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维导图++案例分析

思维导图++案例分析

第一篇建筑防火案例分析案例1木器厂房防火案例分析丙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耐火等级三级的丙类厂房最多允许层数为2层。

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应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消防车道与厂房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作业的障碍物。

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

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m 。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m×12m ;供重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18m×18m 。

消防车道路面及其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

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但应满足消防车通行与停靠的要求。

附设在该木器厂房内的消防水泵房、消防控制室、固定灭火系统的设备室和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隔墙和不低于1.50h 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

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相关规定增加1倍。

厂房内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

案例2皮制品仓库防火案例分析丙类仓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丙类仓库中的防火分区之间必须采用防火墙分隔,其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00h 。

一、二级耐火等级仓库的上人平屋顶,其屋面板的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1.50h 和1.00h 。

(1)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应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2)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m 。

(3)消防车道的坡度不宜大于8%。

(4)消防车道与仓库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作业的障碍物。

(5)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

(6)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m×12m ;供大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18mx18m 。

(7)消防车道路面及其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

(8)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但应满足消防车通行与停靠的要求。

毛皮制品仓库内设置的办公室、休息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 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不低于1.00h 的楼板与库房隔开,并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厂房耐火等级消防车道(占地面积大于3000m 2)构造防火防火分区木器厂房耐火等级构造防火消防车道丙类仓库内办公室、休息室布置皮制品仓库案例3歌舞厅防火案例分析(一)歌舞厅宜布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内的首层、二层或三层的靠外墙部位;不宜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

需要布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得大于10m ;确需布置在地下或四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m 2。

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布置,且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相邻两个安全出口以及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

自动扶梯和电梯不应计作安全疏散设施。

公共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建筑面积不大于50m 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厅、室或房间可设置1个疏散门。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25m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及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直线距离,均不应大于9m ;建筑内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上述规定增加25%。

案例3歌舞厅防火案例分析(二)公共建筑内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 ,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 。

室外疏散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0m ,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 。

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

楼梯和平台均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

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 ,梯段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 。

防烟楼梯间:应设置防烟设施。

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前室。

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当顶棚或墙面表面局部采用多孔或泡沫状塑料时,其厚度不应大于15mm ,面积不得超过该房间顶棚或墙面积的10%。

当室内顶棚、墙面、地面和隔断装修材料内部安装电加热供暖系统时,室内采用的装修材料和绝热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 级。

屋内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中庭、走马廊、开敞楼梯、自动扶梯时,其连通部位的顶棚、墙面应采用A 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平面布置安全疏散歌舞厅安全疏散室内装修歌舞厅案例4购物中心防火案例分析建筑地上各层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均不应大于2500m 2,地下一层设备用房的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0m 2、其他地下用房的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不应大于500m 2;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该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上述规定增加1.0倍;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倍计算。

防火隔间的建筑面积不应小于6.0m 2。

防火隔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不同防火隔间的设置{防火分区通向防火隔间的门不应计入安全出口,门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4m 。

防火隔间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 级。

不应用于除人员通行外的其他用途。

防火分隔部位设置防火卷帘时,应符合下列规定:除中庭外,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不大于30m 时,防火卷帘宽度不应大于10m ;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大于30m 时,防火卷帘宽度不应大于该部位宽度的1/3,且不应大于20m 。

防火卷帘应具有火灾时靠自重自动关闭功能。

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所设置部位墙体的耐火极限要求。

案例5体育馆防火案例分析育体建筑等级分为特级、甲级、乙级、丙级四级;除特级体育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外,其他体育建筑的耐火等级均应不低于二级。

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高度均不应小于4m 。

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3%。

一、二级耐火等级体育馆地上建筑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500m 2;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该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可按上述规定增加1倍;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

体育馆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100人不小于0.60m 的净宽度计算,且不应小于1m ;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80m 。

在布置疏散走道时,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20排。

体育馆观众厅外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 。

体育馆比赛、训练部位的室内墙面和顶棚装修(包括吸声、隔热和保温处理),应采用不燃烧体材料。

当此场所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室内墙面和顶棚装修可采用难燃烧体材料。

防火分区防火隔间的设置防火卷帘的设置构造防火购物中心耐火等级消防车道防火分区安全疏散室内装修体育馆案例6餐饮建筑防火案例分析(一)建筑物内设置中庭时,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建筑面积叠加计算;当叠加计算后的建筑面积大于一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中庭应与周围相连通空间进行防火分隔,防火隔墙不小于1小时,卷帘不小于3小时;中庭应设置排烟设施;中厅内不应布置可燃物。

地下二、三层汽车库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000m 2,汽车库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上述规定增加1.0倍。

除为满足民用建筑使用功能所设置的附属库房外,民用建筑内不应设置生产车间和其他库房。

存放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物品的储藏间,严禁附设在民用建筑内。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直通疏散走道的包房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25m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直通疏散走道的包房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9m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直通疏散走道的餐厅、设备用房和附属车库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40m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直通疏散走道的餐厅、设备用房和附属库房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22m ;建筑物内部设置自动跟喷水灭火系统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上述规定增加25%。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疏散门或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的餐厅,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0m ;当疏散门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楼梯间时,应采用长度不大于10m 的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安全出口。

当该场所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可分别增加25%。

案例6餐饮建筑防火案例分析(二)公共建筑的外墙应在每层的适当位置设置可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

串窗口的净高度和净宽度均不应小于1.0m ,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1.2m ,间距不宜大于20m 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2个。

窗口的玻璃应易于破碎,并应设置可在室外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

建筑物内上下层相连通的中庭,走马廊,开场楼梯、自动扶梯,其连通的顶棚、墙面应采用A 级装饰材料,其他部位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饰材料。

可燃气体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

地下室、半地下室、设备层和地上密闭房间敷设燃气管道时,应符合下列要求:净高不宜小于2.2m ;商业用气设备设置在地下室、半地下室(液化石油气除外)或地上密闭房间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燃气引入管应设手动快速切断阀和紧急自动切断阀;紧急自动切断阀停电时必须处于关闭状态(常开型);用气设备应有熄火保护装置;用气房间应设置燃气浓度检测报警器,并由管理室集中监视和控制。

宜设烟气一氧化碳浓度检测报警器。

应设置独立的机械排风系统;正常工作时,换气次数不应小于6次/h ;事故通风时,换气次数不应小于12次/h ;平时换气次数不应小于3次/h 。

防火分区平面布置安全疏散餐饮建筑灭火救援设施室内装修燃气防火餐饮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 。

高层民用建筑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上方,应设置挑出宽度不小于1.0m 的防护挑檐。

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时,应采用防火墙与相邻防火分区进行分隔。

建筑面积大于1000m 2的防火分区,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小于2个;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m 2的防火分区,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1个。

公共建筑内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2个。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房间可设置1个疏散门:(1)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或袋形走道两侧建筑面积不大于120m 2的房间;(2)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建筑面积小于50m 2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0m ,或由房间内任一点至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15m 、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 2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1.40m ;(3)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 2的地下或半地下设备间;建筑面积不大于50m 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房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