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安防系统建设方案

XX安防系统建设方案

XXXX安防系统建设方案一、任务来源XX创办于XX年,校园占地面积XX万平方米,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固定资产XX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近XX万元。

然而校园一直没有建设覆盖全校的XX系统,无法给全校师生提供全方位安全保障。

根据教育部建设“平安校园”的要求,必须建设具有高技术水平的、重点覆盖全面控制的、满足学校未来一段时间发展需要的安防系统。

根据学校会议决定,立即建设XXXX安防综合管理系统。

二、设计依据1、GB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2、GB/T50314-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3、GB50198-94 《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4、GBJ115-87 《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5、GA/T367-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6、GA/T75-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7、GBJ42-81 《工业企业通迅设计规范》8、GA/308-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9、GA/T70-2004 《安全防范工程费用预算编制办法》10、GB/T74-2000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11、JGJ/T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12、GYJ253-88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13、GBJ232-90,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4、GA/T368-2001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15、GA/T6692006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16、GB/T28181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17、XXXX提出的需求三、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现代安全防控体系的总体要求,将XX建设作为校园安防管理创新、平安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

以公共场所和重点部位视频监控、安全管理信息化、出入口人车管理系统建设为重点,广泛动员学校各方面力量,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全力打造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化的科技防范网络体系,进一步提升校园社会治安防控水平,为保障和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创造稳定的治安环境。

四、系统总体要求一方面,系统必须更符合XXXX大学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并成为未来校园信息化平台的一部分。

大学校园综合信息平台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硬件环境、教学资源、到教学活动、最后到管理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了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了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作为管理层面来讲包括党务和校务、总务、教务三大块。

安全管理平台是学校党务和校务的重要性组成部分,是师生获得安全保障、安全服务、安全救助的重要途径。

另一方面,校园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是分阶段、分层次的,它经历的是由硬到软、由下而上、螺旋上升的建设过程。

安全保障作为一所大学基本的办学保障,是一所学校办学必须的条件之一,因此安全管理平台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必须先行启动。

XXXX大学作为一所高校,对安防系统防护等级要求较高完整的安防系统包括动态监控系统、安全管理系统、门车管理系统等三大部分组成。

安防信息化建设作为全校信息化建设的子系统,建成后将为完善高校信息化做出积极贡献。

其中,视频监控系统作为整个安防系统的核心,肩负着整个校园安全防范和管理工作。

1.1集成管理方面的需求在系统管理上,安防各子系统相对独立运行,但集成在一个安防综合管理平台上。

1.2应急指挥方面需求紧急情况下,安防系统必须为快速响应和应急指挥提供决策依据。

1.3项目实施方面需求考虑学校规划发展与工作的实际需要,设计方案须满足“整体规划设计、按需分步实施”的原则。

五、系统组成XXXX大学安防系统建设主要包括:动态监控系统;安全管理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

各子系统技术要点如下:(一)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点1.防护区域划分及前端布点根据校园内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分为三个区域。

如下表所示:视频监控必须按照“重点覆盖、全面控制”的原则布点,同时,监控布点还应配合特殊区域门禁、车辆管理系统的需要。

具体监控摄像机布点方案见附件。

2.传输由于视频监控图像流量大,网络客户端多,对网络要求特别高,建议设置安防专网以供各安防子系统的数据传输,同时还可采用“代理服务器转发”方式来降低网络带宽的占用。

