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1年王财贵老师暑期大陆巡回讲座 北京师范大学讲演

2001年王财贵老师暑期大陆巡回讲座 北京师范大学讲演

2001年王財貴老師暑期大陸巡迴講座北京師範大學講演開篇今天我之所以來這裏,就是要說明一件事情——請各位老師,這一輩子務必要記住——教育是非常簡單的事;教育是非常輕松愉快的事;要培養人才,是不費吹灰之力的事。

所謂的老師要有“愛心、恒心、耐心”,這些“三心二意”是不需要這麼強調的。

我們只是不瞭解教育的本質——本來一個孩子,他就是那樣的純真純潔,他的品德,我們只要不破壞他,就很好了;本來一個孩子生下來潛能無窮,我們只要不障礙他,就不錯了。

有許多老師,有許多家長,一直在殘害,在障礙我們的孩子。

所以使我們國家沒有人才,從今以後,不要再那麼努力了。

不要努力去障礙我們的孩子,千萬、千萬!拜託、拜託!要怎麼樣做到愉快輕松的跟小朋友一起成長?我請大家先看一段錄影帶,這是六年前的帶子。

"前幾個禮拜,我們播送了一代新儒學大師牟宗三專題,對牟先生一生為中國文化所作的貢獻深感佩服。

牟先生認為,對現在社會弊病的救治,中國傳統文化該是一帖良方,但是如何落實呢?現在他的嫡傳弟子王財貴,正在推動一項復興傳統文化活動。

從根本上救起我們未來的主人翁。

這個方法不但可以使小朋友學習成績進步,還可以開發增進兒童的智慧,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

這是一種什麼方法呢?請看記者胡春玉、肖瑞華的報道:“這裏是臺北市中正國小四年級二班的小朋友,他們每天的早自習,都是在讀誦四書。

而這裏是復興街的一個社區媽媽的家裏,小朋友下課後聚在一起也是在讀《老子》、《莊子》、《論語》這些一般人認為深奧難懂的中國經典。

小朋友不但朗朗上口,有的甚至能背整本《老子》,半本《論語》了。

全省目前初步估計,大概有五千個小朋友,正在接受讀經訓練。

這些小朋友經過一年半到兩年的讀經教育,不但國語能長足進步,有的竟然也從經典中學到做人處事的道理,令許多家長及老師又驚又喜。

”這個片子是六年前拍的,剛才說,現在全臺灣省有五千個小朋友讀經。

那是我推廣讀經以後的兩年,從多少人開始推廣讀經呢?就是從一個人開始的,一個人到十個人,十個人到一百個人,到一千個人到五千個人,兩年就到五千個人,三年就到五萬個人,四年、五年以後就是五十萬個人。

現在已經推廣七年多了,現在僅臺灣一座小島,就有一百多萬個小朋友在接受這種教育。

東南亞從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到越南、泰國、緬甸,凡是有華僑的地方就有人在讀經。

