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移动HLR分组域签约数据设置原则

中国移动HLR分组域签约数据设置原则

中国移动HLR分组域签约数据设置原则

HLR中的分组域签约数据简介

HLR中与分组域相关的签约数据及简介见表

表一:HLR中的分组域签约数据

参数 简介

IMSI 国际移动用户标识,是用户签约数据的索引

Network Access Mode 网络接入模式,规定用户仅能接入电路域、仅能接入 分组域、可接入电路域和分组域。

International MS ISDN number 移动用户号码(MSISDN )

每个IMSI可以包含零个或多个多个下面的 PDP上下文签约数据

PDP Context Identifier PDP上下文标识,HLR中用于标识PDP上下文签约 数据的序号。

PDP Type PDP类型,可以是 IPV4、IPV6等。

PDP Address PDP地址,如果是签约静态地址,则此处为具体的

PDP类型的IP地址,如采用动态地址,则此处为空, 表示网络来分配地址。

Access Point Name 接入点名,如CMNET、CMWAP等,大小写不敏感。

VPLMN Address Allowed 拜访网络访问许可标识,表示当漫游到其他运营商时 是否允许使用当地的 GGSN接入。

Quality of Service Subscribed 签约的 QOS , R97/98 为5个字节,R99/R4 为13

个字节,R5以后为14~16字节

PDP Context Charging Characteristics PDP上下文计费特性,表示针对此签约数据的计费方

式,可以是普通后付费、预付费、包月计费、热计费 等,由运营商定义使用方式(本参数是R99以上版 本才支持)。

其中QOS参数内容见表二:

表二:QOS参数组成

8 7 6 5 4 3 2 1

按照3GPP版本的不同,QOS参数的组成也有所不同,其中 R97/R98版本由前5个字 节组成,R99/R4版本由前13个字节组成,R5及以后版本由16个字节组成,字节 15和字 节16为可选字段,用于满足 HSPA较高速率的要求。目前中国移动现网的主要版本为

R99/R4,因此QOS参数字段长度为13个字节。

表二中各个参数的定义解释如下:

1) Delay class:时延等级

时延参数定义了 SDU在经过GPRS网络引入的时延,包括平均时延和95百分点时延的 指标要求。

2) Reliability class:可靠性等级

可靠性包括SDU在通过GPRS网络引入的丢包率、重复包率、乱序率和错包率。 Quality of service IEI

Length of quality of service IE

0 0

spare Delay class Reliability class

Peak throughput 0 spare Precedence

class

0 0 0

spare Mean throughput

Traffic Class Delivery order Delivery of erroneous

SDU

Maximum SDU size

Maximum bit rate for uplink

Maximum bit rate for downlink

Residual BER SDU error ratio

Transfer delay Traffic Handling

priority

Guaranteed bit rate for uplink

Guaranteed bit rate for downlink

0 0 0

spare Signalling

Indication Source Statistics Descriptor

Maximum bit rate for downlink (extended)

Guaranteed bit rate for downlink (extended) octet 1

Octet 2

octet 3

octet 4

octet 5

Octet 6

Octet 7

Octet 8

Octet 9

Octet 10

Octet 11

Octet 12

Octet 13

Octet 14

Octet 15

Octet 16

3) Peak throughput class::峰值吞吐量

业务的峰值吞吐量。

4) Mean throughput class :平均吞吐量

业务的平均吞吐量。

5) Precedence class 优先级

定义了 3种业务优先级(高、中、低),当网络发生拥塞时优先丢弃优先级较低的业务 数据。

6) Traffic class:业务等级

承载业务使用者的业务类型,可以是 conversational,streaming,interactive,background。

7) Delivery order :发送顺序

表明是否要求3G承载是否提供按顺序发送 SDU的能力。

8) Delivery of erroneous SDUs

该属性表明了是否传送错误的 SDU。

9) Maximum SDU size(bytes):最大 SDU 尺寸

最大允许的SDU长度。

10) Maximum bitrate(kbps):最大比特率

在一个测量周期内,3G业务接入点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最大比特数与测量周期的比值。

11) Residual bit error ratio

表明了传送的SDU中允许未被检测的比特错误率, 如果没有错误检测需求, 该属性表

明了传送的SDU的比特错误率。

12) SDU error ratio : SDU 错误率

规定了 SDU错误率。

13) Transfer delay(s):转发时延

规定了 95%的所有传送的SDU不能超过的的最大转发时延。

14) Traffic handling priority

规定了系统处理属于该承载 SDU同其他承载SDU的相对优先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