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介绍“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我将到人间的天堂——苏州参观游览。
说起苏州城市旅游的特色,基本可以概括为“三古一湖”,即:古城、水乡、园林城市。
苏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在您观光期间,苏州瑰丽多姿的山光水色、古朴典雅的园林美景一定会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唐代曾任苏州太守的大诗人白居易,在离任多年之仍深情地怀念她“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人间天堂”自古以来就是对苏州的美誉,为什么苏州被称为“人间天堂”呢?相信大多数人的回答是苏州名胜古迹多、风景园林多且美。
其实不然,据《史记》记载在一千多年以前中原地区军阀混战,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大批难民往南迁移,到达江南之后看到一片和平富足、安居乐业的景象,恍若来到了天堂,所以就把苏州比喻为人间天堂。
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的长江三角洲平原,东靠上海、南界浙江、西濒太湖,北临长江。
现辖常熟、张家港、昆山、吴江、太仓和吴县6个市;虎丘、吴中、平江、沧浪、金阊5个区和2个新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
面积848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90万。
其中城区面积650平方公里,人口约220万。
游客们:苏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长江三角洲最古老的城市,也是全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的历史可上溯到6000到7000年前。
公元前10世纪前后,出现一个隶属于周期的诸侯国“勾吴”即吴国。
吴国阖闾于公元前560年迁都于苏州。
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命大臣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山法地”建成“七堰八门六十坊”的阖闾大城。
古城周长47公里,建成水陆城门各八座。
其中盘门水陆城门保存最完整,是我国一座典型的水陆城门,所以在中国旅游界就有一句话:“北看长城,南看盘门”给了盘门很高的评价。
所以,和许多自发形成的城市不同,苏州从一开始就是一座有规划的城市,并保持了二千五百年基本不变格局。
提起苏州这座古城,还有一段伍子胥造成的故事。
伍子胥本来是楚国人,因为他的父史被楚平王杀害,他一心要为父兄报仇,便投奔吴国。
当时,吴王阖闾为了与楚国争霸,广招人才,任用贤能。
他看到伍子胥是个能文善武、有勇有谋的人,便以礼相待,加以重用,和他一起共谋国政。
有一次,阖闾召见伍子胥,向他请教富国强兵之策。
伍子胥想了一下,说:“蒙大王器重,恕我直言。
吴国地处东面,三面受敌,又有江海之患,一旦强敌入侵,于吴国十分不利。
“那怎么做才好呢?”阖闾焦急地问。
伍子胥说“我们梅里,城池过小,周围仅三百零三步。
强敌一旦入侵,岂能抵御?只有兴建一座大城,驻兵屯粮,方能永葆千秋大业!”阖闾听了,连连点头称是,便命伍子胥监造座大城。
那时候,要造一座大城可不容易!伍子胥请来了不少识天文地理的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看好了风水,用了三年时间,才圈了四十多里地,又召募了成千上万民工,选定了吉日。
一切准备妥当,刚刚破土动工,老天便刮起狂风,下起暴雨。
一连几天,天昏地暗,水流如注,满地都是积水。
这天,伍子胥正在发愁,忽见造城的监官,浑身象个落汤鸡,跑来报告:“禀报大人,大事不好,有八个地方的城基,被水冲开了口子;城里的古井,也日夜不停地冒水,民工和百姓都忙着逃命啦!”伍子胥跑出来一看,只见天空乌云翻滚,一条孽龙在云中忽隐忽现,嘴里不停地喷水。
原来,伍子胥建造的苏州城,挑选的是一块龙穴宝地,刚破土动工就惊动了海龙王。
他派出了一条孽龙来兴风作浪,要叫这座城造不起来。
伍子胥双目怒张,须发竖起,抽出身上的宝剑,震天动地大喝一声:“老子从来不信邪!”和孽龙展开了一场恶斗。
他凭着一身好本领,终于刺中了孽龙的眼睛。
