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
1.什么是文献检索?
检索:检,即查找;索,即索取与得到。
所谓文献检索——就是找到、得到所需的文献。
即检索者利用检索工具按照文献编排的特点,采取一定的途径、方法和步
骤,将所需文献资料查找出来,并加以利用。
三、信息、知识、情报、文献的关系
概念: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规律的表征,也是关于事物运动的知识。
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和结晶,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情报是在特定时间、特定状态下,对特定的人提供的有用知识。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关系:信息重组和系统化后成为知识,知识对特定人有用时成为情报,知识信息记录下来成为文献。
信息>知识>情报,文献和情报的关系十分密切,而且有所交叉。
§1.3文献的种类
一、现代文献信息源的类型
1.按载体形态划分:印刷型、缩微型、视听型、机读型.
2.按加工级次划分: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零次文献.
●零次文献:指未经公开发表或交流的文献.如实验记录,草稿,私人日记,笔记,书信,草图等。
●一次文献(又称原始文献):是以著者本人的研究或研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章,是在科学研究中需重点查找的文献。
特点:系统性,创造性,多样性。
如期刊论文,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技术标准,科技报告等。
●二次文献(又称检索性文献):如书目,文摘,索引,题录等.
●三次文献(又称参考性文献):如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数据手册,百科全书等参考工具书.
•标准文献可分为四级:
国际标准(GB)、国家标准、行业标准(HB)和企业标准。
6.中文期刊的金字塔结构分析
——指导阅读和发表期刊选择。
1.2011年出版中文期刊约9849种;(新闻出版署公布)
2.2011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82种。
约占20%。
3.国家一级期刊目录166种。
占中文期刊的1.68%,占核心期刊的8.37%。
依据这三个数据,绘制出一个面积与期刊数量成比例的中文期刊金字塔型结构。
2.核心期刊含义
北大图书馆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给出的定义:
某学科核心期刊是指发表论文数量较多,文摘率、引文率、读者利用率相对较高,在本学科学术水平较高、影响力较大的那些期刊。
核心期刊是指某学科的主要期刊,含专业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
我国确定核心期刊一般根据以下几条原则来综合测定:
⑴刊载本学科文献量多的期刊;
⑵被二次文献摘录量大的期刊;
⑶被读者引用次数多的期刊。
国家没有“核心期刊”方面的法规、政策或管理办法,更没有对期刊分等级、评优劣。
①影响因子定义及计算:
●定义: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某刊前2年发表论文被引次数占前2年论文总量的比值(相对数量指标)。
即:影响因子=(某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
●计算公式:IF(k)=(Ck-1+Ck-2)/(Ak-1+Ak-2)
k为某统计年,
Ck-1+Ck-2该刊在k年的被引用总数量;
Ak-1+Ak-2为该刊在前一、两年发表的论文总数量。
●例:以1996年统计《Science》杂志影响因子为23.605(次/篇)
A1995=1995年出版的文献数=1037(篇)
A1994=1994年出版的文献数=1054(篇)
C1995=1995年出版的文献在1996年被引用的次数=24189(次)
C1994=1994年出版的文献在1996年被引用的次数=25170(次)
●IF(1996)=(C1995+C1994)/(A1995+A1994)
=(24189+25170)/(1037+1054)=23.605(次/篇)
●影响因子的意义:影响因子越大,其学术影响力也越大。
(二)按存储载体划分
1.印刷型(书本式,卡片式)
2.缩微型
3.电子型:
4.联机型(磁性载体,计算机及通信网络)
5.光盘型(光盘,计算机及光驱)
6.网络型(Internet,网络数据库)
检索工具组成:主题部分,索引,目次表,说明,其他(附录)
形式:手工检索工具,
计算机检索工具。
§ 3.1.4文献检索方法
文献检索方法归纳为:检索工具法、引文追溯法、分段法和浏览法。
一、检索工具法
1.顺查法:以课题研究的起始年代为起点,由远而近按时间顺序逐年查找的方法。
2.倒查法:与顺查相反,由近而远按时间顺序逐年查找的方法。
3.抽查法:针对学科发展的高峰期,选取一定时间段进行查找的方法。
二、引文追溯法
追溯法是指利用已知文献后所附的参考文献入手,逐一追查原文,再从此原文后所附的参考文献逐一查找下去,直到获得满意的结果。
CNKI等的引文追溯做得较好(知点节)!
