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存在主义 海德格尔与萨特

存在主义 海德格尔与萨特


• 广义的理性主义不限于哲学认识论,在思想文 化各领域,凡推崇理性、反对包括神秘主义、 直觉主义等非理性主义在内的思想倾向或观点 都可称理性主义。
•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核心 思潮。它关注着个体的存在处境,强调个体的生存意 义。存在主义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德国,在二 次世界大战之后达到高峰。存在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情 结乃至生活方式深刻地影响并渗透到了整个西方社会 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主义代表人物为海德格尔前期、 萨特等,理论先驱是克尔凯郭尔。对个体生存及其存 在着的个体的境况的关心,指出个体生存的荒诞性, 只有在个体的恐惧、焦虑等情境中才能体验到人的真 实存在性。这成为存在主义的主题。
“广延”的观念
• 广延(extensive substance),也称广袤 实体。指物质实体。 • 宇宙万物都是由同一物质构成的,物质 的本性在于它是一个有广延的实体,它 具有长宽高三向度。 • 广延的观念则是指天赋观念中抽象但可 确定的实体,如数目、形状、运动等。
心物二元论
• 上帝是唯一不依赖外物而自存的实体,对人而 言,心灵和客体(物质世界)也是实体,它们 也一样不依赖外物而自存(除了依靠上帝)。 • 思想和广延就分别是心灵与客体存在的本质属 性。思想没有广研,广延不能思想。 • 因此心灵与客体是独立存在的两个实体。心灵 的实体不会因肉体消失而失去存在。 • 上帝是居于心物之上的最高实体,是精神实体 与物质实体的创造者。
普遍数学
• 普遍数学(mathesis universalis)是笛卡 儿研究一切真理的科学方法学。 • 所谓普遍数学指的是以数学中最一般的 特征:度量与顺序,应用到一切其他学 科上来。 • 必须先用分析,把复杂的变简单,然后 再运用综合,从众多简单中构成复杂, 最后从第一原则推导出确定的结论。
方法论规则
树的哲学
• 笛卡儿用一个有名的比喻来描绘他的整个哲学, 他说他的整个哲学就像一棵树,形上学是树根, 物理学是树干,树枝是各种各样的具体科学, 包括力学、医学及道德学。这个比喻有三个主 要的特征。1、是他对知识本质的统一性的强 调,这与亚里士多德主义者的看法形成了强烈 的对比。2、哲学对于日常生活的功用:树之 所以有价值,在于其果实(实践科学)。3、 把形上学或“第一哲学”比喻为树根:知识必 须建立在基础上。
错误的根源
• 心灵的认识能力不是无限的,也会犯错。 • 心灵活动也有自由意志成分,意志有时 会不顾理智的判断而犯错。 • 心灵也包括欲望,这个非理性的因素也 会造成恶。 • 感觉不可靠,心灵有时也会被感觉所造 成的判断所误导。
上帝存在的证明
• 从我的存在可以推论出上帝的存在:由于我心中有一 个完善者的上帝的观点,完善者必然具有一切属性, 其中包括存在性在内,上帝既然包括存在性,因此上 帝存在。 • 无限者的上帝观念绝不能由有限者的人的观念所产生, 因而必然是由一个真正比我更完满的本性把这个观念 放入我心中。 • 有限者是部分,无限者是全体,作为部分的有限者的 我既然是存在的,那么作为全体的无限者的上帝也是 必然存在的。 • 至善的上帝赋予我们理性,自然是不会要我们受骗, 因此,我们用理性所发现的事物也必然是真实存在的。
笛卡儿主义
• 笛卡儿创导的一种二元论和唯理论哲学。产生 并流行于17世纪的法国和荷兰,在西欧大陆也 有影响。 • 主要代表有荷兰斯宾诺沙、法国马勒伯郎士、 德国克劳伯等。 • 笛卡儿主义者培尔通过大胆怀疑、揭露理性和 启示、科学和宗教信仰之间的矛盾,认为宗教 必须限制在启示范围内,启示必须服从理性; 同时认为政教必须分离,教会应实行宽容政策。 这些思想对18世纪法、德等国的启蒙运动有较 大影响。
“存在先于本质”
• “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然后才说明自 身。假如说人在存在主义者看来是不可能给予 定义的话,这是因为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 在后来人要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就照自己的 意志而造成他自身。所以说,世间并无人类本 性,因为世间并无设定人类本性的上帝。人, 不仅就是他自己所设想的人,而且还只是他投 入存在以后,自己所愿变成的人。人不外是由 自己造成的东西,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 这原理,也即是所谓的主观性。” 。
存在主义
海德格尔与萨特
从唯理论谈起
• 也称理性主义,与经验论(经验主义)相对。这种理 论认为运用抽象推理就可以达到事物及其结构、或宇 宙的真理,并可以不通过经验而获得事物的真理的知 识。这种真理的知识是天赋的知识。理性是知识的主 要来源,科学只是间接地与感觉经验相联系的、基本 上由理性推演所构成的体系。真理不需要经验的证实, 而是由具有逻辑确定性的标准来检验。只有从理性引 申出来的必然的和自明的真理才能被认为是真实的、 实在的和确定的,因而理性的方法可以运用于任何事 物而得到恰当的解释。 • 这种理论在18世纪形成较完整的体系。在19世纪受到 英国穆勒的批判。近代唯理论的创始人和最大代表为 法国笛卡儿。
