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构造法之构造几何图形

构造法之构造几何图形

构造法之构造几何图形
构造法就是根据题设条件或结论所具有的特征和性质,构造满足条件或结论的数学对象,并借助该对象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

构造法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数学思想方法。

运用构造法解决问题,关键在于构造什么和怎么构造。

充分地挖掘题设与结论的内在联系,把问题与某个熟知的概念、公式、定理、图形联系起来,进行构造,往往能促使问题转化,使问题中原来蕴涵不清的关系和性质清晰地展现出来,从而恰当地构造数学模型,进而谋求解决题目的途径。

下面摘一些典型例题,分成几个专题,方便大家学习。

例1:已知,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1≤x≤5
B x≤1 C1<x <5 D x≥5
分析: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可知:表示数轴上到1与
5的距离之和等于4的所有点所表示的数。

如图3,只要表示数 的点落在1和5之间(包括1和5),那么它到1与5的距离之和都等于4,所以1≤ x≤5,故选A 。

例2.求)40()4(4122≤≤-+++x x x 的最小值.
分析:本题单纯用代数方法处理,简直无从下手,注意式中的特征,构造直角三角形,转化为在直线上求一点,使它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最小. 解:如图3,作AB=4,AC ⊥AB ,BD ⊥AB ,且AC=1,BD=2,P 为AB 上一点,设AP=x ,则2
2
)4(4,1x PD x PC -+=+=,问题转化为找出P 点的位置,使PC+PD 最小.如图4,作C 关于AB 的对称点C ′,连结C ′D 交AB 于P ,由⊿PAC ′
∽⊿PBD ,得214=-x x ,求得3
4
=x ,所以22)4(41x x -+++的最小值是5.
例3: 已知x,y,z ∈(0,1),求证: x(1-y)+y(1-z)+z(1-x)<1 证:构造边长为1的正△ABC ,D ,E ,F 为边上三点,
D D 图3 A B C B P
图4
A C ′ C
B
D
C
F E
x y
z
并设BD=x ,CE=y , AF=z ,如图1 显然有S △BDE +S △CEF +S △ADF <
4
3 即
34 x(1-y)+ 34 y(1-z)+ 34 z(1-x)<34
例4正数a 、b 、c 、A 、B 、C 满足条件a+A=b+B=c+C=k ,求证:aB+bC+cA<k2 此题有多种证法,仅构造法证法就有下列几种,可见数学的魅力。

证明一:由求证的不等式联想到面积关系,由所设条件联想到构造以边长为k 的正三角形,如下图所示:
c b a
C B
A L N M R
Q
P
由S △LRM+S △MPN+S △NQL<S △PQR 即证。

证明二:由求证的不等式联想到面积关系,由题设条件式联想到以边长为k 的正方形。

如下图所示。

bC cA aB
B
b c b
a
C B A
由图即证。

证明三:以上两种证法是联想到面积,那么联想到体积可以吗? 不妨构造棱长为k 的正方形,则有
k3=(a+A)·(b+B)·(c+C)ss=abc+ABC+k(aB+bC+cA) 显然k3>k(aB+bC+cA) 得证。

证明四:还可联想函数式,构造以c (或a 或b )为变量字母的一次函数式: f(c)=(k-a-b)c+k(a+b)-ab-k2 (0<c<k)
此函数式的图象是无端点的线段,且f(0)<0,f(k)<0 ∴f(c)<0 得证。

例5: 试证:对任何
,都有
,当有仅当时等号成立。

观察题目特点,从联想到余弦定理,可以构造三角形,同理,另两个根式也可构造三角形,利用几何图形进行证明。

根据题意构造图形(如上图),其中AB=a,BC=c,BD=b,,由余弦定理得:
在中,,则。

但当A、D、C三点共线时等号成立,此时,,即。

,即
例6:已知x、y、z为正数,且xyz(x+y+z)=1,求(x+y)(y+z)的最小值
分析:该题看似无从下手,但(x+y)(y+z)得形式类似与AB形式,与面积公式有相似之处,我们可以构造一个边长为a=x+y,b=y+z,c=z+x的三角形ABC,那么此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用两种方法来求:
(1)海伦公式:不再大纲范围(略)
因此当sinC 最大等于1时,(x+y )(y+z )有最小值为2。

例7如图5,四边形ABCD 中,∠ABC=135°,∠BCD=120°,AB=6,BC=35-,CD=6,则AD=________.
解:如图构造矩形EFDG.
,6,135=︒=∠AB ABC ∴AE=BE=3,
33,3,6,120==∴=︒=∠GD CG CD BCD .
,83353=+-+=++=∴CG BC EB DF
.32333=-=-=AE EF AF .
1928)32(2222=+=+=
∴DF AF AD
例8:如图6,在四边形ABCD 中,AB ∥DC ,BC=b ,AB=AC=AD=a ,求BD 的长.
A F
C
B
E G
图7
分析:求线段的长一般是把线段放到比例式或直角三角形中,根据题意构造⊙A ,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得到Rt ⊿BDE. 解:以A 为圆心,AB 为半径构造⊙A ,由于AB=AC=AD , 则C ,D 在⊙A 上,延长BA 交⊙A 于E ,连结DE ,得 Rt ⊿BDE.由于AB ∥DC ,BC=b ,所以ED=BC=b ,又
EB=2AB=a 2,所以 2
2224)2(b a b a BD -=-=.
练习:
1、已知a ,b ,c ,d 为正数,且a^2+b^2=c^2+d^2,ac=bd,求证:a=d,b=c
2、已知0<a <1,0<b <1, 求证:√(a^2+b^2)+√(a-1)^2+b^2+√a^2+(b-1)^2+√(a-1)^2+(b-1)^2>=2√2
3、求证:ac+bd ≤√(a^2+b^2) *√(c^2+d^2)
B A
C D E 图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