视细节,重视自然,讲究简单、朴素,讲究美学精神含义,构成了日本设计中的精神支柱。

浅析日本现代设计与传统结合实例了解完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让我们从几个颇具特色的设计实例着手来欣赏分析日本现代设计与传统完美结合的奇妙之处。

首先要介绍的便是日本最有名的品牌:无印良品。

无印良品,在日文中意为无品牌标志的好产品。

产品类别以日常用品为主。

产品注重纯朴、简洁、环保、以人为本等理念,在包装与产品设计上皆无品牌标志。

虽然极力淡化品牌意识,但它遵循统一设计理念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无不诠释着“无印良品”的品牌形象,它所倡导的自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方式也大受品位人士推崇。

无印良品注重呈现产品的质地,包装力求简单朴素,使用泛黄的无漂白纸张做商品袋。

事实上,由于大多数的纸都会经过漂白的过程,因此使用无漂白的纸非但没有降低成本,反而因为要经过特殊处理,造成了成本增加。

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与无印良品初创时期已经很是不同,保持原生态反而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然而这也正是无印良品的独到之处,当有着共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眼见于手触无印良品并不鲜艳甚至带着一份原始粗糙感的纸袋麻绳时,他们心中涌现出的是一份回归自然、徜徉于自然的美的感动。

日本伊势酱油的纸盒包装。

伊势酱油是日本的老字号店铺,商品品牌宣传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老店悠久历史所带来的可信赖感。

这个纸盒子因为其独特的造型一眼看上去便能被人记住,其上方是倒梯形,下方主要盒体则是四四方方的长方形。

这种造型的思路来自于日本传统建筑物的样式。

熟悉传统建筑的日本消费者不仅理解插图,当然也读得伊势包装的造型和色彩。

他们知道,设计者把包装结构的功能性、合理性与日本传统建筑的模数构件外型联系了起来,把简洁明快的红、黑、白等色彩与传统建筑的常用色彩结合起来,甚至把现代设计的简约、直线风格与传统建筑的高度单纯和精炼的语言结合起来……于是伊势酱油的纸盒包装不再简单是抹了一层传统的脂粉,一个现代的包装经由精彩创意的点拨融入了悠悠的历史感中。

遍查包装纸盒上下,并没有常见的文字夸耀,但其出色的复古造型已经将消费者的眼球吸引过来了。

而下面这个在传统文化中加入当下的流行元素的例子则更具有颠覆性。

“萌”是随着动漫文化的兴盛而出现的一个新概念,而“萌”的要素就是可爱的少女角色。

在日本漫画的全球范围影响力的推动下,御宅族和“萌”无疑成为当下最时髦的年轻人用语之一。

坐落于东京八王子的了法寺,全名宋荣山了法寺。

虽多次迁址,却是战国时期开山,距今521年的古寺,而最近这座古寺华丽变身为“萌寺”,成为倍受瞩目的焦点。

2009年5月,了法寺设立了一块萌力十足的导览图,导览图上当然少不了十分可爱的少女角色。

传统的佛教文化和当代的御宅文化在这里交会,当然少不了各种非议。

另一方面,却也吸引了了日本国内御宅族们的广泛关注,并影响周边国家。

一时间观光客络绎不绝,门庭若市。

甚至促成了八福株式会社(公司)的成立。

介绍一下最主要的这位。

这位神明是日本七福神中,唯一的女神“弁财天”,弁财天主要掌管的是智慧与音乐,在日本也被奉为财神之一。

这真的是一尊萌和神圣并存的佛像…佛教和寺庙自古以来给我们的印象的关键词都是戒备森严、清规戒律,然而日本却将佛教与时下最流行的漫画和萌少女巧妙的融合,把佛像的形象打造的可爱动人,同时还推出了如萌化护身符、纪念T恤甚至寺庙主题曲等周边。

这一举动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寺庙的观光率,推动寺庙的发展,但同时也有很多人质疑其的严肃性,认为其把具有神圣意义的寺庙设计成漫展的形式是对佛祖的不尊敬。

但是有句话叫“存在即合理”,萌化寺庙的诞生总归是有一定的道理和文化推动的。

谈起现如今的日本,人们最先想到的总是它们质优高产的“动漫”行业。

而发展至今,动漫元素的设计已经渗透到日本生活的各个方面了:Win vista系统、Win xp系统。

这种拟人化的设计现在也由一开始的网络宅男宅女的自我娱乐逐渐被赋予了商业价值,如周边的生产,系统萌化主题的下载推广等等。

总结与反思:中日两国同属东亚儒教文化圈,由于历史的渊源,在传统上有诸多相似之处。

中国传统文化曾对日本有过深刻的影响。

然而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新文化有了更长足的发展,使得今天的日本设计已经远超我国。

中国的设计起步比较晚,并且由于某些历史政治原因导致设计的发展之路较为坎坷。

目前我国的设计作品也还停留在对外国设计在物质层面的模仿上,设计理念较浅薄。

日本设计的崛起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应该学习日本,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内质和精神,只有潜心研究、挖掘、融合传统文化,才能使设计脱颖而出。

资料引用:百度百科:无印良品网络资料:《日本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伊势神宫搬迁纪念酱油”包装设计欣赏》《日本寺庙也开始萌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