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史上重大会议专题整理及训练
中国近现代史上重大会议专题整理及训练
北戴河会议:1958年、北戴河。提出当年工农业生 产指标和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
七千人大会:1962年、北京。总结大跃进的教训, 中央领导作批评与自我批评。
文革时期: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八届十一中 全会:1966年、北京。通过“五一六”通知。 文革全 面发动的标志。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后)
中共“一大”:1921年、上海。纲领、中心任务、领导机 构;宣告党的诞生,革命面貌新。
中共“二大”:1922年、上海。制订民主革命纲领、加入 共产国际的决定。指明革命方向。
中共“三大”:1923年、广州。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 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八七会议:1927年、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通过武 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进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决定发动 秋收起义。
一、 其他党派的重要会议
A: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政党的两次会议
1、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1905年,东京。通 过同盟会章程(纲领),标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进入一个新阶段。
2、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年, 广州。讨论改组国民党问题,新三民主义,同意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标志国共合作 形成。
解放战争时期:
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西柏坡。工作重心转移、党的总 任务、政策、作风建设(两个务必)。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前)
中共“八大”:1956年、北京。分析主要矛盾、提 出党的主要任务、总任务、经济建设方针。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北京。提出“鼓足干 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成立初期 (21-24)
中共“一大”:1921年、上海。 中共“二大”:1922年、上海。 中共“三大”:1923年、广州。
土地革命 (27-37)
八七会议:1927年、汉口。 遵义会议:1935年、遵义。
抗日战争 (37-45)
解放战争 (45-49)
瓦窑堡会议:1935年、瓦窑堡。 洛川会议:1937年、洛川。 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 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西柏坡。
3、 联合国第26届大会:1971年,美国。通过两阿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 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4、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年,中国上海。形成 “上海共识”,促进了中国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
5、 上海合作组织创立会议:2001年,上海。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互 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签署《上海公约》为联合打击三股势 力奠定法律基础。
2、 亚非会议:1955年,印尼万隆。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 族经济等亚非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同:是 指国家遭遇相同,异:是指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为会议成功作出重 要贡献。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 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亚非各国人民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五大”:1997年、北京。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 思想并写入党章。
中共“十六大”:2002年,北京。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 章,提出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发散思维:规律总结
1.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分析中国 国情,制定出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中国革命和 建设事业的发展。
四、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后,召开过多次各种会议, 来解决重大问题,加强自身建设,制定路线、方 针、政策,以此指导革命和建设事业。期间,正 确的决策对革命和建设起重要的指导作用,具有 重大的意义;而错误的决策对革命和建设带来巨 大危害,几乎断送大好前程。总结历史的经验教 训,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其他党派的重要会议
B:政治协商会议:
1、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重庆。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949年,北平。选举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 员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共同纲领》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定国都、 国歌、国旗和纪元。
4、九届人大三次会议:1999年,北京。把依 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成为 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三、外交领域的国际会议
1、 日内瓦会议:1954年,瑞士日内瓦。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而召开,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合理化建议,达成了和平协议 作出积极作用。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二、 人民代表大会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北京。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新一届国家 机构;结束了两种代替状态,为健全法制奠定基 础,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2、第二届人大:1959年,北京。选举刘少奇 为国家主席,朱德为委员长。
3、第三届人大:1964年,北京。周恩来提出 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遵义会议:1935年、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肯定 毛泽东正确主张;取消李德、博古最高军事指挥权;选举 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确立毛核心,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抗日战争时期:
1、瓦窑堡会议:1935年、瓦窑堡。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的方针。
2、洛川会议:1937年、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3、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提出党的政治路线、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选举领导机 构。
2.中共通过党的会议,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 政策,实现历史的重大转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北京。工作重心的转移,实行 改革开放的政策。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 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中共“十二大”:1982年、北京。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确立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 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
中共“十三大”:1987年、北京。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