本真存在与非本真生存
• 非本真生存状态指此在以在世界中存在,沉迷于对他 人、他物的烦之中,把自己属于具体之物和对他人的 牵挂或冷漠之中。但即使这样,也表明此在对其生存 有限性和个体罪责的逃避。因为“向死亡存在”或 “先行到死”的此在的时间性境域是人无法逃避的命 运。日常生活中“畏”就表明人在—瞬间时刻觉察到 虚无的力量。“畏”不同于“怕”,怕总是有确立的 对象,而“畏”所畏恰恰是“虚无”。是人之生存的 根本处境的就是“向死亡存在”所凸现的人不得不 “畏”,人不得不是无所关联的无所依托的个体。此 在只有“先行到死”中去才领悟到自身,使此在的生 存向度清晰。在海氏看来,面向死亡而生的人生才可 能导向本真的生存状态。
自由、选择、责任与荒诞
• 选择与责任:既然人是绝对自由的,人 的选择就是没有外在的标准可以依靠, 人们完全为他所作选择负责。萨特认为 个人的自由是价值的唯一基础,没有什 么绝对东西能向个人证明这种或那种价 值体系是好的。选择就是荒诞。
笛卡儿其人
• 笛卡儿(1596-1650)法国哲学家、数学家、自 然科学家,近代西方哲学创始人。年轻时就读 于耶苏会公会,学习神学、经院哲学和自然科 学。1618年从军,并游历欧洲。1628年移居瑞 典,卒于斯德哥尔摩。 • 主要著作有《方法谈》、《形而上学的沉思》、 《哲学原理》、《论心灵的各种感情》。
1. 决不接受我没有确定为真的东西; 2. 把每一个考察的难题分析为细小部分, 直到可以适当地、圆满解决的程度为止; 3. 按照顺序,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 象开始,一点一点地上升到对复杂的认 识; 4. 把一切情况尽量完全地列举出来。
我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我在
• 认为怀疑方法的第一个可靠基础是“我思”, 即自我思考、怀疑,从我能怀疑(思想)而证 明我的存在。即“我思故我在”(I think, therefore I am),以此证明主体的存在。 • “故”表示的不是两个实体之间的因果关系, 而是本质与实体之间的必然联系。“我思”是 实体的本质,“我在”是实体的存在。 • 这个命题的意义在于确定了自我是一个思想实 体,但它并没有告诉我们思想的具体内容。
“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
• “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是两种根本不同 的存在方式,自在是没有理由的没有原因的偶 然的无缘无故的存在。通过自为存在的安排和 改造,才有具有实用的价值和工具的属人的世 界。“自为的存在”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它 不断超越自身又否定自身。但另一方面自为存 在又离不开自在存在,通过对自在的否定性过 程来显现其为自为存在。因为自为存在本身就 是空无,无固定的本质,只是通过对自在在存 在的虚无化显示其为“自为存在”。“自为存 在”就是意向性活动的存在方式,本质就是自 由。
克尔凯郭尔
• 克尔凯郭尔被认为存在主义思想直接先驱。存在主义 的当代主题首先是由克尔凯郭尔提出来的。克尔凯郭 尔(1813—1855)提出了人的生存活动主要不是认识 普遍的一般的客观真理,而是作为个体的人去体验、 选择和遭遇,认为黑格尔的以“绝对精神”对核心的 普遍性和历史性的考察方式牺牲了个体的生存之欢乐 和痛苦。而外在的客观真理不能解决个人的生存问题, 他强调作为主观性的真理,即只有在生存着决断着的 个人那里,才有为其信所望、为其情所动的真理。这 种真理恰恰在于其客观上的不确定性甚至矛盾性,个 体生存体验最激动人心的最包含深情之处,才有真理 之花的盛开。
海德格尔
• 存在论通过何种存在者来显现存在呢?海德格尔认为 作为个人的存在者具有揭示存在问题的优先地位。只 有人才能揭示存在的意义,现存的存在物是一些不知 其在的存在物,它们是被规定了的存在物。而个人的 存在称为生存,是不断去存在、创造自己的过程,因 而,人之生存一直是去存在的可能性方式。因此我们用 ‘此在’这个名称来指这个存在者,并不表达它是什 么(如桌子、椅子、树),而是表达其存在。而且只 有作为“此在”的人所作的生存方式本身就是对自身 存在的一种领悟,这种领悟就是对自己存在的一种意 义的选择。再则,此在正是通向其他存在者之存在的 窗户。
思考与研讨
• 你认为心灵的思想能独立于肉体而存在 吗? • 宇宙中有可能存在游离着的思想吗? • 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心物二元论? • 你认为怀疑和信仰的基础应该是什么? • 笛卡儿的学说有自相矛盾之处吗?
真理的标准
• 所有的观念按来源可分三类:天赋的、外来的、 虚构的。 • 虚构的观念是思想自己制造出来的,不真实; 天赋的和外来的观念都是由思想以外的原因所 造成的,有些真有些不真。 • 只有来自上帝的“天赋观念”才是真的,而理 性演绎法可帮助我们获得这些真理。 • 上帝存在的观念,数学原理、逻辑规则、道德 原则等都是为人们所普遍同意的“天赋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