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fdi
0.3652
0.0124
hum
-0.4527
0.0039
R2
0.8763
F
465.79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开放程 度和人力资本都会对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产生影响。技术水平和人力资 本的系数为负,说明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的提高一定程度上能够缩小省 区经济增长的内部差距。而且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 响系数最大,因为在我国经济转型阶段创新和人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 用越来越明显。
河北省应在国家规划和产业政策的指导下,从区域发展现状出发, 根据各地区不同的资源特征进行科学规划,明确各自的产业定位,正确 选择和培育区域内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立足于各自不同的区域发挥 比较优势,依靠主导产业规模的扩大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调整区域产 业结构,加速区域经济结构升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 推进人才建设和技术创新策域经济差异的泰尔指数分析可知,河北省存在比 较大的区域经济差距。经济增长差异是形成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主要原 因,地区之间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导致了区域经济差异。从而影响区域 经济增长的因素也就是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而影响区域经济增长 的因素有很多。为了保证实证研究的可操作性,本文借鉴已有的文献选 取了部分解释作用比较突出的因素。 1、 技术进步
在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经济增长的内核最终归结于两个因素:一是 人才, 二是技术。从国内外经济发展历程来看, 知识与技术对经济增 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要缩小省区内部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 关键是要解决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问题,从根源上还是要以人才和创新 发展为重点。地方政府部门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应当围 绕人才培育与技术创新对落后地区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措施,以促进这些 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而缩小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 3、 针对性地实施发展对策
一个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最为明显的外 部影响因素。通过利用外资,可以带动技术、贸易、产业结构和就业结 构的变化,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对外开放 程度包括对外贸易水平和利用外资水平。 5、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具有创新性、创造性,是推动生产率提高、技术进步的主 要因素,有更大的增值空间和增值潜力。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 远比物质资本大的多,不但能实现科技进步,还具备创新能力、应变能 力,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区域之间人力资本的数量 以及质量的差异,会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
4、 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一)模型建立
研发投入、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对外贸易与外资利用水平、人
力资本等因素都有可能是影响我国省区经济差异的因素。具体影响因素
如表2所示:
表2 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
符号
变量名称
含义
tec
技术水平 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ind
产业结构
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河北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河北省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各地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本文 计算了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泰尔指数,然后对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进 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 开放程度和人力资本都会对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产生影响。
关键词:区域差异;泰尔指数;差异;实证分析
54%
46%
2007 0.0654 0.0331 0.0323
51%
49%
2008 0.0773 0.0368 0.0405
48%
52%
2009 0.0777 0.0350 0.0427
45%
55%
2010 0.0761 0.0379 0.0382
50%
50%
2011 0.0824 0.0395 0.0429
48%
52%
2012 0.0851 0.0451 0.0400
53%
47%
从结果可以看出,河北省整体区域经济差异在不断扩大,区域间差 异和区域内差异都在逐渐扩大。2005年之前,区域总体差异主要取决于 区域内差异,2005年区域间差异的贡献度超过了区域内差异。20052012年,区域间差异对区域整体差异的贡献度呈波动增大的趋势,超过 了区域内差异的影响,但总体上二者对区域经济总体差异的影响呈稳定 态势。
地区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地区间差距主要来自于沿海与内陆地区之间差 距。
对于省市内部之间的差异问题,蔡安宁(2011)[6]计算了1978— 2009年江苏省县域人均GDP的基尼系数, 结果表明江苏省区域经济差 异总体上呈波动性的扩大趋势。商晓梅等(2012)[7]以河北省11个市为 研究对象,选取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6项重要指标,将河北省11个 市分为发达型市、较发达型市、中等型市和落后型市四种类型,并且这 四种类型地区经济存在着较大差异。王少剑(2014)[8]以广东省88个县 域为基本单元,分析了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动态演变,总体差异 指数测度表明,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在地区尺度、地级尺度、县级尺度 和城乡尺度均表现出不断增大的趋势。
