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工业生产过程的概念和主要的区位因素。
2、理解主要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3、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的思路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工业区位分析注重多要素综合分析和评价,突出对实际问题的区位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法、对比法、材料分析法等,提高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取并加工有效
地理信息的能力。
从而加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实例分析,激发学生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在学习中形成科学的环境观,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学情分析
本校学生学习能力中等,具有一定地小组合作和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1. 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2. 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
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教学过程
导入:东明县炼油厂、面粉厂、食品厂等工厂,在选址的时候会考虑哪些因素呢?下面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这一节内容。
一、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引导:首先让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看下图“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即是工业生产的投入与产出。
工业的投入包括:原料、动力、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策等,就是今天讲的第一个内容:工业的主要
区位因素。
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教师:课件展示图4、2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在诸多的区位因素中,可初步划分为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
生答: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
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动力、交通运输、科技、政策
设问:假如你是一个企业的决策者,在工厂的布局上你会考虑哪些因素呢?
生答:充足的原料、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
教师:理想的工业区位条件包括充足的原料、动力;质高价廉的劳动力;前景广阔的市场;便利的交通;优惠的政策等。
(总结过渡)教师:在现实生活中,理想的工业区位是很少甚至不可能有,所以决策者通常把工厂建在具有明显优势的地方,这就涉及到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而不同的工业,主导区位因素是不同的,根据不同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不同,把工业分为不同的导向型。
3、五种导向型工业
活动:学生相互交流相关内容的课前预习情况,然后回答下列内容:
部分知识应详细介绍,因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知识面窄,对各类工厂的特点了解很少,所以应结合实际给予讲解,如讲制糖厂时,用8 吨甘蔗生产出1 吨糖,所用原料很多应布局在原料地;饮料生产厂因产品运输较难,一般接近消费市场地;另外炼铝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而靠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活动探究点一
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1)适逢2011 年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开幕之际,众多客商云集菏泽。
假如你是菏泽市招商局局长,在经贸洽谈会上,你应该从哪些方面向前来治谈工业项目的客商,介绍菏泽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呢?
教师总结:从土地、水、矿产等自然因素,劳动力、交通、市场、政策、科技、信息、资金等社会经济因素方面介绍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2)菏泽市在“十二五”期间将全力打造新兴战略产业、煤电化工、石油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五大基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这“五大基地一大产业”的新思路, 让菏泽蓄势待发。
菏泽大力发展煤电化工和石油化工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教师总结: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原料丰富)
活动探究:
读图4、3 鞍钢与宝钢的区位图,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读图,比较鞍钢和宝钢的不同:铁矿石来源、煤炭来源、市场
学生讨论:1、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教师总结: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分别为原料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
(承转过渡)通过比较鞍钢和宝钢区位选择,我们得出工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且一
个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区位因素及其作用发生变化,进而直接影响工业的区
位选择。
下面一起来学习本节课第二个内容。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活动探究点二
结合案例1 和阅读课本60 页工业区位的三次变化,完成下列内容: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2、归纳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及原因,科学技术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填下表
教师总结板书: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起决定作用
(承转过渡)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哪些工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变化呢?
3、科学技术进步使那些工业区位因素发生变化?学生连线完成
(承转过渡)工业的区位选择是不是只考虑经济效益呢?不是,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区位因素。
(二)环境保护因素
教师:环境敏感工业的区位选择,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业。
如:食品工业、电子工业、感光器材厂等。
教师: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应非常慎重。
读课本61 页图4.6 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
活动:学生相互交流相关内容的课前预习情况,然后回答下列内容:
工业部门污染类型区位选择
水泥厂、酿造厂将工厂应布局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地带或风频的上风地带
印染厂、造纸厂、
电镀厂、皮革厂
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或河流化工厂、炼油厂综合以上两条
发电厂、钢铁厂工厂应布局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地带或风频的上风地带,和远离
和农田
教师解析:对这一部分知识需要强记。
讲解要注意盛行风向,需结合图片和必修一气候一节
将难点突破,如下图:
图2
图1
图3
投影总结板书:
1、环境敏感工业的区位选择:
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业
(如食品工业、高技术电子工业、感光器材等)
2、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
(1)有空气污染的工业:应考虑当地的风向
盛行单一风向的地区:应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
盛行季风风向的地区:应布局在与季风风向互相垂直的郊外
多种风向的地区:应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
(2)有水源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河流的下游
(3)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应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活动:学以致用
(承转过渡)工业的区位选择除了考虑环境因素,还要考虑社会因素。
(三)社会因素
教师引导:1、政策因素
2、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
3、乡土情感因素等
教师总结:工业区位的选择最终要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课堂小结:课件投影
作业:完成学案“当堂检测”部分
板书设计
一、工业区位因素
1. 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2、主要工业区位因素
3、五种导向型工业
二、工业区位的变化
1、科学技术的发展
2、环境保护因素
3、政策的变化
4、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