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灭绝的物种
面对可怕的灭绝危机,一些动物表现出惊人的生存能力并最终摘搏了“已灭绝”的帽子。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以下简称IUCN)最近进行的一项有关47677 种动植物的评估,其中有17291 种物种面临灭绝,雷伯氏饰边树蛙就是其中之一。
人们只在巴拿马中部艾尔瓦勒德安东周围的山脉地区发现这种青蛙的踪影。
根据IUCN 公布的濒危动物名单,自2006 年以来,人们只发现一只雄性雷伯氏饰边树蛙,人工繁殖也被实践证明为一种失败的尝试。
虽然形势令人沮丧,但好消息却也不时传人我们的耳朵,一些已被打上“灭绝”标签的物种仍然健在,以下8 个物种便属于这一类。
虽然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一场悲剧,但它们的故事至少现在还没有画上句号。
1.印尼再现邦盖乌鸦踪影
图片展示的是一种罕见的乌鸦——邦盖乌鸦。
在科学家的印象里,这种乌鸦不过是1900 年描述的两个标本而已,很久以前,它们就已经被打上“灭绝”的标签。
但令人感到吃惊的是,这种乌鸦又在印度尼西亚一个偏远而多山的岛屿
再次出现
美国密歇根州大学一名生物学家证实了重新发现邦盖乌鸦的消息,他将2007 年在佩伦岛捕获的两只鸟与保存于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两个标本进行了比较。
与众不同的眼睛颜色将邦盖乌鸦与外形类似的尖嘴乌鸦区分开来,后者同样生存在印度尼西亚。
由于数量极少加之佩伦岛森林砍伐速度加快,1UCN 将邦盖乌鸦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对邦盖乌鸦采取的相关保护措施包括一项阻止当地人猎杀这种乌鸦的行动,以及通过发展可持续农业加强对余下森林栖息地的保护,发展可持续农业能够降低对毁林开垦的需要。
2.以犀牛粪为食的乌龟
生活在亚洲的阿拉干森林龟被当地人称之为Pyant
Cheezar億为以犀牛粪为食的乌龟)。
在缅甸山脉若开邦大象保护区茂密的森林地区,人们发现了这种乌龟的踪影。
环保人士表示,Pyant Cheezar这个名字已经过时了,原因就在于苏门答腊犀牛早在50 年前就因为捕杀在这一地区灭绝。
很久以前,Pyant Cheezar就已被列入灭绝物种名单,直到1994 年它们才在中国一家菜市场再现踪影。
包括阿拉干森林龟在内的很多亚洲龟都是颇受人们喜欢的美
食,但在人类餐桌丰盛的同时,它们也无可奈何地走向灭绝
之路。
在大象保护区发现的5 只阿拉干森林龟是自1908 年以来的第一批野生标本。
纽约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科学家号召提高这一保护区的安全性,以帮助这些动物生存下来。
阿
拉干森林龟被IUCN 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3.酷似菲比的儒眼镜猴现身印尼
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的一座山上,人们发现了一种灵长类动物,外形酷似一个缩小版的菲比小精灵电动玩具,这就是侏儒眼镜猴。
对于寻找这种侏儒眼镜猴,科学家早已选择放弃。
2000 年,人们在一个捕鼠陷阱内发现了一具侏儒眼镜猴尸体,这一发现激起了德克萨斯州A&M 大学人类学家莎伦?古斯基?多耶的浓厚兴趣,从此便踏上搜寻之旅。
2008 年夏季,她最终发现了3 个侏儒眼镜猴活标本,证实这种小型灵长类动物仍旧存在。
IUCN 将侏儒眼镜猴列为一种相关资料不足的物种,原因就在于我们对这一物种知之甚少。
古斯基?多耶及其同事希望,重新发现侏儒眼镜猴能够给印度尼西亚政府带来压力,促使他们保护这种灵长类动物位于洛雷国家公园的栖息地。
4.照片帮助重新发现贝氏海燕
贝氏海燕自20 世纪20 年代以来就销声匿迹,最近又现身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北部的一些岛屿。
有关这种海鸟仍然存在的有
力证据来自于以色列鸟类学家哈多拉姆?什利哈拍
摄的30 多张照片。
IUCN 将贝氏海燕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这种海鸟的繁殖地具体方位仍旧是一个谜,令环保人士感到担忧的是,外来老鼠和猫可能大肆捕食贝氏海燕。
5.甲雾蛙并未走上绝路
有甲雾蛙数量很少,身长只有3.81 厘米,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雨林地区。
由于具有破坏性的壶菌病肆虐,人们一度认为这种动物已经灭绝。
2008 年,有人发现了几只已经冻结的有甲雾蛙,自1991 年以来这还是第一次。
有甲雾蛙身体呈浅褐色,身上布满深褐色斑点,被1UCN 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IUCN 表示,壶菌是这种青蛙面临的主要威胁。
自1988 年以来,它们的栖息地便受到保护。
6.被重新发现的湿地鸟大嘴苇莺
自1867 年在印度苏特莱杰河流域发现它们的身影以来,
大嘴苇莺便再也没有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2006 年,人们最
终在距离泰国曼谷郊外一家污水处理厂超过3000 千米的地方,再次发现这种鲜为人知的湿地鸟。
IUCN 将大嘴苇莺列为一种相关资料不足的物种,并表示这可能是一种非常罕见的鸟类,但也可能是一个“大家族”,原因在于大嘴苇莺外形与其他苇莺类似,真实存在数量被人低估。
7.越南龟又回来了
越南龟温侯软壳龟是一种极度濒危物种,科学家一度认为这种龟在野外已经灭绝。
但在越南北部一个湖泊,人们又发现了它们的存在。
图片中这只温侯软壳龟是唯一一个已知的野生标本。
当时,美国克利夫兰大都会公园动物园的研究人员组成科考队,出发寻找这种软壳龟。
在2008 年感恩节之前,他们经历了
一次“阵痛” 。
当时,这只温侯软壳龟因为洪水从堤坝上冲下来并坠入湖中,被当地一名渔民将其捕获。
在环保人士的劝说下,他最终将这只乌龟放归湖泊。
IUCN 将温侯软壳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爬行动物的大批死亡主要由人类猎杀所致。
一些人将它们捕获并杀掉,用于制作美食或者利用它们的骨头制成传统
药物。
主要河流一带的栖息地减少以及环境污染也同样要为温侯软壳龟的数量锐减负责。
温侯软壳龟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淡水龟,重量最高可达到136 千克,身长最高达到0.91 米,寿命超过100 年。
8.象牙喙啄木鸟摘掉灭绝帽子?
在2005 年4 月科学家宣布象牙喙啄木鸟就生活在美国阿肯色州一片沼泽地之后,全世界的观鸟爱好者陷入兴奋之中。
上演这一发现之后,专家们便踏遍美国东南部的招泽森林,希望证明这种独特的鸟类确实存在,但最终空手而归。
一些象牙喙啄木鸟可能仍生活在附近难于抵达的沼泽地,但在2009 年,康奈尔大学鸟类学实验室的科学家还是因为一无所获,最终结束了长达5 年的搜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