以及美國、加拿大、阿根遷、墨西哥、澳洲、紐西蘭,乃至於英國、盧森堡等地,或許我沒有聽說過的地方,只要有中國人,就有人開始在接受這種教育。

我們大陸祖國,是我們的希望所在,是我們的文化根本所在。

我們這裏不做誰來做呢?我們這裏不做得更好,誰來觀瞻,誰來效倣呢?現在大陸也有超過三百萬個小朋友,分散於各個地方在讀經。

如果現在還有不知道這種教育的人,你一定要開始知道。

各位來自四面八方,我也希望從今天以後,大家回到各自的家鄉,回到各自的省份,告訴人們有這樣的教育,而讓人們接受這種教育。

剛才說過,不是要老師更辛苦,不是要小朋友更多的功課負擔,不是要家長更加認真指導孩子,不是的。

我前年到大陸來,經過香港去見南懷瑾先生。

南懷瑾先生說過那樣一句話:“現在天下父母以及所有老師都在做一件事”——我想,到底做什麼事?——“都在殘害我們的幼苗。

”當然這一句話,在一個作老師的人聽起來是不很愉快的。

大家不要不愉快,我也是老師。

我教過小學,我教過初中,我教過高中,現在在教大學。

我也要對這句話作痛切的反省。

乃至於我們每個人都在殘害自己,這一輩子就是這樣子,而讓我們的事業沒有更好的成就。

在大陸這個地方我不知道,至少在臺灣是如此。

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因為臺灣的教育是完全學美國的。

幾十年來都學美國,我們中國的東西統統忘記了。

忘記中國東西並不見得就是不對的,我不是一個民族感情主義者。

我不是說,我是中國人,所以我要復興中國文化。

我們要復興中國文化,不只是因為我是中國人,乃是因為我們這個文化,是有意義的。

我重新在檢討中國的教育理論,並不是因為我是中國人,所以我非把中國教育理論再拿出來不可,不是的。

而是因為這種教育理論,它是有真理在其中的。

既然我們這個文化是有意義的,縱使我是美國人,我也要來復興中國文化;縱使我是外星人,我也要尊重中國文化。

我是一個讀書人,一個知識分子。

我憑知識分子的誠意,憑知識分子的良知來說這件事情。

我今天所講的話,超出任何的宗教,超出任何的民族意識,超出任何的政治立場。

大家都是學教育這一行的,我們好好來檢討一下,我們一輩子費了這麼多心血,我們的家長,是這麼樣的期待孩子,我們的老師是這麼樣的熱心、用心的來教孩子。

尤其各位能夠到這來參加這個研習會都是一時之選。

我們付出的精力這麼大,難道孩子是這麼難教嗎?難道人才是這麼難培養嗎?我們為什麼不停下腳步想一想?我今天要貢獻給各位的,就是重新來檢討一下,我們教育的理論。

我剛才說過,大陸的情況我不很瞭解,以下所說,都是我在臺灣的經驗。

我是在批評臺灣教育界,不關大陸的事。

但是如果大陸也有類似的情況,我們也可以反省反省。

反正我們是以一個真誠的心來討論這件事情。

我們有哪些地方要反省呢?首先,從最大最深最高遠的一方面來講,就是有關於文化的心態。

中國人,不要忘記了中國文化先講一件事情來做比喻:你看過侏儒嗎?侏儒是長不大的孩子。

長不大的人,大部分都是天生的。

患了天生侏儒症的孩子,即使生在皇宮貴族之家,給他多少營養,他總是長不大。

本來一個人,按照正常的營養供應,一個人都有長大的潛能,只要好好的養他,很輕松的養,這個孩子自然就會長高。

但是患了天生侏儒症就養不大了,我們看到這種天生的侏儒症,會很同情他的父母,真的是很可憐的。

不過我後來看到一個報道說,有的侏儒,不一定是天生的,也有人造的侏儒。

為什麼要人造侏儒呢?因為有些沿街賣藝人,他需要有一些比較特別的東西來吸引觀眾。

譬如說帶猴子,有帶大莽蛇的。

有人說,這些大家都看過了,我帶來侏儒給大家看,人就會圍觀過來。

然而沒有這麼多侏儒怎麼辦呢?他們有個辦法:造侏儒。

怎麼造?去偷一個嬰兒,然後把他裝在罐子裏面,只露出他的頭,養他。

本來這個孩子是正常的,只要稍微地照顧,他就能夠長大,現在卻故意不讓他長大。

你要知道,包小腳的女人就很痛苦了,現在全身都包著,當然痛苦更加幾倍,所以這個孩子天天叫啊,叫啊,因為他要長大,卻不讓他長大。

唉唉叫,不管他,讓他哀叫了十六年,再把罐子打開,他就比天生侏儒還要矮,這叫做人造侏儒。

我們如果看到這種侏儒,不是只有同情而已,我們會覺得養他們的人實在是很可恨,可惡!我講這個做什麼呢?就是說,我們人除了身體的長大之外,我們還有內在精神的、心靈的、文化層次的成長。

