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课走进心理健康教育课.ppt

第一课走进心理健康教育课.ppt


案例二
张某,高一女学生,中考成绩一般。考入高中
后,虽刻苦有余,成绩却不理想,在班上处于 中下游水平。原因是:数学极差。虽然情况如 此,但该生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很高,尤其上数 学课时认真听讲,专心笔记,考试时却手忙脚 乱,似是而非,与自己的期望值总是差距很大。 寒假考试数学竟不及格,而当时班上只有少数 同学不及格,其它科也成绩平平。本学期情况 发生了180度大转变,第一次数学测验破天荒的 考了90分,这给了她极大自信和动力。以后他 感觉上数学课很有兴趣,听得也很明白了,慢 慢的对数学产生了信心,不怕考数学了,而且 还带动了其它科的学习。
让同学们健❖1.课堂学习 ❖2.心理讲座 ❖3.团体活动 ❖4.个别辅导 ❖5.辩论会 ❖6.情景剧
三、心理咨询
❖ 心理咨询到底是什么? ❖ 心理咨询通过聆听、接纳、
疏导、支持等方式,向同学 们提供专业心理健康指导与 帮助,使来访同学比原来活 得更轻松、更快活、更自信。 心理咨询时,老师始终坚持 尊重、爱护、保密的原则。
这位学生是因巨大的心理落差落差而产生 的自卑情绪:
自卑是一种负面情绪,会令学生对自我存 在的价值感到困惑,自己想做的缺乏信心,对 前途较悲观,很容易否定自己、批判自己,导 致自己不愿意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容易变得 孤独。
长期的自卑感,会让敏感的青少年的精神 状态变得非常差,他们渴望通过努力来改变现 状,但却害怕遭受失败变得有些畏手畏脚的, 以至于不知所措,情绪会处于紧张、矛盾、焦 虑和痛苦之中,这样的状态持续下去,必然会 阻碍学生以后的正常发展。
心理健康课的目标
❖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 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 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 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具体目标: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 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 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 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 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 给予科学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是使 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 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 水平。
学心理学就可以当心理医生/ 心理老师/神探等等。
心理健康课的涵义
❖心理健康课,是学校为保障学 生心理健康,运用有关心理教 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 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 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 课程教育。
心理健康课的内容
➢自我探索: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学会学习:着重对学习动机、意志 和方法策略进行训练和辅导。
主要内容
❖一、有趣的心理学图 ❖二、正确认识心理健康课 ❖三、心理咨询
一、有趣的心理学
视觉游戏--“米勒·莱尔幻觉”
你看出雪山上有多少神秘的头像?
当看此图片时大脑里不可以有任何杂念 干扰你,你要全神贯注的注视着中间的+号, 说说你看到了这张图片的奇迹之处?
把这张图片倒过来看,你看到了什么?
图中有多少人呢?
这个菱形的边是直的还是弯曲的?
图中所有的红色看起来都一样吗?
一眼看出图中几个头像?
奇 特 的
流 水
你看见了一个旋涡吗?其实它们是一个个同心圆
你看到很多鹰的头像,你又能看到中 间骑马的印第安人吗?
狮子在哪里?
