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施管
表
5
2012
年
月日
工程名称分部工程C1#C2#楼
分项工程名称混凝土工程
交底内容:
一、砼的浇筑前准备
在浇筑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技术协调部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向工程部进行方案技术
交底。
浇筑前工程部牵头组织责任工程师、工人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同时检查机具、材料准备,保证水电的供应,要掌握天气季节的变化情况,检查模板、钢筋、预留洞等的
预检和隐藏项目。
检查安全设施、劳动力配备是否妥当,能否满足浇筑速度的要求。
二、砼浇筑允许间歇时间
气温
砼强度等级
≤ 250C >250C
≤ C30 210(分钟)180(分钟)
>C30 180 150
三、砼浇筑
1. 墙、柱混凝土浇注
模板内清扫→撒水湿润→ 浇 5 ㎝厚砂浆→ 混凝土分层浇注→ 混凝土振捣→
模板拆除→混凝土养护
墙、柱砼浇筑前,底部应先填以5-10 ㎝厚与墙砼配合比相同的减石子砼。
泵车浇筑应
配合料斗进行浇筑,不允许直接入模,墙体混凝土下料点分散布置,确保砂浆均匀浇筑入墙,
厚度控制在 5~ 10 ㎝厚。
严禁无接浆浇筑砼。
砼的分层浇筑:采用测杆检查分层厚度,测杆上按每隔分层厚
度
48 ㎝间距刷红蓝标志
线,测量时直立在砼上表面上,以外露测杆的长度来检验分层厚度,并配备检
查、
浇筑用照
明灯具。
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大于50 ㎝ , 必须插入下层砼 5 ㎝以消除两层砼的接缝。
砼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的竖向结构高度超过3m时,采用振动溜管
使砼下落。
浇筑剪力墙中门窗洞口位置砼时,应从门窗洞口两侧同时下料,且高差不宜太大。
先浇
筑窗台下部,后浇筑窗与窗、窗与门、门与门间墙。
墙体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与模板侧面平板振捣器相结合的振捣方式,保证混凝土成
型时气泡尽量消除。
墙柱体水平施工缝比板底高出浮浆厚度加3-5 ㎜,剔凿时上口弹线,再用切割机切平,
然后剔凿漏出石子。
2. 梁、板混凝土浇注
模板面清扫→ 撒水湿润→ 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面刮平并扫毛→
混凝土养护
板砼浇注前撒水湿润,然后采用布料机均匀布料,为了减少砼冲击造成的荷载,可让软
管平放在板面上。
先用振捣棒均匀振捣一遍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
为止。
然后用平板振捣器在混凝土表面振捣一遍,以保证混凝土密实。
在砼终凝前,必须用铁抹子把非结构性表面裂缝(由于砼的沉降及干缩产生)修整压平,
然后再覆盖养护。
楼板砼的压光操作:楼板砼浇筑时,大面刷毛、靠墙柱边的200 ㎜宽光面,楼板与墙根、楼板与柱根交界处,浇筑混凝土时先用 4 米靠尺靠平,再用抹子找平、压光保证高低差在 3
㎜以内;同时靠墙边的200 ㎜宽光面与麻面分界线处,抹光时用靠尺靠在麻面一边,用铁抹
子压光,保证光面与麻面分界线平直,分界清楚。
以利于墙柱体模板支设。
砼责任工程师监
督检查操作工人砼楼板的压光,楼板的平整度必须保证控制在质量标准内。
楼梯段砼宜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砼,达到踏步位置与踏步砼一起浇筑,不断连续
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楼梯砼宜连续浇筑完成。
浇筑过程中,各专业需派专人负责各自项目的质量保证,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
预埋件和预留洞的稳定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立即采取措施在
已浇筑的砼凝结前修整完好。
砼浇筑完毕后凝结前,及时用湿抹布将粘在钢筋上的砼浆清除
干净,楼板必须顺南北或东西方向用扫帚(帚茬硬度、布置均匀)扫毛,扫毛纹路要清晰均
匀、方向及深浅一致。
顶板混凝土未达到 1.2N/m ㎡以前(以同条件养护试块为准)禁止上人。
顶板面上墙柱根部的凿毛,沿墙柱边向里 1 ㎝弹线,切割 3 ㎜深,然后往里剔掉浮浆漏
出石子并清理干净。
四、浇筑砼注意事项
两泵管间橡皮垫、卡具必须套上;拆泵管时管内砼清洗干净。
接泵管连接端80 ㎝范围
内砼掏净,并把接头擦干净。
砼坍落度测试:砼坍落度必须每车必测,检查坍落度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并做好坍落度
测试记录。
如遇不符合要求的,必须退回搅拌站,严禁使用。
砼的凝结时间和和易性:如和易性不能满足要求,立即退回砼,不得加水;如砼流动性
过大,可能造成砼离析等现象,立即退回砼,决不能迁就使用。
在浇筑工序中,应控制砼振捣的均匀性和密实性,砼拌合物运到浇筑地点后,应立即浇
筑入模。
五、砼的振捣
柱、墙、梁砼均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楼板混凝土采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
砼振捣应快插慢拔,避免撬振钢筋、模板,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砼表面呈现
浮浆和不再沉落,一般为20~ 30s,要避免过振产生离析。
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
作用半径的 1.5 倍;振捣棒与模板的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 倍,并避免碰撞钢筋、
模板、预埋件等;振捣棒插入下层砼内的深度应不小于50 ㎜。
六、砼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采取有效养护措施,严防脱水和收缩裂缝。
混凝土的表面处理:混凝土浇筑完后4-5h 左右 , 初步按标高用长括尺括平, 在初凝前闭
合收水裂缝
塑料薄膜覆盖:柱、墙拆模后、楼板在浇筑后覆盖薄膜7 昼夜内处于足够的湿润状态,
应封闭严密,防止风吹掀起或脱落。
浇水养护应设专人喷水,保持混凝土湿润不脱水。
防水砼湿润养护 14 昼夜。
另有设计要求如下:
一、一般构造要求:
1、当框架柱和梁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框架节点处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柱
相同,保证柱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柱节点与梁混凝土宜同时浇筑,不留施工缝;
2、当剪力墙和楼板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差一级时,墙在楼板高度范围内混凝
土强度等级可与楼板相同,相差大于一级时做法同梁柱;
二、施工要求:
1、施工缝的位置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的位置,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筋混凝土柱的施工缝宜留置在基础顶面、梁的下面或无梁楼板
柱帽的下面;
(2)地下室底板与内、外墙交接处的水平施工缝及做法应按设计详图;
(3)剪力墙及连梁在楼层的施工缝宜留置楼板的下面;
(4)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的方向浇灌混凝土,其施工缝应留置
在次梁跨中的 1/3 区段内;单向板施工缝应平行于板的短边;
(5)基础底板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不宜留置施工缝。
2、凡是混凝土在初凝以后的接茬面均视为施工缝,其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可
靠施工技术措施,保证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3、钢筋混凝土后浇带处理方法:沉降后浇带在主体完成后浇筑,温度后浇带的浇
筑四件在本层混凝土浇筑完成 45 天后。
两种后浇带的具体位置及宽度见相
应结施图。
后浇带应留成不规则齿槽型,后浇带的两侧采用单层钢筋网隔断。
后浇带采用不收缩混凝土,其混凝土强度等级比构件混凝土等级提高一级。
后浇
带两侧模板待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方可拆模。
交底单位接受单位
交底人接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