但是有些人很不幸,他就患了文化的天生侏儒症。

如果他是生長在叢林的民族,在一個非常偏僻野蠻的地方。

他所面對的環境沒有文化、沒有精神的陶冶。

那麼,他一輩子就跟野人差不多,跟動物差不多,他長得身體很好,心靈卻沒有成長,這種人叫天生的文化侏儒症。

這種人也值得我們同情。

但是,如果生長在像中國這樣一個有五千年高度文化的地方,而我們的國民,我們的孩子,竟然沒有文化的成長。

請問:這是不是叫人造的文化侏儒症?近一百年,中國就患了普遍的文化侏儒症。

至少在臺灣,我的感覺是如此。

現在的中國人,已經忘記了中國文化。

在臺灣已經是全盤西化了。

中國人連中國書都不能讀了。

什麼叫中國人連中國書都不能讀?一個人打開經史子集,而不能讀原文,還要靠翻譯,就說明這個人不可能瞭解深度的中國文化。

一個沒有自己文化傳統的民族,而想要去吸收別人的先進文化,也是不可能的。

因為他目光短淺,心胸狹隘。

現在臺灣人學西方,學美國,不是學美國的冒險開拓的精神,不是學美國的那種大氣魄的民族精神。

而是學美國什麼呢?學美國的好萊塢,學美國的麥克爾傑克遜、麥當娜。

學日本,我們不是學日本的企業家精神,乃至於連日本的櫻花那種悲劇精神都沒學到,我們只學到日本的卡通、日本的漫畫。

為什麼別人有好東西,你學不到呢?因為你喪失了對自己文化的信仰,一個喪失中國文化信仰的中國人,不僅對自己沒有好處,而西方人假如要跟你學一些中國文化,我們也不可能有所貢獻。

所以,忘了自己文化的民族,不只是自己的損失,也是一種對於其他民族的罪過。

為什麼西方文化可以傳到我們中國來?為什麼我們中國文化,不能傳到西方去?現在,假如派你或是我去傳播——有些西方人他的教養很高,他希望也學學中國的高度的文化——請問,我能嗎?你能嗎?我們的留學生,不都是社會的佼佼者嗎?我曾親眼看到、親耳聽到——因為我去美國也作這樣的演講——有個留學生對我說:你講得對。

我剛到美國的時候受到過很大的困擾,一輩子都很遺憾。

美國的同學非常的好學,他看到中國人就很高興:“啊,你是從中國來的,我聽說中國有一本書叫《易經》是很有名的。

《易經》講些什麼,你是中國人,最好能告訴我。

”這個留學生說些什麼?他說:“ I am sorry,我沒有讀過。

” “那你們中國有一本《老子》。

” “I am sorry,我也沒有讀過。

” “那麼你們是禮儀之邦,你們《禮記》講些什麼?” “I am sorry,我也沒有讀過。

” “你們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詩經》美在哪裏?” “ I am sorr y,我不知道。

” “你們是歷史悠久的民族,你們第一本史書叫《春秋》,還有《左傳》,還有《史記》也很有名。

什麼叫《春秋》、《左傳》?關公為什麼要看《春秋》?” “我不知道。

” “《離騷》文學價值很高,那個作者還要去跳河,請問,他為什麼要去跳河?” “我不知道。

” “《世說新語》?” “不知道。

” “宋明理學家為什麼要辨論?” “不知道。

” “那麼你們有一本書,叫作《唐詩三百首》。

” “噢,我讀過兩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這樣的留學生,他自己也感覺到了慚愧。

這就叫作文化的侏儒,沒有長大的心靈。

所以,你只學別人夠嗎?現在整個世界興起所謂的“中國文化熱”。

大家也都知道,不僅是中國人知道,外國人也知道,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

假如中國人只是政治、經濟、軍事強大,那就只會讓西方人產生這樣一種看法:中國是可怕的,中國將又是一個可怕的民族。

所以我們以後要想一想了,我們除了各方面強大之外,我們的心靈也要成長,我們的文化也要再度放射光芒。

我們除了讓人畏懼之外,我們更要讓人尊敬,讓人喜愛。

我們的下一代,要有寬闊的心胸,要有悲天憫人的情懷。

從哪裏做起?從文化的教養做起。

科學教育與教育的科學化我們的教育界不是從上到下都非常的努力嗎?難道我們沒有考慮到所謂的文化教養嗎?其實不是沒有考慮,我們上到教育部,下到所有的老師、家長,大家都是非常盡心盡力。

但是,如果這個盡心盡力沒有對準焦點,那就非常可惜,費力多而收功少。

如果我們對於教育的本質,瞭解得不夠透徹,我們對於兒童心理的發展,認識得不夠清楚。

那麼我們所做的教育,不僅沒有效果,還有反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