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6-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维果茨基认为,一切动物的心理机能从其结构上看是直接 的,而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则比低级心理机能多一个中介环 节,使它具有了间接的性质。所谓中介环节,就是在心理 活动中运用心理工具。心理工具的使用使人的心理机能发 生了质的变化。p149
一、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 心理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心理发展观
儿童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维果茨基 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增强。 第二,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增强。 第三,各种心理机能之间关系的变化和重新组合 性增强。 第四,心理活动的个别化。p150
4.就其起源而言,它们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受社会 规律所制约;
5.从个体发展来看,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人际交往活动的 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p147
一、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 心理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心理发展观
维果茨基认为,低级心理机能与高级心理机能虽然 是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路线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前者是种系发 展的产物,后者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一、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 心理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心理发展观
心理机能分为两类,一类是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类 是高级心理机能。
所谓低级心理机能是指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 形象记忆、情绪、冲动性意志、直观的动作思维等。
低级心理机能是消极适应自然的心理形式,其本身 也有简单的和复杂的之分。简单的低级心理机能指 感受性,最原始的感觉能力;而复杂的低级心理机 能指动作思维。p146
一、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 心理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心理发展观
维果茨基指出,儿童文化发展中的一切机能起初是社会 方面,后来才是心理方向;起初是人们之间的属于心际 的范畴,后来才是儿童内部的属于心内范畴。这就是维 果茨基为我们揭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
儿童是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的,而文化究其根源来 讲是人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的产物。一切文化的东西 都是社会的。因此,一切高级心理机能乃是内化了的社 会方面的关系,乃是个性的社会结构的基础。
一、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 心理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心理发展观
统称“低级的”心理机能是因为它们具有普遍的共 性是:
1.这些心理机能都是不随意的、被动的、由客体引起的; 2.就反映水平而言,它们是感性的、形象的、具体的; 3.就它们实现过程的结构而言,它们都是直接的、非中
分的(不需要工具作为中介); 4.就心理机能的起源而言,它们是种系发展的产物,足
自然发展的产物,因而它们都受生物学的规律所支配;
5.它们是伴随生物自身结构的发展,尤其是神经系统 的发展而发展的 。p147
一、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 心理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心理发展观
所谓高级心理机能,就是指观察(有目的的知觉过程) 、随意注意、词的逻辑记忆、抽象思维、高级情感、 预见性意志等。p147
高级心理机能具不同于低级心理机能的共同特性:
1.这些机能是随意的、主动的,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 的而自觉引起的;
2.就它们的反映水平而言是概括的、抽象的。在所有这 些高级心理机能中,都有思维的参与;
一、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 心理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心理发展观
3.就其实现过程的结构而言是间接的、必须经内符号或 词作为中介的工具;
但是,在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这两种不同的心 理机能却是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对于一个具体 的儿童来说,个体心理发展既包括种系的发展的成 分,也包括历史的发展的成分。p147
一、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 心理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心理发展观
针对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生问题,维果茨基第一 次明确地提出了社会起源学说,就是说,人的一切 心理高级机能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而形成的。高级 心理机能同样属于心理现象,它们当然离不开大脑 的物质基础,但物质基础不等于心理发展的根源。 高级心理机能不能从生物学中寻找根源,而只能从 客观的社会环境中去寻找 。p147
在维果茨基看来,高级心理机能的成分、发生结构、行 动方式——总之,它的全部实质都是社会的。p148-149
一、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 心理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心理发展观
高级心理机能是通过什么机制而实现其发生和发展 的——中介理论。
首先,维果茨基把行为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动物具有的自 然行为,另—类是人所特有的工具行为。行为的工具也分 为两类,一类是物质工具——从最简单的器械到现代化的 机器。另一类是心理工具——各种符号、记号、语词、语 言。人运用心理工具进行心理活动和精神生产。
一、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 心理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的实质是心理功能与意识活动的 关系,这个问题的中心环节是思维对词的关系。
首先,维果茨基认为,思维与言语各有不同的发生 根源和发展路线。
其次,维果茨基认为,内部言语过程对思维发展有 着决定性的特殊的意义 。p151
……儿童掌握的言语结构,成了他思维的基本结构。此 时,儿童思维的发展依赖于言语,儿童思维的发展取决 于对思维的社会方式的掌握,也就是说取决于言语。
一、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 心理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概念形成的过程
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导致概念发展的道路 基本上是由概念含混、复合思维和抽象概念 三个时期组成的,每一个时期又包含着若干 个小阶段。p152
一、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 心理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儿童发展理论
第六章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 心理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 指导思想构建了一套全新的儿童心理发展理 论体系,成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发展理论。 p146
一、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 心理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心理发展观
维果茨基曾经对人类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两 方面作了出色的研究。他认为所谓发展,就是 指心理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 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 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 化的过程。人的心理的发展是受社会的文化历 史发展规律所制约的。p14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