孽龙翻滚了几天,从天上掉到地上,昏死了过去。
伍子胥怕它醒来还要作孽,就随手把它斩成几段,从此,这条孽龙就卧在城中再也爬不起来了。
伍子胥斩了孽龙后,又命民工造了八个陆城门,“象天之八风”,八个水城门,“象地之八卦”。
城外有护城河,内有护城壕:城墙是用泥夯实的,坚固无比。
伍子胥还命人在西城门外挖了一条大河,直通太湖;还开凿了运粮的“百尺渎”,通向长江。
从此,这块龙穴宝地被镇住了,苏州再也没有水患了。
这座城到底在多大呢?据说:周围有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又二尺,城外廓有六十里六十步,在长流域当时是数一数二的。
阖闾心中十分高兴,给它取名为“阖闾大城”苏州建城是从吴国开始的,所以在苏州人人都知道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之争的故事。
在勾践元年(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兴师伐越,越王勾践战败,阖闾也身受重伤,在回京途中去世,死后就葬在苏州今天的虎丘,据说,这个地方在葬入阖闾以后,人们发现有老虎蹲在阖闾墓上久久不离去,所以称为虎丘。
他的儿子吴王夫差继位,吴王夫差就将越王勾践抓到吴国当奴仆,被关在石城。
三年后,夫差动了侧隐之心,准备放勾践回国,大臣伍子胥坚决反对,告诫夫差如果放勾践回去。
勾践回国以后就委托范蠡建城作都,勾践更是每晚睡在柴木上,在房门口挂一个苦胆,每天都要舔一舔,卧薪偿胆,不听音乐,不近美色,念念不忘复仇,但对外还是继续讨好吴王,不断送礼,给吴王送去美女西施,让吴王沉溺于酒色。
以削弱吴国的国力,对内休养生息,富国强民。
鼓励增加人口,以增强国力,常和大臣一起谋划攻打吴国之计。
到了公元前494年,吴王向北进攻齐国,勾践听了非常高兴,并鼓励吴王攻打齐国。
伍子胥知道后告诉吴王这是越国要灭掉吴吴国啊,劝吴王放弃功齐,而改攻越国。
而吴王不听,还下令将伍子胥斩首。
公元前473年,越国攻打吴国,吴国至此灭亡。
、两汉至六朝时期,苏州一直都是江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
三国孙权时苏州曾作为孙吴政权都城达12年之久,当时办州是江南第一大都会。
从隋朝至唐代300年间,江南社会比较稳定,随着大运河的开凿,经济中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江南。
当时苏州是一派繁荣景象。
大诗人白居易就评价:“当今国用多出江南,江南诸苏州最大。
”到了五代十国,虽然国内分裂,但苏州却是全国最富裕的地区,明清两代经济迅速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苏州被曹雪芹喻为“富甲风流之地”。
苏州园林也达到了登峰造极,名冠江南的程度。
这座城市为什么称为苏州?苏州最早称之为吴县,或是吴国、吴州。
直到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称苏州,这是因为当时吴国境内有座“姑苏山”。
想问一下大家,苏州的“苏”字的繁体字是怎么写的。
分开来就是花草、鱼和稻米三部分。
由此从字本身就证明苏州就是鱼米之乡。
“君到姑苏岂,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苏州是水城,有东方威尼斯之城的美称。
全市总面积884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76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2.5%。
苏州城演绎得尤为多姿多彩。
大片的水面、宽阔而狭义的水面、涓涓细长的水。
大片的水面,如太湖,有80%在苏州境内。
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湖泊面积2427.8平方公里,除去湖中51个岛屿,湖泊实际面积为2338.1平方公里,号称“三万六千顷”。
南北长68公里,湖面海拔3米,平均水深2米;湖边的山和湖中的岛合称“72峰”。
尤以鼋头渚、三山、洞庭湖东西山最为著名。
湖中遗存着大量的文物古迹,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
有关太湖的来历,民间有多种说法:相传在很久以前王母做寿。
在天宫大设蟠桃宴。
玉皇大帝命四大金刚送去一份寿礼是一个大银盒,里面装有72颗特大的翡翠,外表还雕饰着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飞禽走兽,如同一只聚宝盆,令在场的各路神仙赞不绝口。
