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可靠性鉴定的理论与方法一、房屋的可靠性鉴定及其适用标准:房屋结构的可靠性是指房屋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和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结构的预定功能包括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
房屋结构的可靠性鉴定就是根据房屋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来评定房屋的可靠程度,要求房屋结构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坚固耐久。
目前我国房屋结构可靠性鉴定是对房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结构的可靠状态进行评价,不包括地震和其他突发外力作用下房屋的可靠性。
“9.11”事件后国内外有关学者又提出房屋可靠性还应包括房屋在遭受爆炸力和冲击力等偶然荷载作用时结构只是局部损坏,不致连续倒塌的整体稳定性或牢固性。
目前我国适用的鉴定标准有《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以下简称《可标》)和《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2008,这两个标准只考虑了房屋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可标》是在调查总结了多年来房屋可靠性鉴定的实践经验,并通过验证性试验和试鉴定,参考采用了国内外的科研成果,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经反复修改充实后完成的。
其主要技术内容有:基本规定、构件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鉴定评级、子单元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鉴定评级、鉴定单元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鉴定评级等。
二、理论基础及其主要内容:房屋结构可靠性的理论基础为近似概率法(一次二阶矩法)。
该法用结构的失效概率来定义结构的可靠概率,用与结构失效相对应的可靠指标来度量结构的可靠概率,并建立了结构可靠概率与结构极限状态方程之间的数学关系,在计算可靠度指标时考虑了基本变量的概率分布类型,并采用了线性化的近似手段。
结构构件本身的失效程度按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和各种结构的专业基础理论计算。
房屋可靠性鉴定采用的是可靠概率鉴定法——即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采用非定值统计规律对房屋的可靠度进行鉴定的一种方法。
概率法用概率的概念分析现有房屋的可靠度,找出房屋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和预期的使用期限内发生破坏或失效的概率,确定其寿命。
概率法在理论上是完善的,但因存在房屋结构材料强度的差异和计算模型与实际工作状态之间的差异,目前离实用还有较大的距离。
现在概率法的实际应用仅止于近似概率法,从概率分布曲线和形态,用“均方差”度量并找出“安全指标”。
三、适用范围和鉴定内容:目前可靠性鉴定主要含有安全性鉴定和正常使用性鉴定两项鉴定。
1. 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可靠性鉴定:a. 房屋大修前的全面检查;b. 重要房屋的定期检查;c. 房屋改变用途或使用条件的鉴定;d. 房屋超过设计基准期继续使用的鉴定;e. 为制定成片房屋维修改造规划而进行的普查。
2. 在下列情况下,可仅进行安全性鉴定:a. 危房鉴定及各种应急鉴定;b. 房屋改造前的安全检查;c. 临时性房屋需要延长试用期的安全检查;d. 使用性鉴定中发现安全问题;3. 在下列情况下,可仅进行正常使用性鉴定:a. 房屋日常维护的检查;b.房屋使用功能的鉴定;c. 房屋有特殊使用要求的专门鉴定;四、鉴定目的:为房屋管理部门了解房屋现状,有效利用既有房屋,正确判断房屋结构的可靠程度,确保房屋使用功能和进行日常维修检查提供依据。
也可根据委托方提出的鉴定原因和要求,进行相应的鉴定。
五、鉴定的条件:在无偶然荷载(常规的使用荷载、风载、雪载和房屋结构自重)作用下、或在偶然荷载(灌水、降水、震动、爆炸和撞击等)作用后,正常使用情况下房屋结构的可靠性。
六、鉴定的基本步骤、内容和方法:1.鉴定的基本步骤:接受申请人的委托。
根据委托方提出的鉴定原因和要求,确定鉴定的目的、范围和内容。
收集有关图纸资料: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设计计算书、设计变更记录、施工图、历次加固改造图纸等。
调查建筑物历史:如原始施工、历次修缮、改造、用途变更、使用条件改变以及受灾等情况。
考察现场:按资料核对实物,调查建筑物实际使用条件和内外环境,查看已发现的问题,听取有关人员的意见。
制定详细调查计划及检测、试验工作大纲并提出需由委托方完成的准备工作。
2.鉴定的基本工作内容:(1).结构基本情况勘查:结构布置及结构形式;圈梁、支撑(或其他抗侧力系统)布置;结构及其支承构造;构件及其连接构造;结构及其细部尺寸,其他有关的几何参数。
(2).结构使用条件调查核实:结构上的作用;建筑物内外环境;使用史(含荷载史)。
(3).地基基础(包括桩基础)调查:场地类别与地基土(包括土层分布及下卧层情况);地基稳定性(斜坡);地基变形,或其在上部结构中的反应;基础和桩的工作状态(包括开裂、腐蚀和其它损坏的检查);其它因数(如地下水抽降、地基浸水、水质、土壤腐蚀等)的影响或作用。
(4).材料性能检测分析:结构构件材料;连接材料;其它材料。
(5).承重结构检查:构件及其连接工作情况;结构支承工作情况;建筑物的裂缝分布;结构整体性;建筑物侧向位移(包括基础转动)和局部变形;结构动力特性。
(6).围护系统使用功能检查。
(7).易受结构位移影响的管道系统检查。
3.可靠性鉴定评级方法:(1)房屋可靠性鉴定可分为安全性鉴定和正常使用性鉴定,同时兼有建筑物适修性等级评估。