技术水平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而技术水 平的高低往往是由技术资源的多寡所决定。不同地区的技术资源存在差 异,一个地区投入在研究与开发的经费越多,越有可能获得技术上的突 破或创新。 2、产业结构因素
产业结构的演变对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 促进经济的快速稳定健康增长,实现经济更高更快发展。合理的产业结 构能够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刺激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的 整体实力。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则会产生资源的浪费,无法实现区域经 济协调发展。
总体差 区域间差 区域内区差 区域间差异 区域内差异
年份
异
异
异
比例
比例
2003 0.0546 0.0152 0.0394
28%
72%
2004 0.0533 0.0174 0.0359
33%
67%
2005 0.0602 0.0332 0.0270
55%
45%
2006 0.0618 0.0332 0.0286
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由来已久。区域发展非均衡理论认为: 发展中国家或某一地区不具备全面增长的资本和其它资源,平衡增长是 不可能的,应当集中有限资源优先发展重点区域或重点部门,以促进和 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区域发展非均衡理论主要以缪尔达尔的累积 循环因果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弗里德曼 的中心一外围论为代表。
1、 引言与文献综述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改革 开放以后,河北省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实力和水平已经跻身于经济大省 的行列。但是,河北省经济发展与经济强省还有很大的差距,且仍存在 不少问题,尤其是省内各个城市间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存在着明显的不 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已经成为制约河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 颈。
既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省区间和经济地带间的差异,对于省内市县 之间的差异问题关注得较少。而且省内经济差异问题主要是以广东、福 建、浙江等发达省市为研究对象,缺少对欠发达地区省区内部差距的研 究,对其经济差异影响因素的研究则更少。本文拟用地(市)域经济单 元,对河北省11个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研究,对河北省经济差异 的变动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urb
城市化水平
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open 对外贸易水平 进出口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
直接外商投资与地区生产总值之
fdi
外资利用率
比
hum
人力资本
人均受教育年限
因此,构建的计量模型是一个以上述因素作为自变量的面板模型, 其表达式如下所示:
其中,i和t分别代表省份和年份,被解释变量为省区经济差异 red(省区泰尔指数),u为误差项。本文所有数据来自于河北经济统计 年鉴,样本区间为2003-2012年。 (2) 实证分析
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对外贸易水平和FDI对经济差异的影响系 数为正,说明会促进区域间差异的扩大。河北省各地产业结构不合理, 不能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各地区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会促进经济 的发展,但是各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不均衡会使区域间经济差异增大。外 商直接投资与进出口总额都是衡量对外开放程度的指标, 其大小变化 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很大, 在国际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 境外投资 者对我国的直接投资力度在减弱。
重。
(二)泰尔指数的分析
现根据河北省将11个市级行政区域划分为“一线两厢”三个空间单元
作分析:“一线”区域包括石家庄、 唐山、 保定、 秦皇岛和廊坊五个市
级行政区;“南厢”区域包括邯郸、 邢台、 沧州和衡水四个市级行政
区;“北厢”区域包括张家口、承德两个行政区。具体泰尔指数计算结
果,如表1所示:
表1 2003-2012年年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动Theil指数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1) 结论
本文分析了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泰尔指数,发现河北省区域经济 发展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利用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数据对区域经济差异 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开放 程度和人力资本是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原因,其中研发投入和人 力资本对省区经济差异变化的影响最大,而且会缩小河北省区域经济的 差异。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对外贸易水平和FDI会促进区域间差异 的扩大。 (2) 政策建议 1、加强区域产业合作
T=组间差距+组内差距=
Pi是第i组的人口在所研究总体区域的人口中的比重; Yi是第i组的
收入在所研究总体区域的收入中的比重; Ti是未加权的组内泰尔指数;
∑ Yi×Ti是加权组内泰尔指数。 Pji是第i组中第j个子区域的人口所占该
组总人口的比重; Yji是第i组中第j个子区域的收入所占该组总收入的比
另一类是关于区域经济差异形成和变化原因的研究,大多数学者从 生产要素、经济结构和制度环境等方面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杨秀秀 (2013)[9]研究得出影响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为人力资本、 第一产 业占比、 对外开放程度以及政府干预程度。曾淑婉等(2014)[10]通过 对我国省区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对 省区经济差异的变动具有解释力,且不同组别的省区经济差异的影响因 素不同。王竞梅等(2014)[11]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差异及影响 因 素,结果表明资本投入、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均与京津冀区域经济 增长显著正相关,但影响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