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的天气系统课件

常见的天气系统课件


我国主要的准静止锋
①江淮准静止锋 ②华南准静止锋 昆明准静止锋:又称云贵准静止锋, ③昆明准静止锋:又称云贵准静止锋,位于云贵高
气流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挡抬升演变而形成, 原,气流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挡抬升演变而形成,易形 成连续性降水天气。贵阳“天无三日晴” 成连续性降水天气。贵阳“天无三日晴”与昆明准静 止锋活动有关,多出现于冬季, 止锋活动有关,多出现于冬季,锋区位置多在贵阳与 昆明之间,略呈西北—东南走向 东南走向。 昆明之间,略呈西北 东南走向。 天山准静止锋:不太强的冷锋进入准噶尔盆地后, ④天山准静止锋:不太强的冷锋进入准噶尔盆地后, 被天山阻挡,使冷锋停滞不前, 被天山阻挡,使冷锋停滞不前,常形成地形锋性质的 天山准静止锋,造成阴雾或微雪天气。 天山准静止锋,造成阴雾或微雪天气。天山北坡和北 疆大部分地区冬、 疆大部分地区冬、春降水较多就与天山准静止锋活动 有关。 有关。
日 期 天 气 气 温 风 向 2010-5-12 2010星期三 2010-5-13 2010星期四 2010-5-14 2010星期五 2010-5-15 2010星期六 2010-5-16 2010星期日 2009-5-17 2009星期一