三、分段法
又称循环法,交替法,综合法,即利用检索工具法和追溯法交替使用的一种方法.
四、浏览法
指直接在一次文献中查找所需的文献,也称直接检索法.
该方法带有盲目性,一般只作为对上述各种检索方法的补充,主要用于查找新近发表的文献。
数据库一般都设置有“分类浏览导航”查询途径。
检索文献时常用的数据库
中文:读秀,中国知网,维普,万方
外文:SCI,EI,ASP,CALIS的外文期刊
3.4.5产生误检与漏检的原因
误检原因分析
1.没有对检索词进行限制。
包括字段限制,时间限制,分类
限制等。
2.主题概念不够具体或具有多义性导致误检。
3.对所选的检索词截词截得过短。
漏检原因分析
1.错选数据库。
2.检索概念太多、检索概念错误或拼写错误。
3.检索式中没有使用逻辑非运算(排除不相关内容);
4.选用了不规范的主题词或某些产品的俗称、商品名作为检索词。
5.同义词、近义词或隐含概念没有充分考虑。
6.上位概念或下位概念没有完整运用。
7.位置运算符过多、过严格或字段限制太严格。
3.4.6提高查全率的方法
原理:扩大范围,放宽条件。
提高查全率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选择上位词和相关词;如:查找关于孙中山的文献,可用孙中山、孙文或国父查找。
2.调节检索式的网罗度,删除不必要的组面,少用逻辑与;
3.进行族性检索(用分类检索);
4.截词检索;com*代替computer;
5.增加检索途径;
6.上位概念、同义词、近义词检索;
7.截词检索;
8.减少对文献外表特征的限定;
9.布尔逻辑组配检索(逻辑或);
10.位置运算检索(W---N);
11.选择更合适的数据库检索。
缩小检索途径的方法
(2)缩小检索范围
是指开始的检索范围太大,命中文献太多,或查准率太低,需要增加查准率的一个方法。
即概念的缩小、范围的限定、年代的减少,检索结果由松变严等。
缩小检索途径的方法:
①进行加权检索;
②提高检索词的专指度,选用下位词或专指性较强的自由词检索;
③减少同义词与同族相关词;
④增加限制概念,采用逻辑“与”连接检索词;
⑤使用字段限定,将检索词限定在某个或某些字段范围;
⑥使用逻辑”非”算符,排除无关概念;
⑦调整位置算符,由松变严;
⑧浏览部分中间检索结果,从检出的记录中选取新的检索词对中间结
果进行限制。
7.1.4云计算的基本特征
1.动态的高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根据需要可以实时将服务器加入到现有的服务器机群中,增加“云”的计算能力
2.虚拟化的超大规模
包括资源的虚拟化和应用的虚拟化。
3.高可靠性
提供了可靠、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用户不用担心数据丢失,软件更新和病毒入侵等问题;
4.按需服务
用户的各种需要都可以在资源池得到满足;
5.资源共享
云计算资源池里有资源用户端可共享;
6.云服务角色
“云”像一个庞大的资源池,用户可以按需购买各种服务。
7.3百链云图书馆
云数字图书馆(Cloud Digital Library)是云计算技术在图书馆应用而产生有成果。
它给读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好处:一站式检索,文献范围宽广,数量多,获取全文快,路途多等优点。
超星数字图书馆史超董事长将图书馆进行了清晰的断代:
第一代:传统图书馆,以纸刊纸书为主;
第二代:数字图书馆,以电子期刊电子图书为特征;
第三代:云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所有图书的找到和得到服务。
他认为云图书馆带来的转变:
①从本馆资源到全部资源的转变。
②从数据库列表到一站式检索。
③从本地服务器到云端服务器的转变。
④从购买资源到协同服务的转变。
8.1移动图书馆概述
最早的“移动图书馆”是用汽车改装的书架,装着书送到厂矿、企业、机关、街道和农村等,供这些远离城市的读者借书。
本章讲是现代意义上的移动图书馆——利用移动终端设
备获取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一种服务方式。
移动图书馆需要三个环节:
WAP协议+无线设备(手机等)+图书馆资源
这是一种常用方式。
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云图书馆-〉移动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