3.综合管理平台3.1管理结构安防系统的管理结构建议分为两级结构。

总控中心设置在校总控中心,是全校安防系统的指挥中心、控制中心;分控中心设置在个二级单位或楼栋的分监控室,负责区域内或单位内安防系统的控制。

多级管理结构形成分级授权管理模式,通过网络进行管理。

同时,系统还必须考虑和上级管理部门实现联网、满足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定。

3.2集中式管理整个安防系统有一台中心管理服务器统一进行管理,任何系统的配置变化以及新单元的加入都由这个中心管理服务器进行统一认证、分配、调度。

系统其它服务器统一由中心管理服务器进行负载分配。

3.3分级式存储本次项目校园公共区域监控实行中心集中存储,后续项目各楼栋、区域监控系统实行本地分块存储。

3.4媒体数据转发系统采用基于转发服务器的传输方式进行实时视频分发,并通过多网卡隔离设备与客户端网段,采用TCP连接。

3.5集成联动以数字监控主机为核心,将个子系统无缝集成,即将监控、门禁、消防管理、车辆管理信号直接接入到管理平台,实现“安防一体化”管理模式。

各子系统根据设定模式进行相互联动,联动的录像文件、抓拍图片和门禁、消防、车辆通行记录绑定在一起,保存在指定主机上。

中心管理端和授权客户端可以通过网络,调用各子系统的数据,并可回放联动的录像或图片文件。

主要联动包括:a.门禁和视频联动。

门禁刷卡联动抓拍图片,可和持卡人原始图片进行比对。

刷卡联动录像可作为异常事件查询时的图像资料,以便查证分析。

b.巡更和视频联动。

巡更前端发现情况时,拍照图片立即传回中心,或巡更人员对讲呼叫时,周边摄像头立即切换到大屏,以便值班人员第一时间掌握现场情况,及时做出判断和响应。

c.消防和视频联动。

消防巡查拍照时,拍照图片立即传回中心,周边摄像头立即切换到大屏。

d.车辆管理和视频联动。

车辆刷卡或行经干道时,系统联动弹出拍照图片、所识别车牌,可在电子地图上显示行经路线。

4.特别要求系统主要设备必须满足《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1)要求。

(二)消防管理系统技术要点1.管理平台子系统既可独立运行,将各个前端楼栋消防控制箱数据集成到监控中心管理平台,又能向上集成到校监控管理平台。

1.1子系统平台集成包括:支持海湾、清华同方、北大青鸟、利达、松江和国泰怡安等主要品牌;支持无线、校园网或专网等网络传输形式;支持在平台上可扩展集成地图、平面图和视频;支持可自动定位到相关地点、平面图。

1.2子系统平台功能实现按身份授权访问、报警信息自动弹出和对用楼层平面显示、自动生成日志、消控信息批量增减设置、巡查数据自动采集、记录打印或定期导出电子表格。

2.现场巡查将巡查软件安装在移动通信终端,采用离线数据方式巡查,巡查内容预置、巡查结果可视频图片等多方式上传。

巡查点位预设二维码,信息包含消防设备、设施基础情况和巡查、隐患、整改等情况3.需集成点位情况见附件(与保卫处共同确定)。

(三)巡更系统技术要点巡更系统采用在线巡更技术。

1.子系统平台平台基于GPS数据、电子地图及相关技术,由实时巡查、记录回查、现场媒体库、行为分析和后台管理5个部分组成2.功能实现实现实时监控、快速调度、轨迹记录回放、语音短信图像等多种信息即时双向传递、巡查区域方式设定、巡查行为分析、巡查数据按任意组合条件查询、与项目其它系统无缝对接。

3.前端设备需求见附件。

(四)门禁系统技术要求点1.防护区域结合双向对讲及实时图像方式对教工住宅楼各单元出入口及来访人员进行管理,确保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具体点位设置与保卫处共同商定。

2.传输采用总线联网方式,各校区分别设置管理中心,住宅楼各单元对讲主机通过总线接入管理中心。

3.管理模式3.1教职工进入模式教职工通过刷卡或密码方式进入单元内。

3.2访客进入模式访客通过一层的对讲主机呼叫住户,经住户确认后开门进入单元内。

(五)车辆管理系统技术要点1.项目范围:主要项目包括:2.系统组成2.1系统功能组成采用基于以太网的C/S(工作站/服务器)型网络结构,应用停车场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对讲系统设备、人行通道闸,利用学校校园网络,实现对校园车辆及人行通道口的管理。

2.1.1实现智能化管理在校区范围内,在车辆管理中枢指挥下的、由各类管理设施联网组成的、高度自动化的管理体系,使交通时刻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中,达到校内车辆刷卡通行,校外车辆取卡通行。

2.1.2实现车辆分类管理功能根据车辆车主与学校的关系,共分为二类车辆:校内教职工车辆、外来人员车辆。

A、校内教职工车辆:校内教职工车辆实行一卡一车制度,可进入任何停车区域停放车辆。

B、外来办事人员车辆:外来办事人员车辆取卡后需记录相关车牌数据后才能进入停车区域停放车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