其鉴定评级,应按构件、子单元和鉴定单元各分三个层次。
每一层次分为四个安全性等级和三个使用性等级,按规定的检查项目和步骤,从第一层开始,分层进行。
(2)在房屋可靠性鉴定中,若委托方要求对C su级和D su级鉴定单元,或C u级和D u级子单元(或其中某种构件)的处理提出建议时,宜对其适修行进行评估。
评估应按每种构件、每一子单元或鉴定单元分别进行,且评估结果应以不同的适修性等级表示,每一层次的适修性等级分为四级。
(3)当委托方不要求给出可靠性等级时,民用建筑各层次的可靠性,可采取直接列出其安全性等级和使用性等级的形式予以表示;当安全性等级较低时,应按安全性等级确定,反之,以使用性等级确定;对评级较低的鉴定单元提出处理意见时,宜对其适修性进行评估。
a. 对评级较高的鉴定单元或子单元,应予以修复使用。
b. 对评级较低的鉴定单元或子单元,宜考虑拆换或重建。
c. 对有纪念意义或有文物、历史、艺术价值的建筑物,不进行适修性评估,而应予以修复和保护。
4. 安全性鉴定评级方法:第一层次是评定单个构件的安全性等级,根据构件的不同种类,按各构件的承载能力R/γo S、构造、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或变形)和裂缝(受力和非受力的)等检查项目(因构件和材质不同略有差异),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等级,并取其中最低一级作为该构件的安全性等级。
第二层次是子单元的安全性鉴定,将房屋结构按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系统的承重部分划分为三个子单元,按6.2节至6.4节规定的鉴定方法和评级标准进行评定。
第三层次是鉴定单元(房屋整体结构)的安全性鉴定评级,应根据其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系统承重部分等的安全性等级,以及与整幢房屋有关的其他安全问题进行评定。
鉴定单元的安全性等级,应根据子单元的评定结果,按8.1节规定的原则进行。
5. 正常使用性鉴定:第一层次是评定单个构件的正常使用性等级,根据不同的材料种类,按各构件的位移(或变形)、裂缝(受力和非受力的)、锈蚀(钢材)、风化(砌体)和腐朽(木材)等检查项目(因构件和材质不同略有差异),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等级,并取其中最低一级作为该构件的安全性等级。
第二层次是子单元的正常使用性鉴定评级,将房屋结构按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系统划分为三个子单元,按7.2节至7.4节规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评定。
第三层次是鉴定单元(房屋整体结构)的正常使用性鉴定评级,应根据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系统等三个子单元的使用性等级,以及与整幢房屋有关的其他使用功能问题进行评定,并按三个子单元中最低的等级确定。
6. 房屋可靠性评级:房屋可靠性评级应按第3.2.5条划分的层次,以其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的等级为依据逐层进行,并根据第9.0.2条和9.0.3条的规定进行处理。
7. 房屋适修性评估:房屋适修性评估应按第3.3.4条的规定进行,并按10.0.2条的提出的原则提出处理建议。
七、可靠性鉴定报告的编写方法:可靠性鉴定报告的编写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项目:房屋概况、鉴定目的和范围(鉴定内容和依据);检查检测项目和结果、构件和结构计算、损坏原因分析和构件鉴定评级、子单元和鉴定单元鉴定评级、鉴定结论、处理意见与建议、附件。
1.房屋概况的内容:见《房屋安全鉴定报告》的规范编写。
2. 鉴定目的和范围:(鉴定内容和依据)根据委托人(申请人)提出的鉴定目的和要求,确定鉴定范围和内容,进而确定检查检测项目和鉴定依据的相关标准或科学结论。
3. 检查检测项目和结果:(1)注明检查检测的工具和仪器。
(2)写明检查检测的项目和结果。
检查检测工作从房屋的地基基础往上,按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系统承重三个部分检查检测和编写。
因地基基础部分为地下隐蔽项目,不易检查检测,如无特殊情况或要求,一般不进行开挖检查,只从上部承重结构的倾斜方向和裂缝的形态判断地基基础有无不均匀沉降等变形出现。
一般情况下,房屋的地基基础在建成三年后基本完成沉降过程,无外界突发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不会出现新的不均匀沉降现象。
上部承重结构部分主要检查检测房屋的墙体、楼屋盖板、梁和柱等承重结构构件有无裂缝、倾斜、风化酥碱、拆改开洞和增加荷载等损坏现象。
围护系统承重部分的损坏情况。
4. 构件承载力验算和结构构造评定:根据承重构件的强度等级和消弱程度的检测结果,验算承重构件的承载力,并对房屋的结构构造进行评定。
5. 损坏原因分析和构件鉴定评级:从地基基础往上,对房屋的结构和围护系统的承重构件及其他一些损坏的原因做出分析和说明,同时根据损坏原因及程度,依据《可标》的相关条款和限值,对构件进行安全性和使用性鉴定评级。
6. 子单元和鉴定单元鉴定评级:根据构件的鉴定评级结果和《可标》的相关条款和限值,对房屋的子单元和鉴定单元进行安全性和使用性鉴定评级。
7. 鉴定结论:根据鉴定单元的安全性和使用性鉴定评级结果,进行总结,并给出鉴定结论。
8. 处理意见与建议:在鉴定报告中,对构件、子单元评级较低时,应对检查项目的数量、位置及处理意见,逐一作出详细的说明。
对承重结构或构件的安全性鉴定所查出的问题,可根据其严重程度和具体情况有选择的采取下列处理措施:减少结构上的荷载;加固或更换构件;临时支顶;停止使用;拆除部分结构或全部结构。
对承重结构或构件的使用性鉴定所查出的问题,可根据其严重程度和具体情况有选择的采取下列措施:考虑经济因素而接受现状;考虑耐久性要求而进行修补、封护或化学药剂处理;改变使用条件或改变用途;全面或局部修缮、更新;进行现代化改造。
八、附鉴定报告两份:(仅供参考)1.房屋安全性鉴定报告。
2.房屋使用性鉴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