年华倒转 (将图片倒过来)
讨论分享
谈谈你眼中的心理学? 心理健康对我们的学习和
案例分析与策略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 的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判断和内 心体验,是一种好恶倾向。情感在人际 交往过程中,不仅具有动力作用,推动 或阻滞交往行为;还具有重要的信号交 际功能,传达着交往的信息。当消极的 “情感信号”在交往对象之间传递时, 交往的状况是不容乐观的。人在冷漠、 嫉妒、悲观、羞怯、自闭、自恋等消极 情感的支配下,就会产生相互排斥。这 就是人际交往中的情感障碍。
上述是一组对比案例,但有着共同的 特点:
❖ 1、两位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她们一心想 获得好成绩。
❖ 2、两位学生在遇到挫折后,均陷入了强大的 心理压力之中,但结果不同。从根本上李某 需要调节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激发出内在 的动力;而张某通过一次小小的数学测验这 一外界因素激发了内在的信心和动力,获得 了学习上一种成就感,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 展轨道。
➢学会交往:侧重学生与同伴、老师、 父母的沟通。
➢学会生活: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塑造健康的人格,从而快乐的生活。
案例(三)
某学生在初中是个非常阳光自信、成绩优良、备受老 师宠爱的学生,上高中后,随着课程的增多,学科难度的 加深,她学起来越来越吃力,成绩从班上前十名掉到班级 三十多名,成绩的下滑,是对她自信巨大的打击,她没能 反思考试失败的原因,只急于通过更努力学习来证明,可 是,依然还是失败。这让她非常难过,而且她发现,原来 在初中时成绩不如她的同学,在高中却如鱼得水,成绩进 步很快,内向的她更无法面对自己,在她看来,她现在的 成绩几乎是不可原谅的了。她开始深深地怀疑起自己的能 力,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她怕同学看不起自己,就将自己 封闭起来,在这个需要友情的年纪,封闭自己更直接影响 了她的生活与学习,导致她现在将自己降到最低层面,认 为自己很差劲,怎么努力也没有用了。
案例分析与策略
❖ 上述案例,在中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屡 见不鲜,其根源是“嫉妒”这种情感障 碍在作祟。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 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 如相貌、家庭环境、学习成绩、能力素 质、人际关系等,于是他们对比自己 “强”的同学又妒又恨,在背后千方百 计地诋毁他人。这种嫉妒心理产生的根 源,正如培根所说:“嫉妒者往往自己 没有优点,又找不到别人的缺点,因此, 他只能用破坏别人幸福的办法来安慰自 己。”
心理学的五个不等式
1)心理问题≠精神病 2)心理学≠窥见内心 3)心理咨询≠无所不能 4)心理老师≠救世主 5)心理咨询≠思想工作
思考
➢ 如何来学习这门课?
主动 体验 分享
心理咨询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解困性问题—— 如:怎样改变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怎样解决人际关系中的各种矛盾? 怎样克服烦躁、忧郁、紧张、恐 惧等消极情绪?等等。
发展性问题——
如:怎样使自己性格开朗、勇敢、 自信、稳定等?
怎样增强学习动力,掌握学习 方法和提高学习能力?
怎样与同学交朋友?
怎样培养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的心理品质?等等。
小王和小李原本是一对好朋友。平时他们一起出 入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宿舍、食堂,可谓情同 兄弟,形影不离。他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 人生目标;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两人的学习 成绩都很好。后来,小王被同学们推选为学生会的 学习部长,这时小李的心理就失去了平衡。他认为, 两人的学习成绩、工作能力等都不相上下,各方面 表现也差不多,为什么好友小王能当学习部长,还 被评为“三好生”,而自己却“一事无成”呢?小 李百思不得其解,越想心情越糟糕,心中开始滋长 不满和怨恨情绪。从此,两个好友开始疏远,小李 还经常无中生有,造谣中伤,使小王受到伤害,两 人关系越来越紧张,一对好朋友似乎变成了仇人。
自卑的情绪如何调节?
1.积极的暗示。让学生对自己多进行积极正 面的肯定与暗示。如“我能行”“我可 以”“我做得不错”“我每天都在进步。” 等
2.积累成功的经验。降低期望值,降低起点, 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增大成功的概率。对 自己要有信心。
3.正确评估自己,以平常心面对失败与挫折。
学习动机与效果
案例(四)
二、正确认识心理健康课
讨论:
在你心中心理 健康课是什么 样子的?
心理健康课是神奇的课,心理 辅导老师能看穿我所有的心思, 能帮我解决所有问题。
心理健康课是心理有问题的人 才要上的,我心理很健康,我不 需要。
心理健康课就是思想品德课, 是教训人的课。
心理健康课就是心理老师和我 们一起做游戏的课,玩玩的。
生活有什么重要的影响? 结合你的所见所闻或亲身 经历举几个例子。
案例一
李某,高一女生。初中时学习刻苦努 力,成绩一直很好。进入高中后,学习 依然刻苦努力,但心理压力十分沉重, 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在了文 化学习上。刚开始,她的文化学习取得 了较好的成绩。与此同时,也给自己带 来了超负荷的心理压力,她怕看到老师 和家长期待的目光,一遇到考试就十分 紧张,常伴有口干、恶心、呕吐、吃不 好、睡不好,有时考试时甚至手指哆嗦、 腹泻等。考试就像一块巨石压在她的心 上,成绩也每况愈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