但王母设宴时没请孙悟空。
于是这位齐天大圣就大闹天宫。
当他看见玉帝送的这只大银盒时,一棒打翻,银盒便从空中翻落下来,砸到地上成了一大坑。
银盒立即化成了湖水,因此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也就是说“天”字上的一横落在下面成一点,就是“太”所以取名“太湖”。
而72颗翡翠分撒在太湖之中,变成了72峰。
本来银盘是圆的,被孙悟空打了一棒,这便是太湖不圆的原因。
这当然是传说故事了,其实太湖原是一个大海湾,约在5000多年前,这里地壳下陷,东部的泥沙不断淤积,导致长江三角洲身东延展,西部的洼地便形成了烟波浩淼的太湖。
然而,民间传说更增添了太湖的神秘感。
“银鱼、白鱼、白虾”是太湖的三宝。
好了,我们再回到刚才,宽阔而狭义的水面,当数远河了,京杭大运河苏州段的河道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的运河。
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当时由伍子胥组织人力连接了原有的自然水道。
打通了到长江的水路,运河从苏州的西北方穿过苏州城一直向南,贯通了苏州城内、城外的水系。
在古代阊门地区“人间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的形成和今天仍兴旺的城西蔬菜、水产市场都得益于大运河的水上交通之利。
当然,除此之外,苏州还有涓涓细长的水面,苏州人赖以生存的水巷贴着民居纵横交错。
现在,苏州水乡古镇旅游也是比较有名的,咱们江南有六大古镇,江苏三个、浙江三个。
江苏三个古镇全部都位于苏州,分别是周庄、(角)直、周庄、同里。
其中同里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06CCTV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
财庄更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
它的出名是因为双桥。
双桥是由两座桥组成的。
1984年,上海旅美画家陈逸飞从小船来到周庄。
当看到双桥时,仿佛回到了记忆中的童年,于是就以双桥为主题画了一幅名为《故乡回忆》的油画。
后来这幅画连同其他37幅作品一起在以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名字命名的哈默油画展中展出。
《故乡回忆》更是被哈默以高价收藏,当时引起不小的轰动,同年十一月,哈默访问中国时,将这幅画送给了邓小平。
第二年,这幅画经过陈逸飞的修改。
做为了当时联合国首日封的图案,是双桥使周庄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
所以以后有机会大家要去看一看。
除此之外,苏州更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园林城市”。
苏州园林是苏州的骄傲,她有许多桂冠。
拙政园、虎丘等四个园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还有9个园林是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明清时期,苏州有园林271处,目前存有大小无林50多处。
其中著名的园林有建于宋代的沧浪亭、网师园。
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留园,清代的怡园等。
这些园林,把生意盎然的自然美和艺术美融为一体,成为我国文化艺术的珍贵遗产。
国外友人把中国园林称为“中国园林之母”,然而苏州园林更是中国江南园林的代表,以其“古、秀、精、雅多”而获得了“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
“苏州为什么有这么多园林,又是这么精美的?”各位游客朋友,心里也有一个疑问呢?其实这和中国的历史文化及苏州的地理、人文都有关系。
我们知道,从隋进开始,实行了科举制度。
而苏州在隋唐时期经济已相当发达。
白居易诗中说过,湖州殊冷僻,苏州太繁雄。
还说,杭州丽且康,苏民富而庶。
苏州的繁荣仅次于首都长安,这是原因之一,在当时苏州经济发达,有钱的人多。
经济的发达奠定了文化的发展。
此后,范仲俺创建了宋代历史上第一个,又是规模最大的地方府学——苏州文庙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