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24国集团_与_三个梯队_关于中国城镇化国际比较研究的思考_李浩

_24国集团_与_三个梯队_关于中国城镇化国际比较研究的思考_李浩

17【作者简介】李 浩(1979-),男,博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邹德慈院士工作室高级城市规划师。

【修改日期】2013-01-06【文章编号】1002-1329 (2013)01-0017-07【中图分类号】F291.1;TU984【文献标识码】A 【摘要】国际比较对于中国城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尺度”观念至为关键。

研究认为,与中国具有相对可比性的国家或地区可以界定为国土面积大于200万km 2或GDP大于6500亿美元,全球只有24个这样的国家,它们主导了全球的社会经济发展,囊括了世界主要国家类型,可以作为中国城镇化国际比较研究的基本参照框架。

就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来看,24个国家表现为三个不同的梯队:第一梯队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均比较高,主要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起步早,先发优势突出;第二梯队城镇化起步稍晚,但发展迅猛,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失衡,乃至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和印度等处于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导的第三梯队,城镇化发展尚处于后发的起步期,保持经济稳健增长、实现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共进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城镇化;中国;国际比较;“24国集团”;“三个梯队”ABSTRACT: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research on urbanization in China, and the concept of “scale” is even crucial.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countries larger than 2 million km 2 or with GDP more than 650 billion dollars can be compared with China correspondingly, and there are 24 such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hich are leading the global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They cover almost all types of countries, and can be regarded as the basic reference to carry out the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on urbanization in China. In term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level, the 24 countrie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iers. Countries in the first tier are mainly developed countries, whose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level are quite high; countries in the second tier are urbanized relatively later, butdeveloped rapidly, thus their urbanization and economy have been developed unbalanced, and fallen into the “middle-income trap.” Countries in the third tier including China and India are still in the starting phase of urbanization, and their key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is the steady economic growth, and balance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KEYWORDS: urbanization; China;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group of 24 countries; three tiers1 研究缘起近来,城镇化发展受到社会各方面的空前重视和热议,其核心议题之一,便是中国的城镇化道路究竟该怎么走?城镇化发展如何适应中国的特殊国情条件,实现健康、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发展是一个全球现象,世界上200多个国家或地区,或早或晚,或快或慢,都已经历或正在经历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不仅要着重于自身国情条件的深入研究,也应当立足于国际视野,从全球城镇化发展潮流的比较研究中审视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动因、特征,进而把握其未来发展趋势。

实际上,国际比较研究对于中国国情的认识也有重要的深化作用。

然而,在有关城镇化的国际比较研究或讨论中,常常忽视或较少关注的一个问题是:究竟哪些国家与中国具有相对的可比性?有人习惯于将新加坡、香港等与中国大陆相对比,认为中国大陆城镇化水平过低,其实这些对象只是一些面积很小的城市型国家或地区,比较研究很难有说服力。

因此,“尺度”观念对于城镇化比较研究至关重要。

另一个引发笔者思考的问题是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

大量既有研究指出,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周一星,1982;梁进社,1999;张颖、赵民,2003;徐雪“24国集团”与“三个梯队”*——关于中国城镇化国际比较研究的思考李 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78236,51108427),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2012-ZD-8)。

“24国集团”与“三个梯队”李 浩GROUP OF TWENTY FOUR COUNTRIES AND THREE TIERS: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ON URBANIZATION IN CHINALI HaoP l a n n i n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2013年 第37卷 第1期 VOL.37 NO.1 JAN. 201318梅、王燕,2004;等)。

但是,当笔者运用世界各国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却难以发现其显著的规律性(图1)。

有鉴于此,本文研究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希望通过一定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尝试为中国城镇化的国际比较研究建立起一个相对可比的参照框架,从而提高比较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同时也更加深入地认识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特殊国情条件。

当然,本文还只是一些初步的思考。

2 研究假设在一般意义上,城镇化是一定地域范围内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转化的一个自然过程。

作为一种地理现象,不仅气温、降水、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对人类聚居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其所在地区空间范围大小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相似自然条件下空间范围越大,必然各类资源更为丰富,发展腹地更为广阔。

另一方面,城镇化的根本动因和结果都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就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其经济规模又往往是反映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同时,人作为城镇化发展的主体,人口迁移作为城镇化发展的直观表征,一定地域内人口数量的多少必然影响到该地区的城镇化人口规模,进而对城镇化的速度和进程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人口越少,城镇化进程的各种关系必然相对简单,也就越容易实现或达到某种较为“极致”的聚居状态(如高度的城市型集中或高度的乡村型分散)。

考虑到这些因素,本文研究提出一个基本的假设,即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尺度与规模对其城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城镇化国际比较研究的可比性;为开展定量研究,具体选择“国土面积”、“生产总值”和“总人口”共3项基本指标作为反映某一国家或地区空间尺度、经济和人口规模的主要变量。

在资料来源方面,本文研究中有关世界各国或地区总人口、城镇人口和城镇化率等数据取自该方面较权威的《联合国城市化报告》(每隔一年予以更新);由于《联合国城市化报告》中缺少国土面积、生产总值及人均生产总值等统计指标,这些数据主要取自世界银行网站在线数据(/)。

3 “24国集团”与“三个梯队”的发现过程当我们把世界各国或地区的国土面积和生产总值分别在竖坐标和横坐标上加以定位,便可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虽然全球有200多个国家或地区,但大部分国家或地区却主要集中分布在坐标系左下角的很小一片区域,这些国家不仅国土面积很小,而且经济规模也不大,理论上讲与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可比性较弱。

为了获得进一步的具体认识,经过反复斟酌,笔者在坐标系上添加两条辅助线,分别代表国土面积为200万km 2和GDP为6500亿美元的统计数值,这样,就获得一个十分重要的发现:国土面积超过200万km2或GDP超过6500亿美元的国家或地区,全球只有24个。

为便于讨论,本文将其称之为“24国集团”。

图2中的这两条辅助线主要是靠统计图1 世界各国(地区)城镇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Fig.1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rate and economic level of all countriesin the world注:根据《联合国城市化报告》,目前可获取的世界各国(地区)城镇化率的最新数据为2009年度,本图中人均GDP为与之一致同样取2009年数据。

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s, 2010;世界银行网站在线数据。

图2 世界各国(地区)基本国情的综合比较Fig.2 Comparison of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注:1.圆圈大小和灰色程度分别代表总人口规模和城镇化率,为可获得的2009年最新数据(中国城镇化率特别更新为2011年底数据),GDP为2010年数据;2.因图面所限,总人口及城镇化率指标仅对24个国家进行了展示。

资料来源:同图1。

19分析观察取值而得,那么,它们大致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就国土面积而言,接近200万km 2的国家主要有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阿根廷和哈萨克斯坦等,与之对比,我国新疆、西藏两个自治区的国土面积分别为166万km 2和123万km 2;就经济总量而言,接近6500亿美元的国家比如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和荷兰等,与之对比,2010年中国GDP约为6万亿美元,排名前两位的广东、江苏两省的GDP分别约为6797亿美元和6119亿美元。

也就是说,200万km 2、GDP为6500亿美元的统计数值大致可以理解为与中国国土面积或经济规模最大的省份基本相当。

相关主题