12℃/ 24℃
晴 14℃/ 24℃ 微风
雨夹雪 0℃/8℃ 西北风 4~ 6级
考点阐释
1、锋面的分类 2、锋面对我国天气影响的实例 3、描述锋面过境前后天气变化 4、气旋的气压、气流状况和天气特征 气旋的气压、 5、反气旋的气压、气流状况和天气特征 反气旋的气压、 6、锋面气旋 7、我国常见气象灾害的危害和防御
高考命题特点及趋势
1、命题特点和呈现方式 • 在等压线图上考察天气系统的特点和对 天气的影响 • 结合时事考察台风和寒潮带来的危害 2、考察内容 • 冷锋和暖锋对天气的影响 • 气旋和反气旋特点和对天气的影响 • 寒潮和台风带来的危害
谢谢指导
冷气团
暖气团
暖气团
冷气团
冷锋
暖锋
思考: 思考:如何区别冷锋和暖锋
A
A
2010年 14-15日 2010年5月14-15日,一股源于蒙古西伯利亚的强 冷空气南下再次进入我国新疆地区,14日冷空气前锋到 冷空气南下再次进入我国新疆地区,14日冷空气前锋到 达乌鲁木齐。 达乌鲁木齐。乌鲁木齐此次天气变化受哪种天气系统影 这种天气系统会给乌鲁木齐带来什么天气变化? 响?这种天气系统会给乌鲁木齐带来什么天气变化?
从全球看,大范围毛毛雨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区是() 从全球看,大范围毛毛雨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区是() A.低纬度 低纬度、 B.中纬度 中纬度、 A.低纬度、高海拔地区 B.中纬度、低海拔地区 C.高纬度 高纬度、 D.高纬度 高纬度、 C.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D.高纬度、低海拔地区 解析:大范围毛毛雨是准静止锋造成的, 解析:大范围毛毛雨是准静止锋造成的,而准静止锋的 形成多是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雨带不能前移造成的。 形成多是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雨带不能前移造成的。冷暖 气团交替频繁的地区常常位于中纬度地带。 气团交替频繁的地区常常位于中纬度地带。高海拔地区锋 面不易到达,而低海拔地区有时受高处地势的阻挡, 面不易到达,而低海拔地区有时受高处地势的阻挡,常常 形成准静止锋。 形成准静止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忽如一夜春风来 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一场 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秋雨一场寒 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这分别描 述的是哪种锋面系统造成的结果? 述的是哪种锋面系统造成的结果?
暖气团 冷气团
2、锋面类型及特点
冷气团
暖气团
暖气团
冷气团
冷锋
类型 符号 气团运动特征 锋面坡度 降水分布 降水类型 冷 锋
暖锋
暖 锋
2、锋面类型及特点
冷气团
暖气团
暖气团
冷气团
冷锋
类型 冷 锋
暖锋
暖 锋
符号
气团运动特征 锋面坡度 降水分布 降水类型
冷气团长驱直入, 冷气团长驱直入,暖气团被迫抬升 较大 主要在锋后 多为阵雨
(1)冻雨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图中的 ) A.①处 ① B.②处 ② C.③处 ③
( A ) D.④处 ④
(2)当某地区出现冻雨现象时,该地区 ( B ) )当某地区出现冻雨现象时, A.处在单一气团的控制下 B.上空有逆温层存在 处在单一气团的控制下 上空有逆温层存在 C.正值春秋季节 正值春秋季节 D.地下潜水位迅速上升 地下潜水位迅速上升
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带来严重影响。联系2005 2005年元旦前后上海市经历 带来严重影响。联系2005年元旦前后上海市经历 的一次寒潮过程,回答问题。 的一次寒潮过程,回答问题。
(3)下列气旋、反气旋示意图中,反映寒潮源地近地面气流状 下列气旋、反气旋示意图中, 况的是 ( B )
高考命题特点及趋势
3、能力要求 • 读图能力: 读图能力: 在等压线图中判断气压系统和各地 风力大小及风向 • 描述能力: 描述能力: 准确描述一次天气系统源自境天气变 化特征一、锋面系统
1、锋面的概念
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附近常伴 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 有云、 大风等天气。 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暖锋 变 化 过境后
气温高、 冷气团主动向 气温高、气 冷锋 暖气团移动 压低、晴朗 压低、 暖气团主动向 气温低、气 气温低、 暖锋 冷气团移动 压高、晴朗 压高、
阴天、下雨、气温湿度骤降、 阴天、下雨、气温湿度骤降、 气压升高、 刮风、 刮风、降温 气压升高、转晴 气温上升、 云、雨,多 气温上升、气压 下降、 连续性降水 下降、转晴
3、锋面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八月丹东
六月江南
(1)读“上海市气温、气压变化示意图”, 上海市气温、气压变化示意图” 分析这次寒潮过境前后天气变化情况。 分析这次寒潮过境前后天气变化情况。 气温较高, 气温较高,气压较低 过境前: 过境前: 过境时: 气温骤降,风力加大, 过境时: 气温骤降,风力加大,伴有雨雪 过境后: 气温较低,气压升高, 过境后: 气温较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2)影响上海市的寒潮大多源于 一带。 西伯利亚、蒙古 西伯利亚一带。 、
高空的冰晶、雪花下降到距地面2 000- 000米时 米时, 高空的冰晶、雪花下降到距地面2 000-3 000米时,因 周围温度升高而融化成为低于0℃的过冷却水滴, 周围温度升高而融化成为低于0℃的过冷却水滴,当这些 0℃的过冷却水滴 过冷却水滴接触到温度低于0℃的地面或物体时, 过冷却水滴接触到温度低于0℃的地面或物体时,就会迅 0℃的地面或物体时 速冻结成晶莹透明的冰壳,即形成冻雨现象。 速冻结成晶莹透明的冰壳,即形成冻雨现象。读“冻雨天 气形成示意图” 回答( 气形成示意图”,回答(1)-(2)题。
暖气团主动爬升, 暖气团主动爬升,冷气团被迫后退 较小 锋前 多连续性降水
2、锋面类型及特点
冷气团
暖气团
暖气团
冷气团
冷锋
暖锋
思考:受冷锋或暖锋影响,一地天气随时间会发生什么变化? 思考:受冷锋或暖锋影响,一地天气随时间会发生什么变化?
2、锋面类型及特点
冷气团
暖气团
暖气团
冷气团
冷锋 气团运动 天 过境前 气 过境时
中雨 2℃/ 5℃ 微风
晴 4℃/ 11℃ 微风
晴 6℃/ 15℃ 微风
微风
图1是1月某时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 月某时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 )。读图回答问题
青玉案
[宋] 贺铸
试问闲愁都几许?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梅子黄时雨。
多项选择) (4)下列选项中,与寒潮天气有关的是 ABDE (多项选择) 下列选项中, A.感冒患者数量猛增 B.交通事故频发 C.城市用电 城市用电、 A.感冒患者数量猛增 B.交通事故频发 C.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 D.羽绒服装热销 E.病虫害减少 病虫害减少, D.羽绒服装热销 E.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
常见的天气系统
2010年 2010年3月23日 重庆綦江县 23日
2010年 2010年7月27日 南充龙门镇 27日
2010年7月9日 山东郯城县 2010年
2010年8月21日 中央气象台 年 月 日
课程标准
• 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 低压、 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 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 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梅雨
• 从我国江淮流域到日本南部,每年初夏6 从我国江淮流域到日本南部,每年初夏6-7月 都有一段连续阴雨时期,降水量大, 间,都有一段连续阴雨时期,降水量大,降水次 数多,这时正值江南梅子黄熟季节, 数多,这时正值江南梅子黄熟季节,所以称为 梅雨” 由于这段时间里多雨阴湿, “梅雨”。由于这段时间里多雨阴湿,衣物容易 发霉,因此又俗称“霉雨” 发霉,因此又俗称“霉雨”。 • 形成原因:太平洋暖空气在五六月间北移到达长 形成原因: 江和南岭之间,六月中旬前后抵达长江两岸, 江和南岭之间,六月中旬前后抵达长江两岸,这 时控制江淮流域的冷空气势力还较强,不易迅速 时控制江淮流域的冷空气势力还较强, 向北撤退。因此冷暖空气在长江下游地区相遭遇, 向北撤退。因此冷暖空气在长江下游地区相遭遇, 相持不下,形成江淮准静止锋, 相持不下,形成江淮准静止锋,造成了连绵阴雨 天气。 天气。
某日某时海平面天气图” 单位:百帕), 读“某日某时海平面天气图”(单位:百帕), 回答下题
A 图中此时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地区是 A.山东半岛 B.长江三角洲 C.云贵高原 D.台湾岛 长江三角洲 A.山东半岛 B.长江三角洲C.云贵高原 D.台湾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